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控”大学生特征心理研究

时间:2022-10-25 11:19:28

“微博控”大学生特征心理研究

摘 要:“微博潮”来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被卷入这股潮流中。该研究采取立意抽样的方法,采用个人深入访谈及关键人物访谈法,对6名不同学校、专业、年级的“微博控”进行了研究,在了解他们的微博使用情况及微博对他们某些心理产生的影响以后,得出“微博控”们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如依赖、幼稚、暴力、人际交往敏感、注意力散漫等,最后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微博控 心理 微博 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085-02

2009年8月份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 微博正式进入国内上网主流人群的视野。新浪微博目前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三亿。微博迅速发展,快速传播, 已然引起研究者们的高度关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网民中18-24 岁的年轻人最多,其比例远远高于其它年龄段的网民,微博也给这个年龄段的大学生带来生活、学习方式等各方面的变化和影响。

目前我国对于微博还偏向广泛、宏观的研究,集中于微博引发的“自媒体时代”和如何发展等问题上。真正针对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还比较少,尤其很少涉及 “微博控” 大学生心理影响这一方面。本文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 利用非概率立意抽样方法,选取了6名微博中度至重度使用者,俗称“微博控”(每天至少上微博3次,持续3小时,时长3个月),通过对其个案的访谈从研究主体——“微博控”大学生的角度了解他们对微博的认识以及微博带给他们的影响,归纳总结出特征心理,并对其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微博控”微博使用情况

1.1 微博使用原因

大学生开微博的主要原因:(1)融入交友圈子并得到认可的心理需要,并且通过转发评论增进相互间的交流,同时粉丝数和话题排行也能从某些程度满足大学生的虚荣。(2)怕“落伍”,微博作为最新也是发展势头最为迅猛的新媒体,汇聚了大量名人和足够多的话题,其信息量大,及时等特点,统统符合这个速食年代的新新人类的需求,这里作为新一轮网络事件的主要“轰炸地”,“90后”们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围观的好场所。(3)相对自由的评论环境可以让民众的言论得到较大程度的释放,大学生群体乐意使用这一新兴舆论监督工具让政府学校办事效率提高。

1.2 基本情况

大学生微博的关注中多由知名演员、主持人等演艺圈人士组成,此外,大学生们还会关注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微博,比如:新闻专业的大多都会关注一些传统媒体的官方微博,美术专业的也会多关注和设计相关的微博,音乐、电影、星座、旅游,也是较受欢迎的。大学生用户中给自己贴的标签多为90后,80后,星座,大学生,兴趣爱好,如电影,音乐,旅行,所学专业等等。

坐地铁,等车等人时,大都是碎片化的时间,大学生倾向于使用手机看微博而不是电脑。上课无聊时,因为手机较隐蔽,也经常会翻看微博。每天只要开电脑上网,打开微博排在头几件事中,基本空闲时间都挂着微博。每个人的原创微博大多包含自己的心情或小成就。对发生的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转发有趣新奇的内容,简短的名言或是一句话。

2 微博对“微博控”心理的影响

2.1 依赖心理

打开电脑,“微博控”们会做的前三件事中有一件就是,打开微博网页,然后不断刷新页面,生怕自己错过什么。接触微博是圈子认同的需要,一段时间不上就会觉得自己“落伍”了,周围人聊些什么自己插不上嘴了,在这个年代,信息对他们来说是“谈资”、是“in”、是“与社会接轨的需要”,而微博是他们获取信息,打发无聊时间极好的工具。

2.2 幼稚、虚假心理

在微博上,大学生习惯使用网络语言,如把“压力”打成“鸭梨”,“泪流满面”打成“内牛满面”,大学生对这些“后现代”的语言颇为热衷,这被视为“潮”“幽默”的表现。

微博上言论相对自由,再加上匿名的原因,这里也是虚假信息、谣言滋生的“温床”,还有为了吸引眼球出现了不少标题党,这些对“微博控”来说,都习以为常。对于实名制,他们表示,微博本来就是说瞎话的地方,实名制会让微博无聊不少。

2.3 人际交往心理

对于“微博控”来说,微博吸引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可以获得较大的人际交往圈子。首先,通过自己的标签链接就可以找到相同标签的用户,从而找到兴趣相投的朋友。其次,间接交友新方式,身边朋友多起来,“微博控”内心满足。

由于微博的“关注”是“主动关注”, 对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可以自主选择,所以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表达欲。在现实里也许不会说出来的话,可能会发到微博上,无论是发泄、分享还是炫耀,得到了他人的关注,反而会让的人际交往更加顺利。但是对于一些重度“微博控”群体可能过分注重别人的评价,为了等一条回复甚至一夜不睡,不停地刷微博,这就适得其反,让他们的人际关系变得比较紧张;还有出现的“买粉丝”现象也暴露了“微博控”因为自己的关注度所做的一些不甚值得的行为。所以对于微博交际要适度,仅当娱乐,不要乱了自己的生活方寸。

2.4 思维浅薄 注意力难集中

微博因140字的字数限制让其内容都变得短小、精悍。受访者中只有一位表示会浏览博文链接,其余表示更愿意看图片、排行以及视频。海量的信息会让我们难以静下心来真正思考某一个问题,同时在速食文化中长篇大论的文章也并不受欢迎。但是通过深访,我们了解到,“微博控”们认为自己的思维深度并没有被微博所影响,微博只是提供信息的平台,只是工具,如果自己对哪些问题感兴趣还会查阅大量深度报道进行阅读,微博提供了话题和关注点,还是由使用者自己决定思考方式。同时,他们认为微博是消遣工具,没有必要搞得太严肃、太有深度,如果这样就失去微博应有的功效了。

在深访中我们也对“微博控”的注意力进行了提问,所有被访者都有自己或多或少被微博分散注意力的经历。他们中多数一开电脑就会上微博,有的因为用电脑查阅资料时转而浏览微博而“虚度光阴”,有的甚至因为刷微博忘记最初开电脑的任务是什么。

3 研究建议

为使广大“微博控”的人格远离“E型人格”、生活因微博变得更便利更美好,而不是受微博牵制,本研究建议织“围脖“一定要适度。

一定要明确自己使用微博是基于何种需要,如果是学习需要,学习完成后应尽量少上微博;仅是娱乐需要的,在娱乐消遣达到身心满足后应停止关注。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如一时无法改变,不妨制定一个计划,每天逐渐减少上微博的时间,远离手机、电脑,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多多运动,看书和朋友交流,减弱对微博的依赖。要多多使用传统的媒体了解新闻,有利于同学们进行深度思考、集中注意力。切忌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微博是一些不良分子获得与自己接触机会的途径,尽量避免与陌生博友见面。最后,在一些大的“媒介事件”中,不能光做一个“看客”,更不能做一个“盲目愤怒的看客”,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立场,不要轻易为一些观点所左右,被一些言论激烈、有暴力倾向的不轨分子所利用。

参考文献:

[1] 章睿齐.微博成瘾不可小视[J].社区,2011(4).

[2] 阿布贾乌德.虚拟的你[M].

[3] 陈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与干预[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7(3).

[4] 陈林.信息网络“网”住了什么——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解析[J].社会心理科学,2002(03).

[5] 胡晓,余文武.微博客时代基础网民的心理趋向与策略选择[J].求索,2011(03).

[6] 刘春雁.大学生微博使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1(03).

[7] ,谢文,何刚,等.社交网络颠覆了什么·[J].英才,2011(03).

上一篇:彩云之南的探寻 下一篇:推动科学发展的创新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