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堤防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探索研究

时间:2022-10-25 03:00:22

生态堤防设计中的一些问题探索研究

摘要:城市堤防设计除了本身所具有的防洪度汛、保障航道运输作用外,还应当具有生态、环保、休闲娱乐、景观美化等重要功能。本文就此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生态堤防设计的理念,然后论述了设计的必要性,最后探讨了其设计原则。 更多还原

关键词:堤防设计; 生态堤防; 环保堤防;

中图分类号:TV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生态堤防是指在堤防的设计、施工建设中,运用现代水利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以及美学等多学科原理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结合河流原生态状况,因地制宜地设计、建设具有自然河岸水土循环的人工堤防。其中,堤防的设计、建设为了体现生态功能,一般多采用扩大水域面积和河堤绿化用地、设计河流生物生长岛、水边景观等措施,建设中采用的是天然材料的多孔性构造等建筑材料。设计中应当尽量避免大规模破坏河流原貌的方式,建设中应当遵循河流原有的自然面貌和河流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加以“生态固化”,而不应过多地加以人为因素的注入。

一、生态堤防建设的必要性问题分析

对于河道堤防的建设,过去往往只注重对于河流的防洪度汛、保障航道畅通等经济和社会效益,堤防的设计、建设往往只注重于经济、 社会的需求而人为地对河流堤岸进行加固,对河流进行截弯取直修筑丁坝,而对于河流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河流、河岸之间的生态平衡问题却极少。 在设计、建筑堤防过程中使用的大量钢筋混凝土、 块石建筑材料、非绿色环保建筑材料等,对河流、河岸的泥沙土壤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堤防建设占用了河流的大量滩涂和植被,人为截断了河流、河岸之间的生态互动和平衡,河流完全被人工建筑干预,河流的生态功能无法正常发挥,自然河流的生态链、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 具体地说,人类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规则的堤防、岸坡打破了河流原本的生态平衡,扼杀了生物生存的天然栖息场所。 以往的堤防在设计过程中,为了确保堤防最大限度地承受住洪水的冲击,强化堤防的自我保护能力, 设计人员在堤线的布置上都会让其紧贴岸坡坡顶,堤防、岸坡在设计、建设中就形成了规则的、整齐划一的直立面或者斜面。原本凹凸不平的河床、浅滩、河岸也因此被推平,原本拥有的植被遭受破坏,河道两旁的自然景观消失,原本栖息在这里的生物失去了生存的环境,河流的生态链不复存在。然后是对河道自然面貌的改变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在堤防的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工程建设成本及考虑到洪水排泄的速度,在堤防的设计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常用“截弯取直”的方式对河道原本的流域进行改变,对堤线往往采用平直的方式设计建设。这样的堤防设计方法对于降低堤防建设成本无可厚非,但对于河道内水流状况的影响以及河流中生物的生长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于河流的生态环境破坏非常大。因此,鉴于上述因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态环保理念的倡导,人们对河流的管理提出了多样化和高品质的设计、建设要求。生态堤防理念的提出顺应人们的要求。生态堤防从其提出,到设计、建设过程中都综合考虑到了河道生态环境的实际,依照接近自然、不破坏自然景观的要求,建设一种适合生物多样性、河道景观多样性和谐共存、融合一体的生态堤防,最大限度地发挥河流、堤防形成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原则问题分析

生态堤防的设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安全性原则。一般来说, 河道地方的建设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度汛,因而,生态堤防的防洪安全是是其设计时最先考虑的原则,只有安全的堤防,才能够考虑到生态的堤防。 所以,生态堤防也应该而且必须是安全的地方。

二是整体性原则。在堤防的设计过程中, 应当兼顾堤防设计的整体性原则,即河道地方的设计应当从整体上着眼,充分考虑到堤防建设在短时间内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等短期利益以及环境效益等长远利益,使得生态堤防在设计之初就牢牢把握好堤防与自然的有机融合, 充分发挥生态堤防的综合效益。

三是自然景观优先原则。基于生态学的河流生态堤防的设计, 应当本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心态,对自然环境的人为介入应当尽量约束在河流的环境容量之内,设计之初就应当严格考察,在不破坏生态系统在物流、能流基本同道前提下,进行堤防的设计。具体说来, 生态堤防的设计应当结合好水域自然环境的特征,因地制宜,效法自然,在堤防设计过程中河流本身所拥有的自然景观应当尽可能予以保留,特别是对于河道的自然边界、天然蜿蜒曲折的河段,而对于不得不进行人为更改或者融入人工因素的自然景观应当加以补偿。

四是生态环保原则。生态堤防的设计还应当尊重自然生灵, 坚持 “生态治水”、“生态管水”思路,尽量在不影响河流生物生存需要的前提下,保留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的场所,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河流相得益彰,形成人水共荣、人水互融的景观。

五是多样性、异质性原则。传统堤防在设计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堤防的安全问题和成本效益问题。而生态堤防的设计在考虑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态岸堤堤防的边缘效应。传统的堤防在设计时未能考虑到河流到滩涂到陆地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到陆生生态系统过渡的连续性,而人为设计了一道横亘于此的堤防,破坏了这种水陆生态系统所形成的独特联系性, 造成了沿河湿地大量流失,水生动植物栖息场所被河水浸泡,河流原本存在的水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被认为阻隔,水生动植物繁衍栖息场所消失。因此,生态堤防在设计之初就应当考虑到上述情况,在设计之时应当适当补充自然景观原有的成分,协调好自然景观与人为景观的结构特性,保持好河流的湿地和滩涂,营造一个适宜水生动植物栖息繁衍的场所。

六是亲水性原则。生态堤防的设计不仅考虑的是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还要考虑到社会效益。 随着人类活动场所的扩大,娱乐休闲场所的建设越来越显现人性化。河道堤防作为城市市政工程建设的一部分,应当利用好建成人们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水是灵动的景观,特别是河流,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生态堤防在设计之时应当根据当地居民的文化习俗和活动需要,在堤防上设置更多的与水有关的景观, 让人们从各个方位感受水、体验水。

三、结语

堤防的建设一直是人们进行河道管理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形式,堤防也是人们进行防洪度汛、保障航道运输及利用河流水力资源的有效形式,因而,对堤防的建设,人们最关注的就是堤防的使用功效。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现有的自然资源利用越来越紧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迅速被人们所接受,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生态环保等理念受到人们的欢迎,绿色的、环保的、生态的成为了人们广泛追求的字眼。对于河道堤防的设计、建设,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河流自身生态系统的需求,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堤防的理念。本文以上就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同行业工作人员可以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 涂文强, 丘益志. 关于堤防工程施工工作的探讨. 江西建材,2011

[2] 白永富.浅谈堤防工程与环境问题.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与质量管控 下一篇:论石油工程项目物资采购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