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庄园经济与山水诗画创作

时间:2022-10-25 04:54:01

六朝庄园经济与山水诗画创作

【内容摘要】六朝庄园经济是六朝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庄园经济支撑着六朝由盛到衰的历史过程。自给自足的单元式庄园经济,释放了文人的情怀,在自然山川和田园风光中,山水文学兴盛起来,同时推动了山水诗画的发展。

【关键词】六朝 庄园经济 山水诗画

一、六朝的庄园经济概况

自公元3世纪以来,东吴在南京建都以后,先后又有东晋和宋、齐、梁、陈相继在这里建都,史称“六朝”。

在庄园经济的生产形态下,六朝时期的农业有了高度发展,分散割据的庄园经济独立体成为士族文人入仕、寄情山水,以及清议玄学的坚实物质、经济基础。由于大庄园主多系地方官吏,同时又兼做商人,强取豪夺,以致六朝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官僚商业,涌现了一批富比王侯的大富商。他们“竞收罕至之珍,远蓄未名之货,明珠翠羽,无足而驰,丝文章,飞不待翼”。一般庄园都有良田沃土数十顷至数百顷。庄园内有山有水,灌溉方便,生产条件比较好。地主庄园自成一个经济单元,按照满足地主的生活需要和保证进行简单再生产的要求进行多种经营。

自汉末的清议到魏初的九品中正制,人物品藻重德与重才虽不同,但目的都在鉴定人物的优劣,以供统治者选拔任用。“但是,人才的选用,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不受在经济、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和集团的影响制约。”①这时期,门阀士族的力量支撑曹魏政权,所谓的论人才优劣,很快为门阀士族所把持垄断,“世族高卑”才是真正起决定作用的。人物品藻就是人物评论,晋代的人物品藻主要是指对人物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通过社会舆论的品评向统治者推荐人才,这种品评,由于当时各种情况,逐渐发展为不只看人物的道德节操如何,还重视人物的才能、智慧、应变本领等。这种现象深刻影响到文艺和美学思想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的美学思想经常从人的内在个性、气质、天赋、独特的心理感受等角度来观察审美与艺术问题,因而比前代更为深入地看到了审美与艺术所具有的特征。由人物的品评、政治的品评,以致达到诗词的品评、绘画的品评等。在绘画方面,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把“气韵生动”放在“六法”第一位。南齐王僧虔在书法理论方面主张“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等说法,都明显地反映出受当时人物品藻的风尚影响。在昌盛的庄园经济背景下,出现了大量从事文学艺术的群体,加上政治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社会基础的变化等因素影响,使得六朝山水诗、山水画有了很大进步。品藻的风尚,成就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六朝的美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六朝山水诗画的创作

朝廷的黑暗、仕途的失意等原因,使得一些门阀士族改变了政治理想,转而隐居山林,或清谈玄学,或笃信佛教、道教。

宗白华曾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②在田园经济的形态下,门阀士族依赖优裕富足的物质条件,使他们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用于文艺欣赏与创造。在山水诗创作方面,主要表现在山水赏游、田园归隐、寄情山水、仙境向往等。“外在环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决定因素,人的一切行为,包括艺术行为在内都是在环境中通过学习、训练等后天的培养教育获得的。”③在山水赏游方面,自然山水已经成为文人的精神家园,也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世说新语·言语》中记载: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自然山水的审美成为文人的自觉行为。

一些文人在政治上受挫以后,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选择了寄情山水、隐逸田园山林的生活。以陶渊明为代表的山水诗,透露出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矛盾心理,推动了山水诗词的发展。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体现了陶渊明在现实政治受挫的心绪下,感叹山水园林的博大与接纳自己的宽阔胸怀。

在山水画创作方面,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已有山水形态,可以作为六朝山水画的代表作。顾恺之的《洛神赋图》虽然是人物画,却以大量的山水为故事背景展开。《洛神赋图》中山水的画法具有六朝时期的艺术样式。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描述:“魏晋已降,名迹在人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石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从线色本身来看,《洛神赋图》中线条细劲有力,如张彦远所言:“顾恺之之迹,紧劲连绵,循环超乎,调格逸易,风趋电疾,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这时期的山水画基于山水文学、山水诗的美学理论基础,在发展、实践中有了理论指导,隋唐时期成熟的山水画与这个时期的山水画及理论有着直接的关系。

结语

农耕经济的发明和积累,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六朝时期的田园经济形态作为一种经济基础,释放了文人内心情感和追求精神愉悦的羁绊。在田园经济的背景下,六朝的美是深层次文化的美,正因为以柔克刚的魅力,六朝文化才让人缅怀和敬仰。山水诗的兴起,促进了山水园林的发展,也促进了山水画和山水画论的发展。开创了东晋以来以山水为题材的诗词、园林、绘画的形式,开创了六朝美学的艺术形式,影响了隋唐的绘画、文学、诗词,乃至今日。

(注:本文为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009;2011年江苏省高校省内访问学者研究成果)

注释:

①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75.

②宗白华. 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177.

③苏琪.艺术心理学原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5.

参考文献:

[1]傅筑夫.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作者单位:南京工程学院

上一篇:对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 下一篇:戏剧教育的尴尬:面向舞台与审美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