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前会见”的历史演变

时间:2022-10-25 02:05:43

“刑前会见”的历史演变

『刑前会见的权力,行之于中国古代有上千年历史,是国人传统习俗乃至法治信仰的一部分,在现代司法体制中,更不应该被漠视。

2013年7月12日,湖南商人曾成杰因犯集资诈骗罪突然被执行死刑,其家属并未得到通知,也未能与其在临刑之前见上最后一面。曾成杰的女儿曾珊在微博中提出抗议,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官方微博回应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对犯人执行死刑时,犯人必须跟亲人见面。”“刑前会见”权力是死刑犯的基本人权,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是执法者蔑视法律、挑战人伦底线的行为,是对民众法治期望的扼杀,与死刑一样不可挽回。”那么,“刑前会见”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无先例?有无历史传统?

“刑前会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认为,“刑前会见”的规定始于唐朝的《狱官令》:“诸决大辟罪,皆防援至刑所,囚一人防援二十人,并官给酒食,听亲故辞决,宣告犯状,仍日未后乃行刑。”即行刑前由官方提供死囚酒食,随便家属亲友与死囚会见诀别。

而早在汉朝,还有“听妻入狱”的“刑前会见”规定。《东观记》记载:“鲍宣为眦阳长,县人赵坚杀人系狱,其父母诣昱,自言年七十余,惟有一子,适新娶,今系狱当死,长无种类,涕泣求哀。昱怜其言,令将妻入狱;遂妊身有子。”

所谓“听妻入狱”,就是对于有妻子但无子女的死刑罪犯,允许其妻入狱,其妻妊身有子后再执行死刑的意思。

《后汉书・吴佑传》也有类似记载:“吴佑以光禄四行任胶东侯相时,安丘有一男子名叫毋丘长,因杀人获罪。吴佑问长:有妻子乎?对曰:有妻未有子。即安排其妻入狱,令人为毋丘长解其桎梏,使同宿狱中。妻遂怀孕。至冬尽行刑。”行刑时,死囚哭着对母亲说:若生下儿子,就起名叫“吴生”,以纪念吴佑的恩德。

对死刑犯生育权的重视和保证,虽然是儒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集中体现,但亦是中国古代法律在人伦亲情上积极、人性、文明的体现。

到了宋朝,针对死刑犯“刑前会见”的权力已在法律上确定了一整套的完备制度。根据宋朝的立法,这套“刑前会见”制度包括七个层面:一、死囚被处决之前,“仍先给酒食”,允许犯人的最后一餐吃好喝好;二、“听亲戚辞诀”,犯人享有在临刑前会见亲人、进行人生告别的权利;三、“示以犯状”,即当众宣读犯人的罪状、判决、断由(法律依据),不搞秘密宣判;四、“不得掩塞其口”,即禁止用东西塞住临刑死囚之口,要允许他说话;五、若死囚“翻异(翻供喊冤),或其家属称冤”,必须中止行刑程序,快马“递申提点刑狱司审察”(《元丰令》);六、死囚一般在未申时分(黄昏)行决,“经宿乃许收瘗”,尸首第二天由亲属领回收葬,官府不得阻挠;七、没有亲属、家人的死囚,由官府给予体面的安葬,“诸囚死,无亲戚者,皆给棺,于官地内权殡,其棺并用官物造给,置砖铭于圹内,立牌于上,书其姓名”(《天圣令》)。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中国古代关于死刑犯与其家属临终告别的法律设计,是中国古代社会“循天理、顺人情”的伦理体现,亦是我国古代司法实践的一项基本原则。“刑前会见”的权利,行之于中国有上千年历史,是国人传统习俗乃至法治信仰的一部分,在现代司法体制中,更不应该被漠视。

上一篇:德国学校那些事儿 下一篇:初中英语报刊阅读有效课堂教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