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导向增强高校对地方的经济服务力

时间:2022-10-25 01:40:20

基于市场导向增强高校对地方的经济服务力

[摘 要] 构建校地和谐关系包括:专业设置与市场导向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关系,产学研之间关系。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校地 和谐关系

一、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导向的关系

高等教育不仅要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更要主动参与并促进经济建设。高等教育要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设置和调整专业方向及人才培养规格,不能无视市场需要。但也不能惟市场马首是瞻,应以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市场对高校专业设置的导向只能是适度介入。要汲取“”、“”中因违背教育规律引起高等教育濒于崩溃的惨痛教训。

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可分类进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强化适用性;有计划组织相关学科的联合、交叉和融合,向相关专业延伸;增设社会需求量大的新兴专业;依托强势专业,形成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群。

二、高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1.经济效益是社会效益的保障

社会效益的提高应以高校规模的适度发展为前提。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扩大办学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是世界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高校办学讲究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弊端,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我国特殊国情。

强大的经济效益支撑,不仅能保证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正常进行,还有实力扩大招生规模,改善教学设施,提高科研和教学质量,吸引优秀人才,为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实现提供基础条件。

政府促进高校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增”与“减”双管齐下,即在增加政府财政性教育支出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依靠全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同时,通过完善大学生助学贷款、贫困生资助和救济制度,减轻高校负担。

2.社会效益引领经济效益

高校与其他部门不同,高校的经济效益含蕴于社会效益之中,必须通过服务社会的途径体现。高校通过发挥智力优势,培养高质量人才,研发高水平科技成果,服务当地社会,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便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社会的认同和支持,扩大了知名度和美誉度,将会吸引更多、更优的生源,并获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有力支持,从而实现并扩大经济效益。高校社会效益是引领经济效益看似无形胜有形的力量,也是经济效益不竭的源泉和动力。

3.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

高等教育是一个特殊产业,社会效益最大化与经济效益最大化之间既相一致,又相矛盾。高等教育的“产业属性”要求讲究投入与产出比率,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又要求不能完全产业化和市场化。高校应当探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当两者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应无条件服从社会效益。无论是国办高等教育或是民办高等教育都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只有在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经济效益,才能确保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高校社会效益是衡量与决定经济效益最权威的原则。

4.优化高等教育评估体系

我国的高等教育通过评估,实现了“以评促改”的目的,但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特别是有些评估指标欠科学合理,助长了高校过度追求规模和经济效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应将评估指标中的“资源占有性”导向调整为“资源利用性”。引导高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其次,应按不同高校的层次和类型,实行分层次、多元化评估,引导高校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之路。

三、高校产学研之间的关系

1.我国高校产学研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产学研现状与社会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还未达到良性互动程度。首先是研学结合不够,有的高校教师科研与教学无法兼顾,甚至相互冲突;其次是产学研人为地支解,未能有效整合,高校的科研方向及成果不符合市场需求,无法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难以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

2.构建高校产学研合理机制的原则

必须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面向社会经济,找准发展方向;面向市场,引入竞争机制;面向企业,选择合作伙伴;面向科技前沿,构筑自主创新平台;面向创新体系,改革高校内部科研管理机制。

3.高校产学研机制模式评述

(1)校内合作模式。高校利用自身的有形和无形资源,创办融经营与教学实习为一体、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该模式便于学校自主进行市场定位,产学研关系密切,协调迅速直接,并为学校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经济效益。但由于学校兼研发者、创办者、经营者于一身,多角色冲突,容易干扰教学与科研的中心地位。

(2)双向联合模式。该模式由高校与社会企业两主体构成,合作多以单个项目或成果为主。优点是互补明显,项目完成,合作可以终止或继续,高校掉头灵活,选择余地大,风险小。但由于是直接利益双方,因行业差异导致出发点不同,容易引发分歧且难以调合,致使合作成功率不高,合作难以持久。

(3)多向联合模式。该模式由技术成果方(高校)、出资方(金融机构或个体资本投资者)与生产经营企业三主体构成。优点是合作规范,风险低,合作期限长大,收益明显。但该模式主要适于一些拥有大型成果的著名高校,可供合作的主体少。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国内高校科研实力的逐步增强,发展潜力巨大。

(4)中介协调模式。该模式以中介机构为纽带构成。中介机构负责市场信息搜集、各方关系协调、收益分割,并提供一定的担保。该模式方兴未艾,适用面广,合作成功率高,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并与国际规则接轨,日益成为我国高校产学研模式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托 雅: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4,(2)

[2]谢开勇 赵邦友 张礼达 王晓章:论高校产学研及其运行机制[J].科学学研究,2002,(8)

上一篇:东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下一篇:金融危机对旅游业影响及旅行社业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