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批评”

时间:2022-10-25 08:28:24

当今艺术界处在一个非常“脆弱”的状态,“功”“名”“利”与艺术纠缠在一起,“批评”成了赢取“功”“名”“利”的工具,如果把“批评”与“功”“名”“利”搅在了一起,艺术界一定是浑水一潭,扯不清的江湖恩怨,在给人们提供茶余饭后的谈资的同时,江湖规矩也就无人顾忌。人人都是大佬,人人都是大侠,哪怕是三岁的小毛贼,只要有胆子,都敢吼一嗓子,就是会引起雪崩,也无所谓,正所谓潇洒走一回。即便得不到“喝彩”,起码也出一回“风头”,还是属于“赢家”。

艺术其本源是酒足饭饱之后的一种游戏,因而,艺术家在人类文明的初期阶段地位都不高,甚至是低下的。艺术家在创作时是非功利的,或是仅仅为了添饱肚子,仅此而已。此时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就具有“纯粹的精神性”,作品是艺术家心灵深处的一面镜子,“情”和“艺”是融为一体的。可“艺术作品”一旦被人们认为是财富,人类的灵魂就会出壳,人们看艺术的眼光往往是先透着钱眼看过去,艺术作品本身的精神价值被人们所忽略,人们在意要透过多少枚钱眼才能看到这件作品。这正是有人愿意炒作和被炒作的原因。

艺术作品被评价原本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人类文明的初期,艺术就是服务于社会的,这是无可争议的。只是到了近现代,人的个体价值被人们给予普遍的尊重,才有了艺术家以实现个人意识为目的的创作行为。但是,批评是不可或缺的。艺术的意义就是在批评中产生的。人们对“批评”的接受或不接受都是自由的。人们对批评的要求就是“公正”,“公正”就是批评得有道理或是讲道理。人们接受或不接受批评就取决于道理讲不讲得通,而不是批评者的地位或官职。而如今则不同了,“批评”也具有了财富性。有“话语权的人”借“批评”也能生财。人们不得不为此再一次灵魂出壳,为着看清楚批评而要忍受着批评前面的钞票所带来的迷惑,要使出超人的功能才能识别批评的本意。“批评”原本是艺术创作的一个中间环节。艺术从创作作品开始,经过评价~“批评”,使作品的意义得以剖析,使作品得以进一步的完善,催生新的作品的诞生。艺术产生的循环就是:作品~批评~作品。可是有人误解了批评的作用,把批评看成是“悼词”,以为“批评”就是盖棺定论。在“名利”光环的照耀之下,顶级赞誉之词在各种批评之中被廉价的、不厌其烦的使用。只要是赞誉之评,被评者也会忍受着别人的呕吐而心甘情愿地破财。只要能生财,有“话语权的人”也不会顾及别人的承受心里限度而尽其所能地奉献顶级的赞誉。这就是“批评”贬值。

“批评”的失态不在于“批评”本身意义的缺失,而在于“批评”自身的系统的紊乱,“批评”规范的缺失,“批评”道德的缺失。说到底,是当代中国文化系统的紊乱。

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的价值判断中日渐丧失其应有的话语权,这种影响直至今天。尽管现在政府在大力提倡“国学”,但是,鉴于长久的文化缺失,使得国人对所谓的“国学”倍感生疏,不仅仅对“国学”的文本生疏,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更是对“国学”的精神逐渐疏离,以至于我们在谈论中国文化时,还常常要用西方文化的词汇作注释,方可得到某种慰藉。对当代艺术的批评,视乎唯有西方文化有话语权,中国文化只能处在被批评的位置。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只是起着点缀的作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视乎只有放进西方文化的框里才能被认可为文化。脱离本土文化的参与和影响,中国当代艺术只是西方文化的传声筒,用中国的喇叭唱着西方的歌。更何况,在我看来,某些艺术的形式或行为,完全是西方文化垃圾的输入。某些在西方官方文化平台都遭到禁止的行为,却在某些西方文化集团的指使下,在中国打着当代文化的名号,受到某种西方利益集团的追捧和鼓励,从而引起中国文化青年的追逐,这或许就是西方某种文化利益集团的目的。而在中国,某些批评家,不明事理、不辨真伪、不做判断,唯西方文化是从,把取得西方的青睐看成是取得某种成功的唯一标准。种种缺失公允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不但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创作和发展,也同时对当代学院的艺术教育产生着种种影响。

价值观是文化评判的核心。不同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积极的文化意义,不同的价值观在体现自身价值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往往体现在其他文化价值的品质。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妄想把一种价值观完全取代另一种价值的想法是愚蠢的。因为不同的文化价值观是由其独特的文化系统所造就的。我们需要的是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而不是相互占领或相互审判。这是文化互补的前提,也是文化交流的基础。落实在文化评判上,就是要充分给予不同文化以做出评判和判断的同等机会。

批评遭遇这般境地,究其责任,还是应了一句老话:上梁不正下梁歪。有地位的人不正,没地位的人跟着歪。有权威的人不正,没权威的人跟着歪。正“批评之风”,还得从“头”做起。

批评——来自百度百科的词条解释是:①评论;评判。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②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③指出所认为的缺点和错误。④对缺点和错误所提出的意见。

笔者基本同意百度对“批评”一词的解释,但是,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其批评的重点是有所侧重的。因为,任何作品都具有特定文化层面的属性,任何作品都不可能海涵所有的文化层面。因此,我们在宽容作品的同时,也要宽容批评,宽容批评者和被批评者,更因该允许被批评者也对“批评”做出“批评”,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批评状态”。

上述的解释还未触及批评的核心。批评的核心是:理。

当今批评贬值的原因在于“缺理”而“不差钱”。“批评”成了“饭”或“碗”。鸿篇大论的批评却找不出一条立得住“理”的文章比比皆是。彼此的论战往往变成了谩骂。

笔者以为,“理”的缺失首先表现为对批评系统缺少共识性的认识,比如:批评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对作品如何展开批评才是科学的批评?批评者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许多所谓的批评都是前言不搭后语的调侃式评价,信口开河,无忧无虑。因为有“批评权”的人往往可以无成本地蹂躏创作者,可以无风险地释放自己的“才华”。更有“批评者”是为了“炒作”自己而批评,所言之事基本与作品无关,只求达到“骇人听闻”之目的。其次,“理”的缺失表现为对文艺理论认识的肤浅和急功近利的“冲动”,导致运用理论能力的拙劣和缺失前提条件的无效批评。比如,以西方文艺理论对中国文化做批评,不是不行,而是首先要弄清楚,把中国文化中的词汇“翻译”成西方词汇时,也只是具有相对意义的语言沟通,反之依然。中西文化在语言意义上的“全沟通”“全对应”是不存在的。我们学习和利用西方文化重在学习和利用西方文化的方法,而不是用西方文化替代或占领中国文化。再则,在进行批评时应该约定俗成地在相同的文化参照系内,进行全沟通的“交流式”批评,笔者反对“决斗式”的攻击。

“批评”是一柄利器,它需要纯粹的精神,公平的环境,客观的评价,否则,批评就会成为一种决斗,非死即伤。而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某些人长期占据着国家的媒体资源,赚着稿费和所谓的“科研成果”。某些媒介也为着某种利益,为了扩大发行量和版面费,纵容或享受着被“包养”,看似双赢的局面,输掉的恰恰是“学术的良心”和“文化的尊严”。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批评,艺术的批评离不开艺术的作品。如果批评的土壤没有了养分,又何谈批评呢?没有了“真正的批评”何谈“真正的作品”呢?

“批评”是艺术存在的平台,也是艺术发展的平台。真正的“艺术作品”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而真正的“批评”也必须承担起对艺术作品的责任。天地良心,用心“批评”,用心接受“批评”,才能出现我们所期待的文化局面。艺术不能搞运动,艺术更不能靠喊口号而发展,艺术只能凭良心而发展。

上一篇:材料与视觉及触觉 下一篇:寻常百姓家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