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劳动者立传

时间:2022-10-25 08:07:13

为劳动者立传

大八开,48页,大幅的黑白彩色混合照片,23个文种――这是一本收藏爱好者争相追捧的杂志《人民画报》,因为自1950年正式创刊起,这本年逾花甲的国家画册历经风雨,却一脉相承,从未停刊。

作为新中国第一本面向世界的综合性摄影画报,《人民画报》讲求“以图叙事、看图说话”,它曾经是我国最直观、最广泛的对外宣传窗口之一。在《人民画报》的老记者曾湘敏看来,对外宣传、以图为主和专题摄影是这扇窗口不可替代的三大特色。“对外宣传是自创刊以来的核心目标,以图为主是保持这扇窗口与众不同的优势,专题摄影则是构成《人民画报》的最大亮点。”1966年,曾湘敏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1973年被分配到《人民画报》工作。入行30多年,这位亦采亦编的“全能型”编辑讲述起《人民画报》的历史脉络和创作故事,如数家珍、滔滔不绝。在摄影技术和彩色印刷技术尚未普及的昨天,这本图文并茂、五彩缤纷的画册不仅是对外表现大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国人脸谱”,也承载了中国老百姓一段又一段的历史记忆。

六十年一甲子,《人民画报》中的一幅幅影像已成为几代中国人光荣与梦想的见证。从“中国的南丁格尔”李蓝丁,到上山下乡的“知青典型”邢燕子,从“的农民”陈永贵,到“铁人”王进喜……红色年代的模范形象通过《人民画报》而广为人知。丰收的合作社打谷场、恢宏的武汉长江大桥,国庆节的天安门,灯火通明的鞍钢车间也由此成为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革命生产场景。“创造生产新纪录运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伴随着高亢响亮的时代主旋律,《人民画报》在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中讲述着革命斗争中的奋斗故事,记录了千姿百态的人民面孔。这一张张面孔,如同回忆里的彩色封面,饱经风霜,却难以褪色。

图为1974年广东省围海造田的劳动场面。广东省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一个省。自古以来,劳动人民就有驯服大海的强烈愿望,零星地在海边修堤防潮,但收效甚微。上世纪70年代,广东省的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都纷纷投入到围海造田的工程任务中,斗志昂扬地战斗在工地第一线上。(曾湘敏摄)

《人民画报》 人民脸

1953年第12期:石景山发电厂厂长王文斌

解放前,16岁的王文斌便从农村出来到石景山讨生活,在厂里做长工十年才熬到当上工匠,所挣工钱仍保证不了一家温饱。解放后,王文斌被选为厂工会主席,后又被任命为厂长。从一个苦孩子到企业管理者,他的人生轨迹折射出中国普通百姓新旧社会的不同命运。(摄影:丁一)

1955年第1期:天津第一橡胶厂的职员李淑华和她一胎所生的三个孩子

曾湘敏翻到这期封面说:“过去的封面有不少人民脸。像这位女职员和她的三胞胎,看起来非常亲切温情。这三胞胎姐妹今天估计也快六十岁了,如果有机会能找到她们,再拍下一张照片,那一定很有意思。” (摄影:杨荣敏)

1956年第9期:赫哲族老猎手

赫哲族世代居住在盛产各种鱼类的三江平原,以捕鱼、狩猎为业,历史上曾因穿鱼皮衣服而被称为“鱼皮部落”。解放后,赫哲人在政府的帮助下走出深山开始定居,他们学会了耕作,吃上了自己种的白米饭。赫哲族老猎手毕代奎成为这一期封面的主角。(来源:人民画报社资料室)

1957年第10期:景泰蓝老艺人李庆禄正在传授掐丝上花技术

解放后,工艺行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很多手艺人重新归队,一些失传的产品也重新出现。1957年7月,工艺美术行业的知名艺人举行会议讨论行业的发展方向,身怀绝技的老艺人在会上切磋技艺、交流经验。(摄影:彭华士)

1958年第7期:清华大学的课外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人才成为50年代清华大学的办学方针。大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学识,还要有强壮的体魄和丰富多彩的兴趣爱好。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组织起音乐、话剧、舞蹈、美术、摄影等十几个大型社团。(摄影:黄鸿辉)

1974年第9期:天津市宝坻县农村的知识青年

天津市宝坻县1974年的春小麦作物全面丰收,知识青年侯隽,在这次夏粮生产中,和贫下中农建立了感情,并立志扎根农村,建设农村。在那个年代,许多像侯隽这样的年轻人都将自己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农村的生产建设。(摄影:曾湘敏)

1974年第10期:学唱《智取威虎山》唱段

小常宝的扮演者薛白是江苏南京人,她从小就爱唱爱跳,六岁时在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担任报幕员,并参与朗诵、舞蹈等演出。1979年,她参加了影片《报童》的拍摄。大学毕业后薛白成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一名演员。(摄影:曾湘敏)

1996年第5期:全国劳动模范王淑贞

1987年王淑贞是北太平庄副食商场水产组的一名普通售货员。她曾因患前斜角肌劲胁综合征取出三根肋骨,阑尾炎开刀后造成肠粘连;她的右手残疾,手指不能合拢,左手的食指因工伤又截去一段,可她依然兢兢业业,坚持在柜台一线工作。(摄影:杜泽泉)

【采编故事】

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早的《人民画报》印刷周期很长,从编辑到印刷出来需要3个月。《人民画报》高峰时期曾有过23个文种。针对不同国家的需求和文化习惯创办出全世界喜闻乐见的“中国画报”,实属众口难调。

工作难点: “三个符合”

为了实现对外宣传的媒介功能,报社领导曾经提出“三个符合”,即符合外国人感兴趣的主题,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符合外文的语言风格。上世纪70年代的《人民画报》基本为通稿(由于发行量大和地区的特殊性,俄文版和印地文版、日文版等文种还会在通稿的基础上有一些变化)。除了右开文版(阿拉伯文版和巴基斯坦的乌尔都文版)单独制版印刷,其他版本的印刷都是先印图片,留出文字空白,之后再根据不同版本印上不同文种的文字。不同语种的字符长短各异,文字的留白空间也就不能灵活调整,这为翻译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难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使《人民画报》更具针对性和可读性,对各种文版实行了分版编辑、印刷。并在韩国、俄罗斯等一些发行量较大、条件具备的地区,采取在当地印刷和发行、制作的“本土化”经营方式。

信息来源:“采访日记”和“剪报数据库”

当年,曾湘敏正式分配到《人民画报》社时担任记者(在上世纪70年代《人民画报》将负责摄影的工作人员称为“记者”,负责文字的称为“编辑”),第一次跟老主任去采访,主任便鼓励曾湘敏边拍摄边写稿。经过实践锤炼,曾湘敏掌握了“采编合一”的专业技能,图文并茂的《人民画报》,正是需要这样的采编人员。“《人民画报》以图为主,图片说明相当重要。图片故事的关键信息很难捕捉。”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一切信息的收集都靠人工完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一直保持着写采访日记的习惯,采访日记已经攒了几十本,到今天都没扔掉。当时社里还设有剪报组。剪报组只有三四个人,他们的任务是每天看报纸,将报纸上的信息剪下来归类,按照经济、政治、文教等不同主题建立数据库。编辑和记者就可以从这个‘剪报数据库’中找到一些需要的信息了。”

【封面回忆】

回顾60年来《人民画报》的封面影像,就像翻阅一部时代印象志。对于一本以对外宣传为目的的国家画册,封面图片的选择是件头等大事,图片的筛选要同时反映时代特征,体现时效规律。

拍摄对象:从“讲宣传”到“重时效”

《人民画报》的报道内容围绕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科技文教、日常生活等诸多领域展开,封面也异彩纷呈,包括人物、新闻事件、风景、花卉、艺术作品等众多主题。过去的封面强调宣传效果,基本没有什么时效,比如50-60年代的“劳模脸”,70年代的“主席像”,80年代的“运动员脸”和劳动人民生产、劳作的热烈场面,旨在树立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团结奋进的形象。而1997年以后,办报思路的开放和印刷技术的进 步让《人民画报》的封面风格有所转变,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日新月异,印刷周期缩短了,封面的时效性和新闻性也更强了,劳动者的概念也不仅限于工农兵,封面也出现了更多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的面孔。

封面要求:从应景,到讲求审美和影响力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人民画报》专设有“封面组”,安排专职人员拍摄不同题材的封面图片。后来编辑部鼓励记者自荐封面作品,或者从重点稿件中选择水平较高的优秀摄影作品作为封面。“当时的封面主题经常和不同月份的季节特征和特殊节日结合起来,起到应时应景之效。比如3月有妇女节,那就以妇女形象作为封面主角,选择‘大胡子’老头就不合适了。封面选题还有季节特征,比如夏季适合以荷花做封面,冬季则适合雪景风光。”改革开放以后,封面图片又开始追求美的体现,美丽的明星、绚丽的服饰这些也是时代需求的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封面的影响力也成为考量价值的指标之一,封面“脸谱”成了在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知名人士。

【百姓脸谱】

曾湘敏经常和同事们一起探讨,“我们希望从外国杂志中看到什么?”、“我们对外国人的生活状态感兴趣,那外国的老百姓是不是也对中国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很感兴趣?”带着这个思考,习惯捕捉“劳模脸”和大场面的记者们开始将视角转向“寻常百姓家”,记录了很多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状态。

脸谱效应:“小常宝”变身女影星

一直以来,《人民画报》的封面有着很强的脸谱效应。1974年第10期的封面是《智取威虎山》小常宝唱段《八年前》的剧照。在那个样板戏盛行的时期,为了体现红小兵又学文化又搞文艺的积极形象,曾湘敏前往南京“小红花”艺术团,拍摄了红小兵演唱小常宝(扮演者薛白)的照片。之后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看到《人民画报》的封面,便打电话到《人民画报》社询问“小常宝”的联系方式,请她出演电影《报童》,薛白也自此走上演艺道路,长大后还参演了陈凯歌的《黄土地》。昔日的小常宝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一名演员,小常宝的脸谱效应依旧深入人心。

时代特征:“摆拍”还是“抓拍”?

说到拍摄中的故事,曾老有一说一。“我当时被分在经济采编室,我的任务少不了下乡下工厂拍摄工人农民的面貌。那个年代有它的时代背景,为了强化宣传,我曾经看到某些单位的记者有‘摆拍’的行为。我觉得那像是一种‘画意摄影’,拍摄像‘作画’一样。1975年,我到辽宁营口县拍摄水利工程专业队。为了拍摄出效果,当地部门在山上插了很多彩旗,你说这算不算摆拍呢?今天看来,彩旗招展也算是那个时代的特征吧。‘’以后,我所属的经济采编室就开始注重拍摄的真实性,提倡在生产劳动中‘抓拍’。当时个别老编辑还开玩笑说,‘什么叫抓拍?就是把人抓过来拍!’这只是玩笑,我们的作品基本上是在人民劳动中抢拍到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年轻记者更加强调图片的自然性和纪实性,这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拍摄特征。”

《人民画报》 劳动脸

1951年第4期:“中国的南丁格尔”李蓝丁

1950年11月,李蓝丁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带领上海军医大学志愿手术队奔赴抗美援朝前线。在前线,她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着:检查伤员伤口,布置手术,组织X光检验。在她的带领下,手术队以最快的速度治疗伤员,让他们尽快痊愈重返前线。(摄影:董哲)

1954年第5期:“鞍钢老英雄”孟泰

孟泰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劳动模范。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他带领班组工人跑遍十里厂区,收集了大量废旧材料,建成著名的“孟泰仓库”,为鞍钢第一座炼铁高炉修复出铁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期封面是建国初期的孟泰正和技术员检查大检修后的高炉。(摄影:杨荣敏)

1960年第20期:“知青典型”邢燕子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共和国历史的一项重要记忆。他们中涌现了许多风云人物,邢燕子就是其中之一。邢燕子原名邢秀英,是河北省汉沽市大钟庄司家庄生产队“燕子突击队”队长。她自愿留在农村担任幼儿园老师,并带领突击队冰上治鱼,抢种垦荒。(摄影:舒野)

1966年第2期:“的农民”陈永贵

山西晋阳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凭着“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大寨精神,带领大寨人与自然博弈,把连一棵树都不长的荒坡改造成稳产高产田。1964年,学大寨、赶大寨、超大寨的群众运动在全国开展起来,陈永贵也成为全国家喻户晓的“的农民”。(摄影:宋学广)

1966年第4期:“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石油会战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王进喜的豪迈誓言。他带领钻井队仅用了5天零4小时就钻完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生产井。1970年他因病逝世,年仅47岁。(摄影:红枫)

1984年第3期:微循环专家修瑞娟

修瑞娟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进修期间,发现国产山莨菪碱能够抑制血液中粒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提出微循环海涛式灌注假说。她发现的微循环血管变化的规律,被称为“修氏理论”。图为修瑞娟和类塔格里达教授和阿尔福教授在实验室。(来源:人民画报社资料室)

1998年第1期:“万颅之魂”王忠诚

王忠诚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他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惟一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最高荣誉奖章”的中国人,从医60年,他在神经外科诊断、治疗、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摄影:胡小明)

2003年第3期: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

申纪兰,全国劳动模范,1952年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中国惟一的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被国际友人称为资格最老的“国会议员”。(摄影:徐讯)

上一篇:当银行爱上艺术品 下一篇:海清医院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