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雕塑中的色彩

时间:2022-10-25 02:00:09

试论雕塑中的色彩

【摘 要】本文从雕塑色彩的发展概况、色彩在雕塑中的情感和象征理念、色彩在雕塑中的运用、灯光色彩增强了雕塑空间的变化美等方面,阐述了色彩与雕塑的关系和作用,论证了色彩是雕塑的亮点。

【关键词】雕塑色彩;象征理念;作用和运用;空间的变化美

中外艺术的发展史中,雕塑与色彩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开的整体。雕塑引人注目的是色彩和形体,特别是彩绘雕塑。雕塑色彩的视觉冲击,不同色彩感觉也不同,早在古希腊、古罗马及中国秦代、雕塑都是根据人物的不同肤色和衣着颜色进行彩绘,“塑其形而绘其身”,表现对象的真实面貌。后来在西方雕塑中色彩和雕塑逐渐脱离开来,雕塑家更多地追求形态的起伏,以此产生光影的变化,材质本体色彩和肌理的运用成为雕塑家更多考虑的问题。同期,我国雕塑家也认为雕塑做的是型,而色彩是画家做的事,“重形轻色。”

现代雕塑作品似乎更多地返回传统和朝向东方,色彩的地位价值日益攀升和显现,雕塑家在真材实料上涂抹描绘,极度地写实与随意的表现兼而有之,利用材料的固有或附加色彩进行拼合,产生众多色彩雕塑。

雕塑已不再只是对客观对象模仿的描绘。更多是表现雕塑家的主观情感和反映象征性的思想理念。现代雕塑色彩的运用是传统雕塑色彩的再发展,现代雕塑从内容、材料、技术、功能等都发生了变革,雕塑中色彩的适用必将成为雕塑的亮点。

一、色彩在雕塑中的情感和象征理念

“应物象形”、“随类涂彩”是指对自然的模仿,“气韵生动”是艺术的最高境界,现代雕塑通过形体、色彩、材料等多元素,采取对比、夸张手法进行塑造,反映雕塑家心灵深处的情感,表达作品形象的内部生命。

1.1色彩的自然生理感觉。世界因有色彩而美丽精彩,充满感情。红色的热情、真挚,白色的纯洁、细腻,蓝色的宽广、豁达,黑色的深沉、冷静,都体现出人的内在情绪。野兽派画家马蒂斯说过:“假如形是精神的东西,那么色彩就是感情。”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可以表现人情感中的喜、怒、哀、乐,热情与冷漠,坚强与软弱。色彩的明快与忧郁感是由色彩明度和纯度决定,尤其纯度对色彩的明有较大影响。无色系的黑、白、灰总体上倾向于寒冷,冷色系中的黄、绿、蓝显得阴沉,暖色系中的红则显得明快、热烈。色相越偏红,人在视觉心理上的热情和兴奋感越强。色彩可以直观、自由地强化雕塑家的主观情感。

1.2天然材料的色彩感觉。天然材料的色彩,对人的视觉以直观的感受进行激烈的冲击,黄金的辉煌、白银的高贵、青铜的凝重、不锈钢的亮丽、花岗石的永固、大理石的细腻、木材的淡雅。不同的材质、色彩、光泽给人以不同的感观。

1.3色彩的时代性和地域性。雕塑色彩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而随之发生变化,专家对敦煌莫高窟艺术按朝代归纳了一个色谱,北魏以土红色为基调,西魏以淡土黄为主,到了唐朝以石青、石绿色为主调,宋朝则以石绿、黑色为主调。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色彩暗含着不同的意义和精神。传说中的帕拉斯雅典娜巨像,整尊雕像以其华美的色彩表现出古希腊民族的时代特征和对雕塑色彩语言的重视。埃及人喜爱用古典的色调,伊斯兰人则对绿色衷情。北京西客站的雕塑《国风》,其色彩采用了中国人喜爱的红色,表达出吉祥、喜庆、美满的气氛。

1.4色彩的修养心灵感觉。雕塑的色彩语言与人的经验、心理感受是相关的,如红色联想到太阳、鲜血;白色联想到雪花、白云;黑色联想到黑夜、沉默;蓝色联想到蓝天、大海。现代雕塑家为强调个人主观情感或体现某种象征性理念,改变客观事物原本真实色彩,创造性地赋予雕塑某些色彩,使雕塑家个人情感和理念更为突出。表现主义雕塑家更加重视色彩语言的情感表现,他们更多的采用色彩语言的主观创造,而不是对客观对象的模仿。如马里尼以他个人艺术修养和独特的着色方法来再现、解释现今的世界。

1.5各色灯光下雕塑色彩的变化感觉。人为的各色灯光能够赋予雕塑全新的色彩,“增光添彩”。光是雕塑色彩的前提,有光才见色。光的强弱会影响空间结构的虚实、主次、明暗对比。雕塑家通过各色的顶光、侧光、背光、底光、前景光、整体照明和局部照明,来追求所需要的形态效果和色彩变化视觉效果。

二、色彩在雕塑中的运用

2.1雕塑色彩的观念与手段。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采用现代手段追求雕塑材料色彩的特殊效果,或直接把各种颜料涂到雕塑表面,使雕塑改变了材料的自身。多元化的观念与创作手段为雕塑提供了巨大的色彩空间,使这种斑斓多彩艳丽多姿的色彩成为了一个有机体。使整体环境色彩气氛更响亮、更动人。

2.2雕塑色彩的虚实相生。雕塑讲究虚实结合,突出重点,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融合,这不仅使雕塑的造型更加主次分明,更加生动,强化了雕塑作品的内在气质表达,罗丹的雕塑《夏娃》,采用白色大理石,雕像不仅表现出女性光滑细腻的肌肤,且把女性的阴柔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雕塑与周围景色融为一体,近实远虚,白色与绿色形成对比,宛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2.3雕塑色彩的绘画化。美国雕塑家戴维・史密斯强调现代雕塑是油画家创造的,绘画的色彩美在雕塑的表面显现出耀眼的光芒。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雕塑便是把绘画风格引入雕塑艺术中的优秀范例。他惯用绘画方式在青铜或水泥表面涂上颜色,犹如一幅立体画,绚丽多彩极为壮观。这是雕塑“绘画性”的效果,是雕塑的形体与富有生气的绘画色彩相结合,转变了自身的价值,达到了理想的造型和独特的视觉表现。米罗的《女人与鸟》用彩色马赛克贴面,如同五彩斑斓的现代派壁画。

三、色彩增强了雕塑空间的变化美

3.1色彩的物理性丰富了雕塑的形体和空间。雕塑的形体和颜色各自有着不同的空间秩序和结构原则,色彩往往会使人产生虚幻的雕塑空间,这种感觉的产生,其原因是色彩因素及色域的方向所造成的视觉错觉。雕塑与周围的环境,尽管雕塑是静态,色彩形体的指向和色彩的前进、后退、收缩、膨胀,使雕塑本来的空间发生视觉与现实的差异,如浅色的形体在相同背景下要比深色的形体显得要大。同色形体在不同背景下,在视觉中其大小会产生差异。同一色相较大的区域要比较小的区域显得更亮,更加饱和。在较大的深暗区域中的较小的明亮区域要比处在对比背景上的同等亮度的区域显得更加明亮。色彩的物理特性丰富了雕塑的形体和空间及其它要素的关系。雕塑的形体空间和结构在色彩的作用下被扩展延伸。

3.2雕塑色彩的综合对比和协调。雕塑与周围环境,时常会被分割成大小不同的色域,其色量大小,多少的对照,抗争与平衡,形成一种比例面积的对比,这也是构成色彩整体有机和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正确的使用雕塑色彩的对比规律,不但能够形成许多微妙而自然的视觉感受,更能使颜色的有限性充分焕发出色彩美和无线联想。雕塑与色彩是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是综合对比中的协调统一,是色彩动态过程中统一而富有变化的和谐,也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通过视觉显现最终到达精神状态美的境界。

3.3雕塑色彩的广泛应用和多元化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色彩在现代雕塑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是反映了当代和社会的一种集体审美需求和感官欲望。同时,又符合当代视觉文化传播的趣味和要求。另外,在环境景观中,我们看到五彩斑斓的色彩雕塑确实更能适应今天到处充斥着欲望表达的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欧阳世逸.现代雕塑中的色彩[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陈帅.色彩在雕塑创作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0(4).

[3]王克冰.色彩在雕塑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

[4]徐红蕾.雕塑中的色彩美[J].飞天,2010(18).

[5]全勇.色彩在雕塑中的作用[J].美术世界,2010(7).

上一篇:浅析历史教学中的德育素材 下一篇:国企改革与民争利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