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拥抱公众

时间:2022-10-25 07:21:23

让艺术拥抱公众

记者:广州三年展正佳广场计划将艺术与商业混搭在了一起,这是一种新趋势么?

罗一平:我有一个理念,美术馆不应把艺术品挂在墙上,供老百姓朝圣,或板着面孔面对老百姓。

长期以来,艺术作品在它自有的圈子里活动,与普通市民生活离得很远。比如卢浮宫聚集全世界大师的优秀作品,来这里参观的人们往往怀着朝圣的心态,艺术俯视众生。

随着社会发展,精英性艺术走向大众化,是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艺术以藏品为中心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公众为中心的新时代来了。

因此广东美术馆让当代艺术走出二沙岛,走进公众语境中,走进广东市民和百姓生活中。

记者:广东美术馆让艺术走出二沙岛,已经迈出了几步?

罗一平:2010年,广州三年展走进广州大剧院,专门成立了当代艺术馆,让观众在大剧院里听音乐时不经意间触碰到艺术,给人们—种惊喜和感受。

我有一个观点:“画是听的,音乐是看的”,《富春山居图》起伏的线条仿佛钢琴跳跃的音符,歌剧则可以在我们的脑海里具象出一幅深渊的意境。因此让艺术与戏剧结合,希望带给观众更多的认知。

通过大剧院可以让当代艺术走出二沙岛,但是,大剧院仍然是高雅的文化消费,依旧没有跳出那种艺术高高在上的姿态。这次广州三年展,我们才突破性地将艺术带进商场,是彻底让人刮目相看的大踏步。

记者:将艺术空间发展到商场,是否会遇到艺术、商业和公众欣赏力众口难调的问题?

罗一平:展览空间进入商业空间,这种行为不仅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不存在商业占主导,或艺术压倒商业的态势。我们是可以从艺术、商业和公众三方利益中寻找到一种平衡的。

正佳集团一直在摸索艺术与商业的结合,实现商场的文化运营理念,2011年就准备与我们合作在七夹层(七楼上面增加的一层)建一个美术馆。但是三年展开幕时,美术馆还未建成。于是,我产生了更大胆的想法——在这个亚洲最大的单体购物广场庞大的商业空间里展览艺术,让当代艺术走进市民生活,与市民形成最完美的互动。

然后我们将展览的作品不贴标签,融入到商品中,既没有让艺术占领商业空间,又没有强迫公众欣赏,公众在购物时不用刻意地就享受了艺术的熏陶,正佳广场、广州三年展和普通市民,三方共赢!

记者:艺术给人的感觉一直都是阳春白雪.走向下里巴人会是正确的么?

罗一平:这是当代艺术的审美特性所决定的。当代艺术倾向于互动,与观者的知识水平、受教育程度无关,它追求的是每个观者的感触和发散的想象空间,打破了原来艺术的专业性和单一模式,转向为跨学科和领域的艺术,因此它需要市民在与艺术的碰撞和接触中,获得感动,在反思中看到变化、获得感悟,这就是当代艺术的魅力。

记者:但人们终究会担心。艺术与商业走得如此近最终会沾惹铜臭。

罗一平:二者完全可以实现双重价值。做更好的精品艺术,恰恰是做得纯粹,更有利于提升商业运营价值,提升商业的感染力。如果降低标准,被商业捆绑,展示低层次的艺术作品,自然也不利于维持艺术性和商业价值,没人喜欢“商不商,文不文”的低俗艺术。

广州三年展的参展作品,全是欧美一线艺术家和国内一流的艺术家携带的精品,这里没有艺术水准的高低,只有感知方式的不同。本届广州三年展就是回到艺术本身,在艺术发展过程中,摒弃了说教式的艺术,以自身的生命律动与公众对话。

上一篇:张元:游走在常人的精神世界 下一篇:郑国标和他的两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