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b”含义的一点建议

时间:2022-10-25 06:43:15

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b”含义的一点建议

摘要:分析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的两点欠妥之处,对问题一“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用符号“”表示的欠妥原因提出了材料力学、设计习惯及学习理解习惯上的依据;对问题二“基础底面宽度”表述的欠妥原因进行了推导论证。并给出了各自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基础宽度 力矩作用方向 偏心距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1-008-02

1 引言

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以下简称02规范)是对已废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 -89)(以下简称89规范)进行修订而成的,修订过程中有关单位及起草人开展了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地基基础工程的工程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新的科研成果,为国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事业作出了大量的工作。但在学习与应用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欠妥之处,如02规范的符号“”表示“基础底面宽度(最小边长);或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以及第5.2.5条“当偏心距小于或等于0.033倍基础底面宽度时……”中的“基础底面宽度”。现提出,希望在本规范的学习、应用及今后的继续修订中,能有些许帮助。

2 问题一

2.1 问题一的由来

2.2 问题一欠妥的依据

2.2.1 材料力学上的依据

2.2.2 设计上依据

在基础设计中,当作用在矩形基础上为单向力矩时,设计人员通常会把基础底面的长边与单向力矩方向设置成同一方向;当作用为双向力矩时,通常也会把基础底面的长边与大值力矩的方向设置成同一方向。由式可知,当较大时,得到的较小,这样设计时可以减小基础尺寸,从而更为经济。

2.2.3 学习理解上的习惯

2.3 对问题一的建议

3 问题二

3.1 问题二的由来

3.2 问题二欠妥的依据

3.3 对问题二的建议

对于问题二,02规范应将“基础底面宽度”改为“力矩作用方向基础底面边长”。由于02规范原文未用符号来表示该“基础底面宽度”,所以建议修改时也不用符号表示,只修改文字。这样能将条形基础与矩形基础统一起来,且不易产生混淆。但在具体计算过程中的符号表示,对不同的情况则会有“”与“”两种不同的表示。

4 结论

问题一与问题二实质上是同一个问题,都是沿力矩作用方向基础是长边还是短边的问题。对条形基础,都不存在问题。对矩形基础,问题一是符号表示习惯上稍有欠妥,问题二则是文字表述上欠妥。

规范的编制与修订,工作量很大,起草人难免会有疏忽。笔者旨在抛砖引玉,使更多的人为规范的完善而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 GBJ7-8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3] 孙训芳,方孝淑,关来泰.材料力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 翟洪飞.按变形控制确定地基承载力方法的研究及应用[D].江苏:南京工业大学,2007.

上一篇:守望着,这片土地 下一篇:浅析电容电流对电流差动保护的影响及调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