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企业职工教育

时间:2022-10-25 03:59:20

基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企业职工教育

【摘要】富士康连续发生坠楼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这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职工教育以及在劳动者权益保护方面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从新生代员工就业特点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生代员工劳动者权益保护工会

自2009年7月以来,富士康公司屡屡发生员工坠楼自杀事件,短短一年时间,就发生了12起。为什么这些员工会在人生最美好的时刻放弃生命?在各种猜测急剧升温的时候,富士康公司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重重压力下,富士康公司及时做出了回应,认为连续跳楼事件是由于当事人个人原因所致。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大众的警觉与深思,责任的推卸更加燃起了大众追究该事件原因的热情。富士康坠楼事件,不应仅从富士康公司增加工人劳动时间和强度,降低员工工资的表象寻找原因。笔者认为,除了企业职工个人的原因外,还有我国企业对员工教育不够重视、劳动者合法权益保护不到位等。

富士康企业管理之殇

纵观企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企业管理是企业生死立命的关键,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核心环节。之所以会发生富士康连环跳事件,与企业内部管理环境与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员工的需求是关键。员工是一个完整机体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企业的正常运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从根本上满足员工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已成为企业管理课程中一项新的命题。

调查显示,富士康企业员工的自杀尽管有各自的直接原因,但所有死者都是清一色的新生代打工者。有资料统计表明,新生代打工者目前约占农民工外出打工人数的60%,大约1个亿。由于年龄段不同,个性差异较大,所以关注社会问题也有显著的区别。(见下图)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70、80、90后在一些问题的关注上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趋势。①

新生代员工的特点。新生代员工均为“80后”、“90后”,大多入职时间短,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较大,在适应社会、处理情感问题方面缺少阅历。而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新生代员工与父辈相比,从思维模式到行为特点都具有较大的差异:第一,自主性较强,抗压能力不足。新生代员工自我意识较强,但动手能力差,自尊心特强,心理承受力却很低,重视物质与享乐,个人权益优于群体权益,这是在家庭和社会大环境下形成的。调查显示:“有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自己心理会留下阴影。甚至有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②他们的心理成熟度远远赶不上社会进步的步伐。第二,缺乏团队忠诚感。新生代员工是在倍受呵护和禁锢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协调与合作能力,个人主义色彩较浓。对于特立独行的新生代员工来说,大家合作完成一项工作的效率低于个人完成这些工作的效率。团队不仅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结合与爆发。而新生代员工面对团队合作时,往往缺乏忠诚感,使其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境地。第三,面对压力时缺乏承受能力。抗压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需要环境的激发才能被唤醒,尤其他们面对初入职场种种不适应和压力接踵而来,而新生代员工往往缺乏这种能力。他们自尊心极强、重视物质与享乐,在他们看来,个人权益远远优于群体权益,无形的压力压得他们无法喘息,长期下去会产生失调、自我否定或价值感丧失。而富士康员工自杀频繁就是新生代员工对逆境不能自我调节的一种表现。

人本理念下行化。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不同的年龄使得这些面临同样问题的员工,以不同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企业漠视员工的不满和对未来悲观的态度。据调查表明,70%以上的员工认为企业并不关注他们的想法,他们每天上班、下班、睡觉,上班、下班、睡觉……如此往复的生活,没有过多的集体生活和业余空间来充实他们空虚的精神领域。在每平方公里聚居了约15万人的狭小空间里,人和人却似碎片一样的存在着。

企业职工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劳动行政监督监察力度不够。为了达到保护劳动者合法利益,阻止用人单位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阻止其剥削、控制劳动者的行为,限制其非法用工。我国采取的是劳动行政监察方案,这是在干预其劳资关系方面侧重于国家的行政力。但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行政监察在我国的现有国情下实施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这就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首先是由于其机构缺乏普遍性执法的各种条件(如编制问题等);其次由于行政监察人员缺乏足够的动力,长期的乏味工作使其懈怠、没有严格执法。因此劳动者各方面的权益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是不争的事实。

劳动者个体维权局限性大。劳动法作为特别私法,它坚信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了解自己想要的、在工作中可以接受的、可以放弃的、毕竟是劳动者自己的判断,它符合劳动者个人的理性思维,因此被认为是应当给予相当的尊重,并且也是合乎情理的。其实,劳动法将劳动关系的主体劳动者一方原子化,而且对它的个体理性在法律理念上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对用人单位非常有利,劳动者弱小化,就相当于企业强大化,对于企业对职工的剥削和压迫的行为予以助长,严重阻碍了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实现。

完善企业职工制度的建议

我国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节省成本的基础上,严重忽视了职工的培训和教育,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制度。与此同时,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机制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

我国企业的职业教育有待于完善。第一,创建因人而异的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为员工服务的,所以必须被内部职工认可,否则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同时它也是可以让劳动者普遍接受的价值体系、逻辑方式、道德准绳等集体意识的总合。因此,要创造积极向上、和谐相处、富有人情味的组织文化,建设多种功能,使其职工之间能互相交流、友好相处,为他们提供建立友好关系的阶梯。团结企业职工,让职工感受到家的温暖。第二,增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职工适应能力。时代在不断进步,经济在迅猛发展,企业对于职工的要求也有所提高,主要是职工素质、知识水平、专业化程度及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这些要求在无形中增添了劳动者的压力,适当的压力可以带来学习的动力,而社会发展之迅猛,让员工喘不过气来。这时就需要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延缓这种过多的紧张。企业组织内部成员参加各种技能培训活动,在压力过大时及时找到出路,化压力为动力。企业还可以为员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及时解决职工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第三,建立完善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工作的最大目的就是能够提高自己和家人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提高生活的幸福指数。企业满足职工的生活方面的水平越高,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的程度越强,就越能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职工和企业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双方达到共赢的效果,这就要求企业有一个相当完善的职工福利保障体系。

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不能及时得以赔偿,这是我国存在的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增强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迫在眉睫。第一,工会集体协商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我国的工会冲破了原有的模式,并不是将劳资关系简单地归于单位与职工个人的关系,而是强调了一个“职工集体”的概念,这就完全改变了劳动者的力量,由个体变成了集体,劳动者的地位由弱势变成了平等。总之,工会的形式壮大了劳动者的力量,使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处可申,同时也限制了企业无视职工利益的行为,使其从管理上开始考虑职工的方方面面。第二,强化与完善工会集体协商维权机制。我国现在应该讨论的课题不再是该不该的问题,而是怎样想办法把工会协商维权的机制加强,使之起到应有的作用,而目前的第一要务便是加快工会组建和运行的过程。

结 语

我国职工教育和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的构成部分,涉及道德、经济以及法律等多方面问题。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诸多制度的支撑,不仅依赖企业道德体系,同时还需要法律规范的约束作用加强对职工教育和劳动者权益保护。因此,重视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我国劳动部门开展职工工作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

注释

①太和顾问:“富士康背后的管理之殇”,《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1期。

②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与对策”,《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4期。

上一篇:民企内部控制现状和应对策略 下一篇:企业集团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