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贝壳及工艺图案设计

时间:2022-10-25 08:40:13

浅析贝壳及工艺图案设计

摘要:贝壳雕刻的艺术特色是因材取形,光彩绚丽,工艺精巧。天然贝壳独特的螺旋形状,外表和内层的纹理、色彩和光泽,为贝壳雕刻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贝壳以其特有的纹,形,色等自然美,在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运用。

关键字:贝壳 雕刻工艺 图案设计 用途

中图分类号:TS9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一、贝壳的主要成份和结构

贝壳(bei ke)软体动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种特殊的腺细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护身体柔软部分的钙化物,称为贝壳。贝类的特点是体软、不分节,由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五部分组成。

贝壳的主要成分为95%的碳酸钙和少量的壳质素。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

二、贝与人类

贝壳在人类文明形成过程中起的作用未必会比石斧小,它们曾被用来做过首批劳动工具、饰物和钱币。全世界的宝贝大约有200种,共同特征是贝壳为卵圆形,极其光滑,背面布满各种斑点和花纹,腹面有一条缝状开口,开口的两侧各有一排齿纹。甲骨文的“贝”字画的就是宝贝腹面,两侧各画两颗牙齿。后来两侧的牙齿连接成了两条线,下面又伸出两根触角,就成了繁体的“贝”字。为什么把这种贝壳称为宝贝呢?不仅因为它是最漂亮的贝壳,而且因为在远古时期它是作为货币使用的,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货币。宝贝成为人类第一种货币,并不偶然,它天生就是当货币的料:美丽、轻便、耐磨损、多数地方不生产、除了用做装饰没有实际用途,而且很关键的一点,它无法假冒,不怕会出现假币。后来人们也用铜铸造宝贝当货币用,但是三岁小孩也很容易把它们与真宝贝区分开来。用陶瓷也许可以制造出可以乱真的宝贝,但是制造的成本必然极高,得不偿失。因此,除了中国,在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等许多地方,也都曾经使用宝贝当货币。虽然宝贝有200种之多,全世界的人们却都只选用两种宝贝当货币:黄宝螺(因此也叫货贝)和金环宝螺(也叫环纹货贝)。据作者考证:货贝在殷商时期至少有以下四种职能:一、价值尺度的职能;二、流通手段的职能;三、贮藏手段的职能;四、支付手段的职能。

三、佛教至宝――法螺

法螺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上。它们是甲壳类软体动物中体形巨大的一族。法螺的壳很厚,而且坚硬不易破碎。法螺的壳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法螺的壳顺着轴线生长,并且逐渐膨大。每一层都有精美的花纹和褶皱。许多法螺的外壳表面裹着一层毛茸茸的壳皮;壳口有角质的厚口盖。法螺是佛教举行宗教仪式时吹奏的一种唇振气鸣乐器,用同名软体动物“法螺”的贝壳制成,源于印度。法螺作为佛教法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说释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转时,帝释天等曾将一支右旋白法螺献给佛祖,从此右旋白海螺即作为吉祥圆满的象征在佛教中广为应用。法螺随佛教传入中国。现在中国的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民族依然采用。法螺是藏族的八瑞相(亦称八吉祥徽、藏八仙和藏八宝)之一。

四、贝壳工艺

贝壳属于有机宝石,虽然在贝雕、制珠核等方面有较好应用,但尚未得以广泛的开发利用,尤其在首饰设计方面,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关于贝壳雕刻:在贝壳上进行的雕刻或其他艺术加工,通常也指用贝壳雕刻加工成的雕塑工艺品。早在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以贝壳作为装饰品。公元前15世纪,中国以经过加工的小椭圆形贝壳作为货币,称为货贝。周代普遍运用贝壳镶拼在漆器上的装饰技法。三国时,魏武帝的酒杯就用砗磲(海贝,表面有如同车轮渠道的纹理,内层色如白玉)制成。唐代《岭表录异》中记载,南海有鹦鹉螺,表皮光滑,呈红褐色放射状斑纹,其尖端处弯曲而呈朱色,如同鹦鹉嘴,故得名。鹦鹉螺的壳内色白,琢磨后内层呈现彩色斑纹,制成酒杯,称鹦鹉杯 。明代 ,在鹦鹉杯上镶金,并雕琢鹦鹉的头 、翅、足等,更显华贵。

除中国外,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也有贝壳雕刻。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匠师充分发挥贝壳内层潜在的彩虹般的色泽,雕刻成浮雕侧面肖像的小徽章、胸针、首饰。19世纪末,那不勒斯成立了贝壳、珊瑚雕刻学校。至今那不勒斯的珍珠贝浮雕侧面肖像徽章仍然是有名的手工艺品 。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匠师以鹦鹉螺雕刻成工艺品。美国印第安人以贝壳装饰服装,或作为首饰,成为传统的手工艺品。

中国贝壳雕刻主要产于海南、山东青岛、辽宁大连、广西北海、江苏连云港以及广东、湖北等地。品种有酒具、烟灰缸 、纽扣、首饰( 项链、胸针、耳坠等 )、伞柄、灯具、座钟、挂屏、屏风等。1980年以来,采用聚合新工艺,将贝壳磨成 0.5 毫米的薄片,然后直接将薄片聚合、镶嵌在家具和日用品上作为装饰,或者制成室内装饰板材,具有透明、轻便、牢固、易于洗涤等优点。贝壳雕刻的艺术特色是因材施艺,因材取形,光彩绚丽,工艺精巧。天然贝壳独特的螺旋形状,外表和内层的纹理、色彩和光泽,为贝壳雕刻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贝壳雕刻在充分发挥自然美的基础上,运用浮雕、圆雕、浅刻、平贴、镶嵌等技法,使作品既生动自然,不假人工,又恰到好处,耐人寻味,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例如,在贝雕画的挂屏上,以黑色螺旋状的贝壳制成仕女的发髻;以货贝内层潜在的紫色制成晶莹欲滴的葡萄。此外,由于挂屏是挂在墙面上,因此贝雕画要求形象简练,工精而不繁琐,既要表现出画面的空间和层次,又不能堆砌过高,过于笨重。

(一)贝壳工艺的图案设计

第一,在古代,贝壳不仅曾作为货币(贝币),而且也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巴罗克图案最大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了贝壳及海豚尾巴的曲线,进而以这种生物学的曲线和古老莨苕叶状的饰纹形式为主要风格。贝壳以其特有的纹、形、色等自然美,在工艺美术设计领域得以广泛运用。当人类还处在原始时代时,就与贝壳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们用贝壳及贝形、贝纹等装饰物来美化自身。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贝壳一直是欧洲古代艺术中装饰图案中的重要题材。而贝壳曲线图案的广泛应用,则是受贝壳切面螺旋线的启示。80年代春夏之际这种热情在时装面料上得以再现。 然而,其流行时间未如设计者所料,转眼便被类似贝纹的细密肌理图案所代替。究其80年代贝壳图案流行受阻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师仅在贝壳的形、色、纹上作了点努力,尚未向高层次开发,因而导致贝壳图案在装饰设计领域昙花一现。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致力探索海底世界之谜的热情越来越高涨,这就引起了贝壳图案再度流行的趋势。

第二,贝壳的纹理美是设计师的创作源泉,不仅来自于自然界,而且也来源于社会生活。设计师要善于寻求生活中多方面美的启示,大至宏观小至微观,大自然中一切已被人们发现与将要被揭示的形象。

第三,运用贝壳的螺旋形,曲线原理参与图案设计。虽然贝壳的天然装饰的神秘性由来无法为我们的推理所解释,但其纹理、螺旋形曲线所呈现的天然美,确具有某种使人们惊叹的艺术力量。

(二)工艺制作

日用品的制作比较简单,先将贝壳浸泡水中清洗,去除外表的杂质,然后进行雕刻、粘接、镶拼等。由于贝壳一般较薄,其内层彩虹般的色泽极为珍贵,不易多得,所以在手工雕刻 、琢磨时须小心操作 。 贝雕画的制作比较复杂,主要工艺过程有:①设计画稿。设计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绘画技巧,而且还必须掌握各种贝壳的性质。②选料。按照画稿要求,精心选择贝壳。③琢磨、雕刻。即用各种刀具将贝壳制成所设计的各种部件。④成型。将各部件粘合、组装成完整的形象。⑤整理。包括清洗,适当地敷以透明的色彩或涂以特制的上光油。⑥安装。按照设计画稿的要求,将各个形象准确地粘合固定在挂屏、屏风的板面上,然后配置画框和玻璃。

五、贝的主要用途

蛤蚌等有壳动物的外壳。其中有的具有珍珠般的虹彩光泽,因而被用于珠宝业,制作项链、服装珠宝(钮扣等),甚至安装在首饰上,更多用于制作贝雕、拼贴画、镶嵌刀柄等。在各类贝壳中,以澳大利亚北部托雷斯海峡一带所产的真珠牡蛎(pinctada maxina)、菲律宾的马尼拉贝、缅甸的缅甸贝以及西印度群岛的巨蚌、皇后大蛤等为优。

一个世纪以前,深海珠贝是欧洲贵族奢侈华丽的标志饰物,它拥有珍珠一样迷人的光泽和变幻的色彩,但又拥有迥异于珍珠的七彩。孕育珍珠的彩色珍珠贝以不逊珍珠的光彩,千百年来从不曾被小视与埋没,清朝晚期,杭嘉湖一带,就有把蚌壳等贝类打磨成纽扣,装饰在高档的服装上。它们从来都是设计师们最最珍爱的美丽朋友。尤其是近两年,珠宝级的贝壳类首饰也开始越来越被我们都市中喜欢帅性自然的人们所特别钟爱。珍珠母贝是天然材料,因此每件的颜色及纹路都十分独特,满足了越来越多消费者对个性化首饰的需求.珍珠母贝饰品的加工非常复杂,原始的珍珠母贝要进行非常细致的打磨、精确的切割,根据设计要求镶嵌。历经多道工艺处理,才能制成令人赏心悦目的贝壳饰品.

装饰生活

一个小小的贝壳,也能起到大作用。扇面形状的,螺旋形状的,大个的,小巧的,稍稍加工一下,穿起来,吊起来,就可逃脱被随手扔掉的命运,在墙壁上、桌面上出尽风,亮丽地展示一番。

体积大的扇形贝壳,经过特殊工艺的压贴处理,完整地装饰在木碗内壁上,这样的碗使用起来更环保。而如果把一片片漂亮的珠片穿起来,做成一道帘子,装饰在窗前,东南亚风情的家居场景即刻呈现。

如果放在海边,你会用它来听海声,但在自然风格的家中,它的用处可就大了。窗帘扣,小吊环,不加修饰,贝壳就能让你的家呈现出东南亚风景。

海边拾回来的小海螺,光滑、圆润、亮闪闪,两个配对在一起,做成窗帘扣的吊环,一样美丽非凡。把它们配饰在家里的窗帘上,窗帘也会沾染上海风的味道。

几乎不用怎么改造,只要有形状、大小相似的贝壳就可以。一个贝壳做成一个餐具。叉、勺,各有各的用场,摆放在餐桌上,别有一番情趣。

总结:贝壳首饰的设计思路就是利用贝壳美丽的颜色、天然的姿态最大限度地体现贝壳类首饰的美,挖掘贝壳在首饰方面的应用价值。因此,对于色彩的选择与组合亦是为了充分体现饰品整体的美感;同时,还考虑到对组合色彩的对比和补充。除了灵活运用点、线、面的设计外,还要注意比例、对称、对比、统一等美学法则。形态万千又色彩斑斓,具有独特的魅力的贝壳,这是它贡献给大自然最美丽的礼物。

上一篇:浅谈声乐的想像教学 下一篇:乔惟进和声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