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审美化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25 09:28:54

企业审美化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国外十九世纪末,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就指出了消费审美化趋势出现的历史条件。凡勃伦(T.Veblen)发现了有闲阶级消费审美化的迹象。二十世纪中叶欧内斯特・迪士特(E・Dichter),提出了消费审美无意识理论的构想。加尔布雷斯(J・K・Galbraith)研究了丰裕社会的特征后指出,当消费发展到某一限度时,凌驾一切的兴趣将在于美感。维尔什(W.Welsch)从揭示了现代消费审美化趋势。他认为现代性的实质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化过程。P・路易在《火车头・它的美学问题》中研究了形式美问题,认为商品的形式美是成功销售的钥匙。格罗皮乌斯提出了商品的功能美是销售成功的关键,还有诸多学者提出文化审美对于吸引消费者和提高商品销售价值有巨大潜力。1919年德国格罗皮乌斯创立了包豪斯(Bauhaus)设计学院,强调实用与审美的二位一体应体现在生产创造中。1956年在英国成立了 “迪扎因(Deign)”,使企业生产中的审美塑造得到发展。1957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技术美学协会,企业美学的应用最终被普遍接受。企业审美化研究在西方学术界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 由法国学者Vincent Degot组织的一系列“组织符号学研究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组织符号在塑造公司形象方面的运用。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不少学者发表了关于企业审美化的论文,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Strati、Gagliardi、Ottensmeye等。到了2000年以后,对于该命题的研究更为深入一些, 逐渐发展到企业组织运作的各个方面。

国内企业审美化研究大多是以概念的提出为主。刘玉清提出了几个关于企业形象审美化的途径。吴杏德从管理、产品企业化等方面简要论述了审美对企业的作用。向莉和曹虎指出企业的产品应当具备审美价值, 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赵丽萍和王庆红研究了企业管理中员工从业状态的审美化等。姚全兴在指出了企业审美化缺失所造成的“反文化审美”现象。黄河涛指出,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1000美元左右时,人们开始追求体现在消费中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朱爱军在指出,任何社会变革最终都将落脚到人的发展问题上,通过企业审美化可以实现对人的现实性的终极关怀。金元浦提出审美化创新必须重视现代社会的媒介革命与视觉文化的转向,必须注意现代消费中的新现实。刘开云指出商品的审美需求更能影响消费行为。赵冠闻指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销售的终极战场是消费者心灵。

通过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来看, 国内外有关企业审美化研究存在着以下的问题:第一研究对象片面。马歇尔(A.Marshall)等人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丰裕社会”的“有闲阶级消费审美化”, 黄河涛等人认为审美化是在人均国民收入有所提高的前提下的“立美宜人” 。第二理论研究不足。对于相关概念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 同时缺少对已有文献的全面综述。第三研究方法单一。此前的研究基本上采取定性方法,缺乏通过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来考察企业审美化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意义,另外也会因为定性分析的缺陷使研究难以深入探询,无法构建一个适合现代消费诉求的企业审美化机制。第四缺乏实证研究,使得相关文献的立论普遍缺乏可靠依据。

企业审美化研究的趋势必将遵循“美的规律”内涵开展。张相轮在“企业生产的美学原理”一文中提出,“美的规律”用在企业生产中包括和谐原理 、消耗最小原理和人的发展与完善。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地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它承认事物客观存在的多样性和发生冲突的多样性, 并主张通过人的思想协调和主观努力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强调对立双方的相互依存以及经冲突而最终相互融合,和谐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诉求。由于受到三聚氰胺、H1N1 等等事件的影响,当代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急剧提高,他们越来越偏爱天然、环保的产品,这种深层次的审美诉求要求企业审美化具有相关的和谐性。在此大环境下,企业审美化的研究将会出现一下新的趋势。第一研究对象的增加,即包含构建绿色产品开发、清洁生产制造和资源回收利用等层面的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理论研究将密切关注和企业审美化相关的学科成果,诸如管理学、伦理学、低碳经济学等的冲击和影响,并借助这些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企业审美化机制的建构,避免陷入当前企业审美化就“审美”论审美的困境;第三研究方法的改变,建立企业审美化的定量模式并设置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科学地构建适合现代消费审美诉求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第四研究视角的拓展。企业审美化将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从后危机时代的大背景出发,去研究消费趋势转型与企业审美化的互动关系,结合企业管理的实践活动,对不同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消费的全过程进行具体的、实证性的分析研究,总结深层企业审美化的规律性东西,以指导管理的实践,使企业审美化理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出贡献。

企业审美化的研究可以促进和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进步,企业必将突破单纯以实用性能为主要手段的旧生产经营模式,创立一种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企业审美化生产经营新模式。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经管系)

上一篇:关于中小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用油田企业文化引导教育青年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