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可读性分析

时间:2022-10-25 08:46:37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可读性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以2007年至2008年沪市内控自评报告为对象,比较分析了沪深两市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差异。研究表明: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总体上处于难或比较难的水平,沪市强制性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沪市(自愿)与深市(强制)比较而言,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深市。

关键词:内控自评报告 可读性 披露性质

一、引言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是公司董事会或监事会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审议评估而做出的自我评价。作为公司治理重要内容,公司内部控制评估相关信息的披露,是推动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公司透明度的重要环节。内控自评报告信息能否有效传递依赖于目标读者对信息顺畅阅读的程度或者投资者是否能准确把握内控自评报告信息,即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可读性是指读者能以最佳速度阅读、理解给定文章并找到兴趣的程度,包括兴趣、逻辑和可理解性等关键要素以及相互间的相互作用(chall,1958)。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是指,内控自评报告本身的难易程度,以及内控自评报告使用者是否具有理解它的能力和兴趣。会计报告可读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年报可读性。已有研究表明各国年度报告总体上处于难或非常难的可读性水平(Still,1972;Courtis,1986;Cottrtis,1998;Smith和Tafller,1992;孙蔓莉,2004等)。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是年度报告中的一部分,国内对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大都集中在改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规定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上,而未考虑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分析投资者对其阅读并理解的水平。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的研究是从报告编制角度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新理念,为内控自评报告编制者如何编写更易读的内控自评报告以及监管者如何制定更有效的内控自评报告信息披露规范提供参考。本文的创新在于:第一,我们首次在中国运用公式法研究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与计算机专业同学合作编制程序测试中文的可读性水平,同时运用MicrosoftWord计算字数和句子数得出可读性指数,做加强检验以增强结论的稳健性。第二,文章将内部控制披露的性质分为自愿和强制来对比检验两种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的差异。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一)制度背景

证监会、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沪市)、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市)等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披露做出了一系列规定。证监会出台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规定:鼓励央企控股的、金融类及其它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出具的、经审计机构核实评价的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上海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年度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深圳证券交易所2006年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也有类似规定。但是上交所2006年和2007年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都规定:本所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上交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2008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深交所2007年和2008年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都规定:本所上市公司应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议评估,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由上述相关制度规定分析可以得出:沪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的年报中可以自行选择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属于自愿披露的性质;但是2008年“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必须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其他公司可以自愿选择。深市上市公司在2007年和2008年年报披露的同时应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属于强制披露的性质。

(二)理论分析

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公司将通过信号传递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便于外部投资者能够区分高质量与低质量的企业。充分的信息披露能够减少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前景的不确定性,降低其所承受的信息风险。企业披露的信息越充分及时,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越深入,越愿意以较高价格购买公司的股票,公司的融资成本就越低。因此,内部控制制度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较高的企业越有动力自评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企业的印象管理行为是企业有意或无意地试图控制企业信息主要受众的印象的行为。操纵可读性是企业印象管理的一种手段(孙蔓莉,2004)。在传播语言学中,认为受众对信息的认知具有选择性,读者会选择阅读容易理解的内容而放弃陌生难懂的内容。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内部控制制度较完善的公司在内部控制自评价报告撰写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其可读性,以便投资者准确了解内部治理状况。内部控制制度存在很多缺陷的公司在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使用艰涩难懂的语言和更复杂的句子,增加其阅读的难度,从而掩盖内控治理中的不足。在中国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披露存在自愿和强制两种性质。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和印象管理理论,相对于强制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企业而言,自愿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企业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更高。

三、研究设计

(一)可读性的衡量方法可读性的以下两部分构成。(1)长度(Length)。内控自评报告报告长度Length=log(NWords),内控自评报告长度越长,其可读性水平越低。年度报告长度以年度报告字数的对数衡量年度报告的可读性水平(如葛伟琪,2007;u,2008),年度报告越长,阅读障碍越大,信息处理成本越高,可读性水平越低。年度报告长度容易理解和计算,且适用于各种语言,可作为披露复杂性(尤其是披露的信息数量)的替代变量(Li,2008)。(2)Lix指数。Lix指数法由Bjomsson于20世纪60年代创建,Lix指数越大,可读性水平越低。其计算公式为:Lix指数=每句话的平均单词数+含6个以上字母的单词的比例。本文衡量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借鉴Lix指数法,将计算公式修改为:lixl=平均每句话的字符数+lO个笔画以上的汉字数;总字符数;lix2=平均每句话的汉字数+1O个笔画以上的汉字数,总汉字数。Lix指数法需要计算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总字数以及每句话的字数和汉字的笔画数。由于内部控制自评报告中中文字符和英文字符都存在,本文在计算总字数时统计总汉字数和总字符数两种数值。根据统计出的结果,每个汉字的平均笔画数在7到8之间,大于等于10个笔画数的汉字占总汉字数的平均值为23.33%,因此将大于等于10个笔画数的汉字划分为复杂的汉字。lix指数值越大,可读性水平越高。单词长度和句子长度被证实是测试阅读难度的优良指标(Klare,1964),单词越长,读者认识的速度越慢,句子越长,读者记忆与理解所需的时间越长。

(二)样本函数来源本文选择沪市2007年至2008年作为本文的样本区间,本文需对比研究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的异同,故研究样本从2007年开始。由于IPO、配股、增股以及银行业的公司必须披露内控自评报告,为了避免披露性质的混淆,我们剔除了这些公司,样本筛选过程见(表2)。深市样本的选择以沪市样本为基础配对选取,具体配对方法如下:以行业和资产规模(资产总额)作为选择标准,根据2007年沪市披露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公司,选择深市相同行业的公司,然后从相同行业的公司中选择2007年资产规模相近的公司。若行业小类中的配对样本不够就从行业大类中选取。2008年的配对样本的选择同2007年。样本配对过程见(表3)。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摘选自年度报告,年度报告来自巨潮网,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专业同学设计的程序计算得出。

四、检验结果分析

(一)沪市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

(表4)报告了沪市全样本、自愿披露样本和强制披露样本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沪市全样本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处于难或非常难的水平。自愿披露组和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也都处于难或非常难的水平,但自愿披露组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低于强制披露组,与我们之前的理论分析正好相反。原因可能在于:沪市出台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规定在本所上市的“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及金融类公司。应在2008年年报披露的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公司的治理水平一般高于非治理板块的公司,内控相对较完善,管理层模糊披露内控信息以掩盖公司治理缺陷的动机较少;故相对于非治理板块的公司,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公司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较高。(表5)进一步比较了沪市自愿和强制两类披露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两类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大于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但是两类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存在显著差异,自愿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与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lixl(lix2)平均值之差为3.12(2.10),在1%(5%)水平上显著;中位数之差为3.18(1.79),在1%(5%)水平上显著。

(二)沪深两市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的对比分析

(表6)进一步比较了2007年沪深两市两类披露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两类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和Lix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深市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的均值和中位数都小于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并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但是深市内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的均值和中位数都大于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并且都在1%水平上显著。

(表7)进一步比较了2008年沪深两市两类披露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两类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沪市内控自评报告长度的中位数大于深市,并在10%水平上显著。但是两类性质的内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存在显著差异,自愿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与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lixl(lix2)平均值之差为-3.62(―2.90),在1%(5%)水平上显著;中位数之差为―2.16(―2.69),在5%(5%)水平上显著。(表6)和(表7)的对比结果表明,沪市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均小于深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指数。与深市相比较,沪市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更高。沪市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均大于深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这表明,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更低,但是沪市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信息更详细,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内控治理的水平更高。由于Lix比长度能更好的度量可读性水平,所以与深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相比较,沪市的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更高。(表8)进一步比较了沪、深两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可读性水平的差异。两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长度的均值不存在显著差异,沪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长度的中位数大于深市强制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长度的中位数,并在5%水平上显著。但是两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存在显著差异,深市披露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与沪市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lixl(lix2)平均值之差为7.50(5.93),在1%(1%)水平上显著;中位数之差为6.40(5.25),在1%(1%)水平上显著。相对于深市,沪市强制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更易读。由上述统计分析可以得出:针对沪市而言,强制性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自愿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针对沪市(自愿)与深市(强制)比较而言,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大于深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但是沪市的Lix指数显著小于深市的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针对沪、深两市的强制性披露的内控自评报告而言,沪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大于深市的内控自评报告的长度,但沪市的Lix指数显著小于深市的控自评报告的Lix指数。本文同时运用MicrosoftWord计算字数和句子数得出可读性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的结论与上文基本一致,由于篇幅有限,不报告相关数据。

综上分析总体上内控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总体上处于难或比较难的水平。沪市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深市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与前文的理论分析相一致;沪市强制性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高于沪市自愿披露的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可读性水平,是由于沪市强制披露内部自评报告的公司是“上证公司治理板块”,其内部控制制度较一般公司更完善,执行更到位。

作者简介:

游婷婷(1984-),女,湖北武穴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易三军(1974-),男,湖北天门人,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经管学部讲师

上一篇:基于因子分析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评价研... 下一篇:经理人持股对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影响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