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时间:2022-10-25 04:52:22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风险在事业单位中是客观存在的,应该充分认识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正确的预测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化解,有效减少损失,这样才能够在事业单位当中求胜。

关键词 事业单位 财务风险 防范与管理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发展,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和经济建设工作也将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是指事业单位因为各种因素影响不能够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因此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存在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任何环节,所以,财务风险的存在势必会给事业单位的经营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充分分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有效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的管理,努力提高经营效益,这是十分必要的。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概念研究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得经济活动中实际的收益与预期的收益出现相应的偏离所发生的机会和可能。财务风险这个概念通常被较多的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众多企业之中,其用在事业单位中的目前比较少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资金渠道也日益出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与目前事业单位现存的体制与制度出现了较大的冲突,从而使得事业单位遭遇资金问题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些资金问题大多是由于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意识不足所引发的,所以财务风险管理的缺位日益成为了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此外,由于事业单位主要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组织目标,它不涉及筹资、负债、盈利等问题,其非营利性决定了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财务资源的依法取得和使用,而不是净利润或每股收益。因此,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应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使事业单位难以合法、有效地获取并使用财务资源,从而造成其不能充分承担其社会职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组织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目标的可能性。它与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一定区别,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表现

1.支付风险

在事业单位中,财务支出担负着各项事业发展的经费开支的需要。目前,事业单位各种挤占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现象十分普遍,随着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资金支付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这种挤占公费的现象直接影响着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因此在确保稳定和发展的工作压力下,挤占公用和专项经费,弥补资金缺口,确保预算收支平衡成为不得已的选择,同时会出现日常开支资金严重短缺等现象,显现出事业单位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财务部门也因此承担着极大的违规支付风险。

2.债务风险

近年来,一些事业单位因投资强度不够,便以举债扩大再生产和事业发展,结果提高了资产负债率,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影响了正常地还本付息,同时对货款风险认识不足、建设项目论证不科学等导致的事业单位过度举债或不良举债而形成的债务风险。

3.管理风险

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不严密,内控制度不够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薄弱,授权制度不明,权力使用失控,监视措施的不到位,削弱了财务监管的控制力。管理手段更新不及时,制约了管理效率的进步,造成事业单位财产流失。这些终极导致了对会计信息由产生、传递、审核等全过程的治理不到位,造成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受到影响,影响决策的科学性与公道性,增大决策失误的风险。

4.道德风险

财务人员的道德素养对财务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财务人员的选拔、任用、交流、教育等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对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的力量有限,使得财务人员的整体道德水平不能完全适应财务管理活动的要求,造成偏离财务管理制度,甚至违规从事财务活动的风险隐患。

三、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风险意识缺位

由于事业单位一般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在我国,事业单位往往是政府职能的延伸,是特殊的社会组织。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是有财务活动,那么必然也就存在着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由于这些因素导致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缺乏有效地风险意思,风险管理意识极其薄弱。

2.政府预算约束严重弱化

近年来,由于控制环境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特殊性主要源于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即财务管理的重心是预算管理,预算具有导向作用。然而事实上,众多决策者难以抵挡外部机遇带来的快速发展的诱惑,片面强调发展而不顾财力地铺摊子、上项目,将企业运营中的“负债经营”思想引入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势必造成隐性赤字预算。这种由预算约束弱化、管理层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责任风险,已成为当前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中之重。

3.事业单位财务决策不科学

就目前情况来讲,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管理者在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中缺乏必要的科学性,作出的决策往往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这种情况就导致了事业单位在资金使用时缺乏合理的规划,在决定资金的使用方向时不能够实行大额资金的集体研究,只是由事业单位管理者一个人决定,财务决策不科学,这种现象造成了事业单位资金极大的浪费,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极大的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偿还债务的能力,给事业单位带来极大的风险。

四、防范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资金管理制度有助于降低单位财务风险,针对事业单位收入特性形成的现金流入量不均衡的特点,财务预算管理要借助现金流量平衡规律,编制现金预算,解决财务收支在时间和数量上的不平衡,提高财务保障能力和资金使用效益。事业单位应做好财务分析工作,正确计算潜亏总额,规划扭转潜亏时间表,控制好单位的基本收入、支出及分配政策,以收定支,做好单位运作资金的节流工作;实行盈余预算,弥补事业基金亏损。

2.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虽然财务风险广泛存在于各种财务活动中,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在进行财务活动前,财务人员要树立风险观念,强化风险意识,同时培养其运用专业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从数量上进行充分估计与衡量风险的检测能力,并根据预测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及出现的可能性,对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度量,将风险控制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3.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预测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就是在事业单位现有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基础上,设置相关量化指标,分析和评价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合理程度、财务管理水平和真实财力情况,及时揭示隐性问题,对潜在的财务状况风险及连带责任风险进行预警预报。同时要建立健全内部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财务运作中潜在风险预警预报,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

4.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关系

加强财务风险的管理,要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不能一提到“ 规范”就认为会阻碍事业发展,实际上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既是依法理财的基本要求,又是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持事业发展是财务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只为眼前的利益,不讲原则,不顾法规约束,即使事业有了发展,由于财务风险的迅速膨胀引起了财务秩序混乱,也必然会导致业务工作秩序的混乱,最终必将阻碍事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管理是当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管理者需要充分的分析不同风险产生的原因,不断增强事业单位抵御风险的能力,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使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小军.我国事业单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分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4.

[2]张如侠.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财税管理.2011.3.

[3]张盼.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师.2005.4.

[4]李静.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加强.会计文苑.2012.5.

上一篇:对国库集中支付相关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