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配网线损因素分析及降损管理措施

时间:2022-10-25 12:26:15

影响配网线损因素分析及降损管理措施

摘要:线损率是衡量电力系统规划设计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经济技术指标。如何加强配网线损管理,降低配网电量不明损耗,对其实施可控在控,是目前供电企业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配网;线损因素;降损措施;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line loss rate is measured power system planning and design level, produc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management levels a comprehensiv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indexes. How to strengthe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line loss management, reduce the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unknown loss, the implement controllable in control, and is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need to focus on one of the problem.

Keywords: distribution network; Line loss factor; Loss reduction measures;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S9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电力网线损率是评价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配电网线损的程度直接反应了一个供电企业运营能力的好坏,因此加强配电网线损的管理和降损工作尤为重要。

2 影响配网线损的主要因素

影响配网线损的因素很多,有线路、设备本身固有的损失,也有人为管理不到位造成的损失。从配网的实际情况,从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两方面分别分析影响配网线损的主要因素。

2.1影响配网技术线损的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商贸发展迅速,配网用电需求不断增长。但由于目前市区配网结构比较薄弱,供电能力不足、“卡脖子”等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着配网技术的线损。

(1)变电站10kV 出线建设相对滞后,配网线路缺少必要的电源点支撑,造成10kV 供电半径长,线路迂回供电,配网运行不经济。

(2)运行方式不科学,造成部分10kV 线路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

(3)部分台区低压线路严重老化,线径小,供电半径过长,造成0.4kV 低压网线损率较高。从往年配网理论线损统计结果来看,低压台区的损耗占总损耗的70%左右,在诸多因素中占的比例最大。

(4)部分变压器投运时间较早,还是高损耗型变压器,造成变压器本身损耗高。

(5)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冰箱、电磁炉、电暖气等电感性负荷的家用电器增长速度较快,配网的无功补偿设备容量严重不足,配网无功损耗在总损耗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配网运行不经济,直接导致了线损率的升高,电压质量也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6)存在相当数量配电变压器容量与实际用电负荷不匹配的情况,配变负荷没有在经济运行区间,造成“大马拉小车”现象;一些公用变压器负荷变化大、负荷率低,造成高峰时过载、低谷时轻载;部分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偏离负荷中心;还有一些配电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中性点发生偏移,甚至有些配变出现中性线电流比某一相线的电流还大的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使配网变压器损耗增加。

(7)供电企业本身具有公共事业的性质,为满足地方经济和负荷发展的需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前面,有时不得不建设一些供电距离长、负荷密度低的项目,造成配网运行不经济。

2.2影响配网管理线损的因素

配网管理线损受到供点企业内部管理体制、工作人员素质、计量装置、社会大环境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配网线损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1)部分营业抄收人员思想和业务素质差,存在错抄、漏抄、估抄等现象,甚至主动少计电能,造成人情电、关系电的存在。

(2)通过近几年对低压线路的改造,低压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改观,但是部分低压线路改造不彻底,特别是城中村区域内仍然存在部分线路混乱,接户线不合理现象,这使得用户偷电情况较严重,造成这些地区管理线损较高。

(3)随着科学的发展,窃电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加上部分市民素质较低,特别是部分工业用户没有依法经营,而是千方百计使用高新技术窃电,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供电部门管理的难度,也对管理线损产生较大的影响。

(4)打击窃电力度不够,部分用电稽查人员积极性不高,虽然能够按照领导安排参与每次的用电稽查活动,但是没有尽心尽力,且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对窃电户的处理难度很大,追补电量困难,直接影响配网线损率的升高。

(5)反窃电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窃电技术的进步,反窃电技术也应该与时俱进,但是目前部分用电稽查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仍停留在过去一些老式的检查方法上,一些新反窃电设备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6)计量装置的缺陷和故障处理不及时。对计量表计和CT 烧坏、表计卡盘、PT 断相等缺陷和故障没有及时发现、处理,造成计量不准确和部分电量的流失。

3 降低配网线损措施

由于配网线损管理既存在技术上的问题,也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因此要切实降低线损,就必须从技术上和管理上同时入手,全面加强线损管理。

3.1降低配网线损的技术措施

3.1.1加强配网改造力度,优化配网网架结构,使配网合理、经济运行

(1)增加变电站10kV 出线,改造原有10kV 线路,在考虑电压降、建设投资、机械强度和发热等条件下,根据经济电流密度适当加大导线截面,解决部分10kV 线路重载运行及迂回供电的问题,消除“卡脖子”现象。

(2)优化电源分布。电源布置方式不同, 电能损失和电压损失会有很大的差异。电源应尽量布置在负荷中心,对负荷密度高,供电范围大的重负荷区,优先考虑两点或多点布置。这样不但有显著的降损节能效益, 同时有效地改善了电压质量。

(3)对低压配电线路改造,扩大导线的载流水平按导线截面的选择原则,可以确定满足要求的最小截面导线;但从长远来看,选用最小截面导线并不经济。如果把理论最小截面导线加大到二级,线损下降所节省的费用,足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把增加的投资收回。(4)合理使用变压器应根据生产企业的用电特点选择较为灵活的结线方式,并能随各变压器的负载率及时进行负荷调整,以确保变压器运行在最佳负载状态。变压器的三相负载力求平衡,不平衡运行不仅降低出力,而且增加损耗。要采用节能型变压器,如非晶合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仅为S9系列的25~30%,很适合变压器年利用小时数较低的场所。

(5)调整用电负荷,保持均衡用电调整用电设备运行方式,合理分配负荷,压低电网高峰时段的用电,增加电网低谷时段的用电;改造不合理的局域配电网,保持三相平衡,使工矿企业用电均衡,降低线损。

(6)采用节能型照明电器据统计,工业发达国家中照明用电约占总用电量的10%以上。随着我国居民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公用场所对照明要求的逐步提高,照明用电比例逐年递增。根据建筑布局和照明场所合理布置光源、选择照明方式、光源类型是降损节能的有效方法。如1只20w 电子节能灯的光通量相当于1只100W 白炽灯的光通量。推广高效节能电光源,以电子镇流器取代电感镇流器;电子调光器、延时开关、光控开关、声控开关、感应式开关取代跷板式开关应用于公共场所,将大幅降低照明能耗和线损。

3.1.2 正确选择补偿方式,合理选择补偿位置,优化节能效果

(1)实现无功功率就地平衡,提高用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发电机送出的无功功率和线路以及变压器传输的无功功率,使线损率大大降低,还可以改善电压质量,提高线路和变压器的输送能力。

(2)减少无功电流的传输,不仅可以减少其在线路和变压器中引起的有功损耗,而且可以提高供电能力,并充分利用现有电气设备容量,多供电量。无功补偿应本着“分散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在10 千伏配电线路上和配变低压侧加装分相无功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全部实现配网变电站按电压、功率因数自动投切电容器。

3.2 降低配网线损节能的管理措施

(1)指示管理用电管理部门应进行线损理论计算,并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以获得较合理的线损指标,将指标按年、季、月下达给各基层部门并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另外,还应将用户电表实抄率、电压合格率、电容率可用率、电容器投入率及节能活动情况等列人线损小指标考核,奖罚分明,调动员工管理积极性。

(2)无功管理除进行正常的功率因数考核外,针对一些用户只关心功率因数是否大于0.9,对无功倒送不加重视的情况,有选择地在用电量大、功率因数接近1的用户处装设双向无功电度表;根据负荷用电特点,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投切依据。

(3)谐波管理随着电网中非线性用电负荷,如整流设备、电熔炼设备、电力机车、节能器具、荧光灯、电视机、电脑等的大量增加,配电系统中谐波污染日趋严重。谐波不仅会使系统的功率因数下降,而且在设备及线路中产生热效应,导致电能损失。因此,用电管理部门应对本系统的谐波存在和污染程度进行检测,做到心中有数,必要时应采取谐波抑制措施。

(4)计量管理正确的电能计量既是降低线损的依据,也是考核技术经济指标的依据。对电度表应定时检查、校验,及时调整倍率,降低电能计量装置的综合误差。对于关键部位的电度表尽量采用先进的全电子电度表,并尽可能的推广集抄系统。

(5)统计分析按分台区、分片、分线路、分电压等级进行线损统计,定期分析线损现状,分析电压、无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线损指标的完成。做好月、年度线损率曲线,掌握系统有功、无功潮流、功率因数、电压及线损等情况,为满足下年度负荷增长、提高电能质量、系统经济运行及制定降损措施提供依据。

4 结语

配网线损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线损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配网线损需要依靠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电力设备及大量优秀的技术人员;需要对线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从技术上和管理上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获得电网的经济运行,争取以较小的投资取得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上一篇:略论档案的本质属性 下一篇:电力负荷控制的原理分析及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