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北师大遇见你

时间:2022-10-25 05:21:32

有幸参加国培计划中的培训团队区外研修项目,地点在师范院校最高学府北师大,同学百人,为期十天。10位授课老师,均为教育研究、管理或培训领域的专家,他们专业精深、态度诚恳,让我深切体会到师大“木铎金声”的精神。回来后翻看笔记,依然历历在目。

今天我们如果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未来我们将生活在过去。

――彼德・伊利亚德

北京教育学院前院长李方先生,身上毫无官气,尽是儒雅。他头发花白,体形消瘦,衣着简单朴素。上课那天早晨,因处理事情迟到几分钟,匆匆上台后,站定就是一个深深鞠躬,表达歉意。

令我更吃惊的是,这样一个老学者,却并不掉书袋、讲传统,而是娓娓道来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教育“创客”》。

他讲国家发展需要创新驱动,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催生出新常态,教育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重提陶行知的话:“基础教育要主张‘允许落后,鼓励冒尖’,只有这样,各类、各层次的人才才会脱颖而出。”如何培养,而不是扼杀、压制,他列举了参观过的麦当劳大学、摩托罗拉大学,其鲜明的办学理念与独特的教育实践,培养了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他说:“我们无法期望教师运用昨天所接受的训练来教育今天的学生去应对明天的挑战。”应在“创客”理念下E教、E学、E研、E著,在“互联网+”的情境下,重塑学校的运行机制。

李方先生以书为奖品,与老师们互动。对每个回答问题的老师,都由衷赞美,毫不敷衍,哪怕所答并不十分精确。他会记住老师的姓,在讲座中反复提及。这也印证着他推崇的陶行知教育思想之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人类目前面临的大多数问题,是因为无法处理周围日益复杂的系统所致。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

做教研员多年,第一次接受关于培训者如何培训的培训,就是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他以卷入式的培训,让我们体验其何谓系统性与有效性,知道什么样的培训是专业的、更专业的。

那天因他有事,将课调到晚上,这个晚课长达近3个小时,大家却毫不疲倦,甚至方兴未艾,足见余教授的魅力。晚饭后匆匆赶往教室,只见一位小老头儿立于讲台一侧,PPT上已显示扫码签到,赶紧微信扫描。大家坐定后,看着自己微信头像上屏,数字不断变化,心情像参加晚会一样兴奋。紧接着,他又出示个人信息,让大家猜哪一条是假的,不要举手,而是起立。最后成了全班起立,他才公布正确答案。真是别开生面的自我介绍啊。

余教授虽然矮小,但绝对灵活。他表情生动,手势丰富,在一个地方站立从未超过5分钟,台上台下,从前到后,从后到前,与学员互动频繁,很快就活跃了整个班级的氛围。他一会儿演老师,一会儿演学生,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吸引着每个人。正像他介绍的成功的培训标准那样:90分钟休息一次,20分钟参与一次,8分钟有个小高潮。

他抛出培训者应思考的三个哲学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引发大家思考在培训时要关注培训对象、培训背景和培训目标。然后以极其生动的案例,讲解一次卓有成效的培训,需要系统考虑,认真规划,针对培训对象设计培训主题和具体目标,并思考通过什么样的课程路径来达成。了解了需求,还需要进行聚焦,再结合实践问题、学术前沿、政策导向和培训资源,做出符合学员胃口的菜。这样,培训的主题才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和前沿性。设定的培训目标应该具体,可以描述,可以评估测量,可以实际执行,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达成共识。同时还要注意,培训课程这个载体不同于基础教育课程,需要设计一条有逻辑的学习途径,由培训者与学员共同建构。至于培训方法,要依据不同内容、不同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讲授法、研讨法、传递法、自我指导法和团队建设法,混合使用,才能达成目恕

我从这场培训中学会了如何进行培训,那就是今后面对任何一个培训任务,都要从宏观上系统思考,中观上掌控核心要素,微观上深入到细节和技术,才能逐渐修炼成一名合格的培训教师。

未经理性检验的生活,不值得一过。

――苏格拉底

记得有人说过,优秀的人才都是雌雄同体的――当然是指思维方式。

此次上课的4位女性专家,皆思路逻辑清晰,论证严密有力,听起来很是过瘾。

李彦明老师善于调动全场气氛,以游戏的方式引领大家积极参与,全体学员由静到动,组建学习团队,逐渐活跃起来;陈漪明院长的气质更像律师,她提出作为一名培训者,要有能力将研修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课程化,以课例为载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教师素质。周业虹老师说话京腔京韵,简直就是段子手,直言如何说课才能获奖,让课堂笑声迭起。

最让我钦佩的是冯品钰老师,她用“奥卡姆剃刀”以简驭繁,剃尽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的诸多争论,以哲学的眼光审视教育,对教学进行了批判性重构。

她一针见血地指出,研修人员是在理论与实践断层间的艰难行走者,既要有理论素养,更要有实践智慧。因此,要有超越具体培训方法的认识,用理性修炼去优化实践。如何修炼?那就要经常做思想体操,学习以哲学眼光认清事物本质。她一一介绍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培根、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对知识进行重新界定,从知识发生学视角提出了知识的一体三维,即事实、本质与符号。知识发生的过程,与人的认识主线是吻合的:原始直观的初始阶段,只能看到事实本身;发展阶段则要去除遮蔽,认识本质;回答阶段是探求本源,追寻知识是什么,将其符号化。

她讲在哲学研究下,人的认识是感性到理性,再到实践;心理学认为学习和认识是通过体验、理解与表达活动三位一体进行的。她反复强调:“没有体验就没有学习;没有理解就没有学习;没有表达就没有学习。”教学,不是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生硬迁移,而应该是知识与认识的有机融合,必须让学生亲历三个过程:充分体验事实――深刻理解实质――互动交流表达。

通过对源头问题的思考,她指出,教学过程应该是先以丰富的情境,提供事实;再通过对话,引导得本质;最后是训练表达。简言之,知识是怎么形成的就怎么教,认识是怎么发生的就怎么教。

特别难忘她出示的那株教育者成长之树,根基要深深地扎进理论层面,从教育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中汲取养分,树干是专业的学科知识,要足够丰富、足够深刻,才能通过实践反思在枝头结出硕果。

和顺积中,而英华外发。

――《礼记・乐记》

樱花园实验学校郭锋校长,特别有精气神,整个人往那儿一站,就像个发光体。他自始至终笑语吟吟,介绍起自己的学校来如数家珍,满是创业者的自豪。

他指点着地图,谈学校如何在名校、重点学校林立下,生源流失,又如何在四面楚歌中突围,一跃成为“国家科研兴校示范基地”,朝阳区“教育教学质量先进校”,2015年“京城最具幸福感领军学校”。

如此巨变,靠的不是对学生“死缠烂打”“威逼利诱”,而是文化。

樱花园实验校的学校文化以“樱花”的谐音“英华”二字为名 ――让学校师生“成就社会英才,绽放生命华彩”。他从校徽设置讲起。小小一枚校徽,巧妙融入学校的地理、历史、育人目标,樱花的色与形,以及陪伴学生成长的动漫人物“小英”“小华”,真的是既含蓄蕴藉又浓缩厚重。

他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关系,做了精彩的譬喻:首者如殿堂庙宇,中者如亭台轩榭,后者则是精致小品,三者一脉相承、融会贯通。因此,英华文化有外显课程,即校园文化环境,更重要的是内隐课程。他让学员们猜楼层颜色的寓意,颇为得意地揭晓:一层为地之翠绿,二层为人之肤黄,三层是天之蔚蓝。他津津乐道于每处细节的文化寓意,廊道装饰如何巧妙与天地人相应。所有这些,都在开学初由他讲给新生,再由学生讲给外来参观者。

“以文化之,化而成习”就是将隐性课程显性化的过程。他特别强调,课程并不一定要形成一堆文字材料。

樱花园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依据九年一贯制的特点,整体立意,顶层设计,分步实施。核心是智美生命、和谐发展,丰悦于心、慧通于世,强调再生和过程体验。他们自主开发出《大科学・小实验》《名著电影缩微阅览》 《汉字源流》 《职业认知与体验》等一系列精品课程,还引入社会教育资源,开发《芭蕾艺术欣赏》 《非洲鼓乐艺术》 《乐高机器人》等课程。

他介绍自己如何利用同学资源,让学生每年欣赏一部高雅的芭蕾舞剧,受到美的熏染。如何因生源多为外来务工子女,流动性大,无奈中选择非洲鼓乐学习。他指着孩子们演出的照片,那是今年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与南非音乐歌舞团同台表演。他深情介绍每个孩子,有的进了高中,有的回了老家:对于他们来说,未来可能考不上北大,但这次演出成就了他们人生辉煌的顶点。

讲到此,他稍作停顿,我分明看到他眼里有泪光,接下来就是老师们心灵被触动后发出的掌声。

郭锋校长让我们不停感慨:一个好校长,不但要懂教育,爱学生,还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要有饱满的教育激情;不但要有饱满的教育激情,还要会生动深刻地表达……就像郭锋校长这印

人生是一场缘分,生活是一路修行。

――吴晗清

吴晗清教授,青年才俊,风度翩翩,“道器圆融”的讲座主题却回到历史,他以唐代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医德“大慈恻隐之心”来比拟师德。

余新教授说:“那坐在后面的所谓差生,是上天派来度你的天使。”吴教授则将教师比作“活菩萨”,通过教书育人来自我修行、普度众生。

他讲形而下的“器”――具体的教育技术:备课时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上课时要善于创设情境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与学生如何互动;既强调自主阅读,又鼓励探究学习;既能充分进行教学预设,又能妥善处理动态生成;对学生要进行积极有效地评价反馈。

他谈到当下常见的课堂表扬,往往流于泛泛,应该明确具体,因为“一具体,就深刻”。最好的教人之术,就是学生勤起来,教师“懒”起来,即想方设法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至于形而上的“道”则是爱。作为教师,仅有爱是不够的,还要讲究表达爱的艺术,以学生能接受的方式去爱。如果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就容易一厢情愿,因偏执而适得其反。所以,要努力追求“诸法无我”。

最优秀的教师,应该追求“道器融通”的境界,既有科学精神,亦有宗教情怀。他展示了金字塔形的“吴晗清三商模型结构”,智商为基,情商居中,行商居上,信仰才是塔尖。智商关涉到感知、记忆、思维、应用和创新等智力因素,情商则要认识自己和体谅他人,行商需要心里充满正能量,有坚定不移的行动力。三商齐备,一个人才能由优秀走向卓越。

吴教授传递给我们的正是最高智慧――道,它既是教育情怀,更是做人根本。站在信仰的高度俯视一切,就打通了人生与事业,生活与教学的关系;就能“做人极度温暖,做事极度专业”,从而享受当下的幸福。

上一篇:傅希如:不止于传统里的那个好 下一篇:The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Go For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