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刍议

时间:2022-10-25 08:27:21

新教学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刍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手段与方法不断成熟与创新、教学内容也不断的跟随时代脚步更新、完善与增减;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的教学媒体也相应地发生了许多变化,本文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对中学地理教学媒体的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媒体;运用策略;地理教学

教师、学生、教材、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四要素。教学媒体是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沟通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需要教学媒体进行有效串联;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不仅是教师课堂教学必须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认知工具;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与细化,教学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教学媒体概述

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时,作为承载教育信息的工具,被称为教学媒体[1]。可见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它起到了承载教学内容和信息的作用。教学媒体按照发展的历史可以分为传统教学媒体与新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大致经历了从语言到实物、图像、图表,模型与模具再到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学媒体。实物、语言、图表包括部分图像都是属于传统教学媒体,而新型的教学媒体更多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的图像和动画以及能够展示具有时间与空间特征的事物运动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媒体。

二、教学媒体与中学地理教学的关系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强调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同时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查和地理实验等实践活动[2];并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众所周知,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例如地球运动、区域地理和城市地理等内容,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教学效果的优化,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在地理教学中必然会使用大量的教学媒体来支撑教学活动。

教学媒体能让教学内容从抽象变为直观具体,将教材内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和认识,降低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接受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有着巨大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教学媒体中的多媒体技术将与网络技术结合的更为紧密,使得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变得更加多样,促进了地理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教师的教学思维需要调整,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注重地理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掌握地理知识传递和讲解的方式和策略,因此教师应了解教学媒体的特点,善于利用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新的教学媒体去联系生活实际,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求教师认真的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教学设计,选择适用于当前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

三、新教学媒体与中学地理教学的适应

1.新教学媒体的主要类型

新教学媒体主要包括投影仪、计算机、多功能黑板等[3],其中能体现地理时空运动规律的媒体包括晨昏仪、三球仪等,师生通过对地球自转公转二合一模型的演示和操作,较为清楚的认识到地球公转和自转形成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空间知识转变为较为形象的认知符号。

2.新教学媒体的使用原则

新教学媒体是在传统教学媒体的基础上的进步与改良,个别老师对新教学媒体趋之若鹜,舍弃了大有可为的传统教学媒体[4]。对于教学媒体的选择是基于其对地理知识的解读是否具有作用,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不能忽略教学媒体实施的条件;作为一名合格的地理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必须要做到“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只要依据各类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选择适宜的、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媒体才是正确的。

四、新教学媒体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投影仪和计算机

这类教学媒体的产生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变化;没有投影仪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时,师生在学习地理景观时只能有限的借助地理图册中的景观图片来感触,通过计算机和投影仪的配合使用,教师可以搜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表格、数据等资料来传递地理知识,能更好的为学生地理知识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flas的制作和播放,可以将地球运动、昼夜长短变化、大气运动等空间思维较强和富有动态过程的地理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体会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便于更好的学习地理规律,利用flas制作填图游戏,将需要记忆的地理名称和地图位置等知识转变为填图游戏的方式学习,有利于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 多功能黑板

多功能黑板是推拉式黑板的升级,具有传统黑板的功能,同时带有小型投影仪,在推拉式黑板的内部有一个小型的白色的黑板,白色的黑板配套对应的彩笔,彩笔与投影仪、电脑相连,通过彩笔的使用能实现操作、控制、书写等功能,特别是在讲解试题和对比分析地理知识具有独特的作用,增强了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活性。

3. 三球仪

三球仪由三个大小不一的球来代表太阳、月亮、地球,并运用物理机械装置的原理将三者结合在一起,用以演示日地月三者的关系和由此产生的一些地理现象。为了使三球仪能够尽量达到真实情况,太阳采用发光的灯泡,以照亮地球和月球。地球倾斜在轨道上绕日旋转(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月球绕地球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轨道相交成一个角度。这样三球仪就可以演示日食和月食、月球的盈亏、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昼夜和四季的交替等现象。三球仪很好的将地球运动的知识,四季与五带的划分,月相知识最大化的模拟再现,三球仪的使用,将自然地理当中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形象,利于地理知识的教学。三球仪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进行实践,三球仪的使用仍然需要结合传统教学媒体才能够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故而黑板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基金项目:内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13ZB10);

作者简介:翁云海(1991-),男,四川宜宾,内江师范学院2012级本科在读。

通讯作者:王海力(1986-),男,四川广安,硕士,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自然地理与地理教学。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法研究 下一篇:试论设置体育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