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初中物理活动教学

时间:2022-10-25 05:35:03

与时俱进的初中物理活动教学

一、初中物理活动教学的含义

初中物理活动教学模式应是以构建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实践性、自主性活动为基础的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提问、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

二、初中物理活动教学的理论依据

1、活动教学、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活动是人的本质重要显现,是人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而自由自觉的活动又是人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表现。教学的使命就是应当使学生自由自觉地活动,创造出使学生自由自觉的活动,真正使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2、活动教学、符合心理学认知观

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是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忽略了以学生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为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就应该创设一个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初中物理活动教学制定的原则

1、遵守民主平等的原则

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宽容,同时受到激励、鼓舞、指导、忠告和建议,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无所畏惧的勇气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情操的陶冶,良好的自我发展。

2、遵守学生主动参与的原则

学生是物理活动的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自我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必须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知识储备水平和学生认知能力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的情境和问题等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欲望。

四、初中物理活动教学操作的策略

1、课前准备、有的放矢

教师备课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选取相关的资料,要注意结合本地实际,选取适合自己学生常见的事例,尽可能采用恰当的视听媒体;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疑难问题等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织学生进行物理活动教学。

2、创设情境,出奇制胜

把握好物理活动情境的创设,能起到出奇制胜、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可作如下尝试:

(1)设置悬念,创设强烈学习欲望的活动情境

例如学习:“摩擦力”一节时,可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强烈学习的心理,从而造成积极活动的课堂氛围。

(2)设计实验操作,构建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

在进行抽象的物理概念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学生操作实验的活动情境,并以学生操作获得的结论或提出的问题为感性材料展开教学。

(3)实例引发,构建学与用相结合的活动情境

在教学中多联系实际,谈谈所学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如在“压强”一节中,建立压强概念之后,提出问题:“同学们能测算出你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吗,说说你的做法并测算”。

(4)采用电教手段构建多媒体的活动情境

充分采用电教手段,不但能够展示活动内容的某些细节和动态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协调活动,而且可以节省活动的时间和拓宽活动的空间。

3 活动过程的组织和调节控制

教师必须把握好活动过程中的两个要素: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的调控手段。

(1)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分为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班级活动

其选择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活动的要求为让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个体活动必须贯彻在活动的始终,而通过小组活动和交流,能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思维亮点,并在与他人思维的比较中得到补充和完善,班级活动是物理活动教学开展的起点和归宿,

(2)物理活动教学的调节控制

我们教师对物理活动教学过程的调节控制应该像渔夫撒渔网那样,既要撒得开,又要收得拢。要想在教学中做到收放自如,那么我们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应该充分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好适当的铺垫: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与倾听并收集有关信息,进行适当的引导;对教学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学生在活动中的错误和不足要做出正确的处理,千万不能影响学生对物理的热爱和学习物理的信心,“对物理的热爱和学习物理的信心”是学生学好初中物理的两只隐型翅膀。

4 物理活动教学中的议论、交流和小结

讨论、交流和小结,是物理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有:

(1)可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2)可以提供给学生思考和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

(3)可以充分发挥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好气氛;

(4)小结,可以使学生学会对活动结果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总结,完成从具体到抽象、从模糊到准确、从单一到系统的思维训练。

五、初中物理活动教学操作的方式

物理活动教学的核心让学生主体实践的教学活动由于学生的素质发展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因此活动方式也必然呈现多种形态。

1 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探究型活动方式

探究型活动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认识的方法和活动方法,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其操作的要点是:设计物理情境——发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结论——交流与合作。如在探究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滑动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根据经验和知识猜测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各种猜想与假设,如“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可能与接触面大小有关”,“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可能与运动方式有关”等等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最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研究成果形成正确结论。

2 初中物理活动体验型活动方式

亲身经历体验不仅对学生的感性学习有帮助,而且在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3 初中物理活动创造型活动方式

创造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境界,教学的基本任务应着力于创造性心理功能的不断开拓和丰富,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创造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小制作、撰写小论文、专题研究并开设小讲座,使学生能自身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 下一篇:浅谈新课改理念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