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徒步行军中的卫生保障等

时间:2022-10-25 02:45:49

部队徒步行军中的卫生保障等

部队徒步行军中的卫生保障

南祖峰

在过去,徒步行军是军事行动的重要内容;现如今,徒步行军仍具有重要意义,比如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时,道路交通受阻,部队救援人员只能徒步进驻灾区,故做好卫生保障工作是保证行军任务完成不可或缺的部分。下面就浅谈一下徒步行军中的卫生保障问题。

组织准备行军出发前结合部队的实际情况制定卫生工作保障计划,准备好行军中所需的一切卫生药品器材和部分急救药品。

着装检查此项工作是在部队首长的统一指挥下,由随行医务人员协助进行。着装检查内容包括:服装、鞋袜大小是否合适,腰带、鞋带松紧是否适宜,背囊是否打紧。

合理负荷负荷量标准主要取决于军事行动的需要,负荷重量以不超过体重的1/3为宜,负荷方式应采取背部负荷最为合适。物品应牢固地贴在身体表面,且接触身体的部分要平整,在行动时不摇摆。

速度适宜在日行军中,速度应按照两头稍慢、途中稍快的原则。在一般地理气候条件下,急行军通常在执行紧急任务时采用。常规行军行程约30公里左右,为了保持体力,一般行军中每走2小时可休息一次,约10分钟;行程达到当日全程的一半时,应休息约1小时左右。休息时卸下所有背囊,把脚略微抬高,这样有利于下肢静脉回流。休息半小时左右后可进餐、饮水。

合理饮食行军中合理饮食是保持行军体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应供应三餐热食,做到早餐吃好、中餐吃饱。饭以干稀搭配为好,两餐间隔不应超过6小时,适当增加糖的含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行军中出汗易造成体内水盐丢失,故一定要注意水盐的补充,饮水应少量多次。

预防疲劳行军中感到疲劳是正常现象,但如果超过了生理负荷限度,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乏力、身体左右摇摆,脉搏超过120次/分,呼吸浅快,经休息10分钟仍不能缓解,这就说明身体过度疲劳了。为了预防过度疲劳的出现,医务人员要做好行军途中的监督工作,建议合理安排行军速度和休息时间。如发现过度疲劳者,应立即减轻负荷、及时救治。

行军中常见伤病的预防方法

脚泡鞋袜大小要合适,并保持清洁干燥,晚间休息时用热水烫脚。注意行走方式,行走速度要均匀,在脚部凸起部位贴胶布。

脚肿平时加强锻炼,行军时掌握好速度,做到两头慢、中间快,鞋带、裤脚带不要扎束过紧,睡觉时将脚抬高,局部按摩。

扭伤行军前适当活动踝关节,行军中注意道路隋况,鞋子大小要合适。

“摩裆”行军中裤子裆部尽量宽大,若感觉有摩擦感时应涂油剂。

野外执勤常见伤病的急救方法

曹志平

部队外出执行训练、演习等任务时,由于野外环境、训练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官兵经常会遇到鼻腔出血、异物进入眼睛、小虫入耳、足部扭伤、发生上下肢骨折等情况。在没有医生在场的情况下,可采用以下方法实施自我急救。

鼻腔出血发生鼻腔出血时不要惊慌失措,调整好自己紧张、恐惧情绪;用冷水袋或湿毛巾敷前额、鼻部及颈部两侧;用无菌棉球粘云南白药粉或1%麻黄素或0.1%肾上腺素(高血压病患者禁用)填塞出血侧鼻孔。也可采用指压法止血:用口呼吸并捏紧鼻翼,使双侧鼻孔连续捏住压迫5~10分钟,一般可以止住轻度鼻出血。应及时将流入口腔内的血块吐出,以免发生刺激性呕吐。如果经上述方法仍不能止血,且出血时间持续20分钟以上,一定要就近寻求医生诊治。

眼内进异物俗话说:“眼里藏不住沙子”,无论是沙子还是灰尘,一旦进入眼内就会引起磨痛、流泪、无法睁眼。训练时如有灰沙颗粒进入眼内,不能用手去擐眼,以免灰沙擦伤角膜,引起感染、发炎。可闭上眼睛,不时地转动眼球,或用拇指和食指做提起、放下上眼睑的动作,这样反复几次,异物就会随眼泪排出。或用手指将上、下眼睑向外翻出,仔细寻找眼睛异物,再用沾有冷水或温水的手帕或棉签将异物拭去。

昆虫入耳野外因飞虫较多,容易发生昆虫误入耳内的情况。若遇到这种情况,首先不要乱掏,以免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鼓膜穿孔等。应向耳内滴菜油、麻油等油液,或向耳内滴一些温水或酒精,将耳内的小虫淹死或将它的四肢、翅膀粘住,限制它的活动,然后再请医生取出小虫。

足部扭伤训练或行军时一不小心发生足扭伤,不要用手去揉搓或用热水浸泡。应马上用浸有冷水的毛巾或布块敷贴在扭伤处,或用冰块外敷,有条件的可向扭伤部位喷解痉剂,使足部温度降低。休息时要抬高受伤的足部。24小时后再用热水浸泡。

上下肢骨折一旦发生上肢或下肢骨折,千万不要盲目转动骨折部位的肢体。去医院前可先用辅助物如长的树枝和板条以及绳子、绷带将骨折的肢体临时固定制动,也可将上肢固定于胸壁,将下肢固定于健肢,以防止移动时加重病情。

上一篇:如何预防运动损伤性疼痛等 下一篇:十种常见急症的紧急处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