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与治疗

时间:2022-10-25 01:57:31

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52例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我院的健康产妇52例,将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科学的比较。另外,将本组研究的52例植入性胎盘研究对象分为粘连性、植入性和穿透性胎盘三组,对其临床特点和妊娠结局进行细致的比较。

结果: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组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例数为25例,剖宫产的例数为27例,出现极地体重儿的例数为16例。与正常产妇组的4例、18例、3例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结论:对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晚期妊娠 植入性胎盘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127-02

在现代的临床中,植入性胎盘是产妇分娩期极为危重的临床症状之一,它不仅可以导致产妇出现严重子宫出血的出现,还会引起产妇的子宫穿孔和继发性感染,严重的还将导致产妇和婴儿的死亡。近些年来,随着临床中剖宫产以及人工流产的不断增加,致使植入性胎盘的患病人数显著增加。本研究以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52例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具体的研究结果请见如下的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共收治的52例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患者,所有的患者均为女性,其年龄为18—40岁不等,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9.5岁。在所有的52例患者中,有剖宫产史的患者为11例,有人工流产史的患者为18例,有子宫肌瘤剔除史的患者为4例。

1.2 诊断及治疗。所有患者的诊断均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如下:13例产妇在阴道分娩之后出现了胎盘滞留的现象,其中的10例患者在徒手剥离胎盘的时候困难,且胎盘剥离之后产妇阴道出血量过多。给予产妇加强宫缩,并在B超下进行大刮匙刮宫腔。另外3例产妇均为年纪较轻的产妇,其过往有过多次的人工流产和早产经历。治疗的主要方式为将20mg的MTX加入到250ml的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并联合宫缩素,加强患者的宫缩,积极的预防感染等。其余的39例患者均进行了剖宫产术,未出现死亡病例。

2 结果

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组的患者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例数为25例,剖宫产的例数为27例,出现极地体重儿的例数为16例。与正常产妇组的4例、18例、3例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植入性胎盘是现代妇产科临床中并不多见的危重疾病之一,其主要是指产妇的胎盘绒毛穿透了其子宫壁的肌层,临床中有两种主要类型,即部分性植入胎盘和完全性植入胎盘两种。所谓的部分性植入胎盘,其临床的主要表现为产妇的胎盘剥离了其中一部分,而另外的一部分尚未剥离,由此导致了产妇子宫收缩不良,已剥离面的血窦呈现出开放的状态,从而导致产妇出现了致命性出血。所谓的完全性植入胎盘则主要是指因胎盘没有剥离而无出血。植入性胎盘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一个极为少见的病因,其临床发生率较低,但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恰当则将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近些年来,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的发病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然而,随着现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强孕妇产期的检查,则可以极大的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避免对产妇造成不必要的身心创伤。

临床中导致晚期妊娠并胎盘植入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为多见的原因是患者的继发性子宫蜕膜发育不良所导致的,人工流产、剖腹产以及产褥感染等均是导致此项疾病最为主要的原因。所以,剖宫产、刮宫史以及子宫发育不良是晚期妊娠并胎盘植入的三大发病原因。本组研究中,大多数的患者均有人工流产或早产的经历,而人工流产或早产的次数越多,则越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其次,由于前置胎盘与植入性胎盘往往具有许多共同的蜕膜发育不良的原因,故而,临床中植入性胎盘往往与前置胎盘合并存在,从而导致疾病治疗难度的增大。综上所述,减少对产妇宫腔的操作,详细了解产妇剖宫产的临床指征对于积极的预防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总而言之,对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进行早期的诊断与治疗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保障具有积极意义,应该引起产妇及产科医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彭飞.晚期妊娠并植入性胎盘27例的诊断与治疗[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4(1):53—54

[2] 樊翠林.植入性胎盘33例诊断与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5):3391—3392

[3] 李晶.超声对植入性胎盘的诊断价值[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0,27(3):36

[4] 毛润梅.植入性胎盘的诊断和治疗[J].首都医药,2009,16(20):24—25

上一篇:60例老年高危胆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下一篇:高铁枢纽对周边用地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