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在偏瘫患儿上肢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5 09:18:31

运动疗法在偏瘫患儿上肢功能恢复中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在偏瘫患儿上肢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 手功能障碍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组(简称CI组)50例,对照组50例,CI组采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限制健侧肢体动作,在治疗期间给予30 min强化训练,同时配合家庭中的日常生活限制健侧手使用每天到6h,根据制定的任务对患侧肢体的反复训练5次/w,连续12 w。治疗前后分别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商(FMQ)来进行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作业疗法为主,进行上肢和手功能训练,5次/w,连续12 w。结果 CI组治疗后FMQ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关键词: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偏瘫

上肢在对因各类原因造成脑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的儿童患儿的康复过程中,大运动改善较明显,而手功能恢复慢,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律性差,导致手的精细动作发育迟缓,是目前康复治疗中的难点之一,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本文目的就是探讨CIMT在手功能障碍患儿上肢功能恢复中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儿童康复科门诊和病房住院治疗的手功能障碍患儿100例。随机分为CI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CI组中男35例,女15例;其中发病年龄1~6岁,平均年龄(2.32±0.31)岁;对照组中男34例,女16例;发病年龄1~7岁,平均年龄(2.33±0.2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上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CI组和对照组均接受康复治疗12 w,治疗5 d/w,30 min/d。CI组接受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期间,患儿的健手佩戴特制手套以限制健手活动,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采用塑形和行为学技术对患者进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治疗,同时配合家庭中的日常生活限制健侧手使用到6 h/d;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只接受反复的作业疗法治疗。

1.3评定方法 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中精细运动商(FMQ)来评定患儿上肢及手的运用能力。CI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Q评定。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治疗前CI组和对照组的FMQ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I组治疗后FMQ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3讨论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新的康复治疗技术,它通过限制健侧上肢的使用,改变患侧上肢在恢复过程中的失用性强化过程;并通过重复使用和强化训练引起控制患肢的对侧皮质代表区扩大和同侧皮质的募集,形成功能依赖性皮质重组,达到改善手功能的目的,在国内已有研究证实了CIMT的有效性。本课题中采用FMQ评价,FMQ测试的是儿童的精细运动发育,也就是运用手以及在一定程度运用上臂来抓握物体、搭积木、画图和操作物体的能力,它对于评价0~6岁儿童手的运用方面有较高的可信度。CI组患儿经过为期4 w的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和家庭康复后,Peabody评分明显提高(P

综上所述,由于患儿可塑性大,CIMT不但能改善患侧肢体的手功能恢复,促进患侧上肢功能的发育,使上肢功能进入实用性,而且方便,价格不高,家长易接受。

参考文献:

[1]徐开寿,麦坚凝.肌肉控制能力训练辅以神经生理学疗法对偏瘫型脑瘫儿童站立与步行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58-59.

[2]M.Rhonda Folio.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M].2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9.

[3]王文清,段一娜,王宏卫,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模式和手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28.

上一篇:浅谈护士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应具备的素质 下一篇:药房加强麻精药品管理的措施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