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的动态教学

时间:2022-10-25 08:54:40

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课堂的动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3-0207-01

传统的物理课堂死水微澜,甚至静如止水,属于满堂问或者满堂灌式的教学。满堂灌式的教学是教师独掌话语权;满堂问虽能激起课堂的一丝丝涟漪,但和新课程精神的要求不相契合。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充满生命活力的、富有创造性的课堂模式。

1.课堂是师生交往的场所,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发展的场所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育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人生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物理课堂的动态教学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它随着教学环境、学习主体、学习方法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新特点。师生共同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生命形态、情感世界和人文思想,使课堂成为一个富有诗意和创造的理想天堂。

从教师的角度看,首要的是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创造潜能;其次是在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的即时情况,恰当的调整教学目标,灵活的采取教学策略,巧妙的重组教学资源。

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体现在教师的引导激励,在相互启发撞击下,产生新问题、新思想、新方法;在学习内容上,表现为向同题、同类、相关的教材拓展,向生活中的相关实际问题拓展;动态生成的最终标志,就是教师和学生在充满智慧与挑战的课堂流程中,情感得以丰富,思想得以提升,生命和生活的境界得到升华。

要形成动态教学,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底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堂上的精彩,源于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挥洒自如,源于教师深厚的文化积淀。站在高山之巅,才能指点江山。

要形成动态课堂,教师要富有激情。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这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引起一种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只会带来疲劳。"教师情感的缺失,导致课堂枯糙乏味。丰富的情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是学生思维的激化剂,教师要用饱满的情感去撞击学生的情感,这样课堂才会生机勃勃。生命在于活力,活力在于创造,创造需要智慧。在整个教学中,教师要机智、幽默的驾驭课堂,幽默是拉近师生距离的纽带,幽默使课堂充满活力。

2.动态教学,应该营造和谐、平等的对话氛围

首先表现为师生与教材之间的交流,其次表现为师生、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师生都是课堂的主人,关系是平等的。在和谐友好的教育氛围中,师生才能敞开心扉,交流体会、切磋论辩、共同提升思想。作为教师,不要总是想办法把学生纳人自己的轨道,而应该及时、灵活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案。抓住契机、因势利导,用好生成性资源。

3.加强课堂学生活动,促进学生心理“正向”变化

教师利用好学生的心理变化,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方面,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心理状态学习,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果的目的。

3.1课堂导入蓄意性。课堂导入的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进行导入设计时要分析知识的逻辑性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蓄意”的采用一些有目的的导入方法,让学生在心理上容易接受教师的导入和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一些学生有生活经验的科学概念和规律时,设置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导入。

3.2知识探究开放性。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如果一直去引导学生去探究,时间长了,学生的心理就会厌烦,不去探究了。在探究过程中放开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形成开放的探究环境,才能促进学生心理探索欲望的激发。

3.2.1放手让学生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积极的提问题,往往是深入探究的结果,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勇于提问。

3.2.2放手让学生做。动手操作对于开发学生智力、调节学生的心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多的设计一些小实验,放手让学生做,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也能促进学生心理探究欲望。

3.2.3放手让学生说。学生的"说"是展示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要途径。开放的教学要求学生思维开放,而"说"则是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具体显现。因此在课堂中"说"的权利应尽量还给学生。

3.3知识应用活动性。学生在积极的心态下完成了知识的探究,总结出物理概念和规律后,学生的思维已有些疲劳,心理某些不安定成分又会发挥作用,这时应进行知识的应用。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学科,物理学知识的应用是用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情境,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的积极性。

3.4深化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都参与的培养人的大行动。都要有一个统一的观念,认识到教育不能只追求暂时的表面效果,而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社会作用与价值。物理实验教学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只有注重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才能在将来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优秀的科学人才。

3.5课堂评价针对性。 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的评价是师生间心灵交流的桥梁和纽带。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赏识教育也被引入物理课堂。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评价的语言单一性的现象比较普遍,"很好"、"不错"、"非常好"、"你真棒"等在课堂中泛滥。虽然,教师应该学会理解、欣赏和鼓励学生,对学生积极的评价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但是对不同的学生用同一种评价方式,对学生心理的调动是不科学的。中学生已经有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判断能力,教师千遍一律的评价,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抵触心理。

动态教学改变着我们的教育观念,提升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动态教学需要我们做更加充分的准备。走进新课堂。走进动态教学的课堂,与学生共创生命的精彩。在新课程精神的引导下,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走出一条光明的大道,真正实现物理的教育价值。

上一篇:古诗文名句默写常见错误及应对策略浅探 下一篇:好习惯 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