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三年制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25 05:44:37

中职计算机专业三年制培养模式探讨

摘 要 受生活信息化程度的影响和企事业单位用人要求的不断提高,学校培养模式亟需调整、完善,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新的培养模式调整的思想是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能过硬。教学模式的调整思想是:模拟工作模式结合课堂教学,素养教育贯彻始终。新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的结合,既能在短短三年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培育出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践技能型人才,又能使学生的各种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为今后发展创造出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专业 培养模式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0.014

Secondary Vocational Computer Science Professional

Three-year Training Mode

ZHANG Jinfeng

(Nantong Industry & Trade Technician College, Nantong, Jiangsu 226010)

Abstract Impact by the degree of the living of information and enterprises employing requirements continue to increase, school training mode urgent need to adjust and improv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needs of society. The new training model adjustments idea is enough basic knowledge, professional skills perfect. Adjustment thinking teaching model are: Analog mode combine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ducation consistent. Training programs and combined with the new teaching model, both in just three-yea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couraged to adapt to the needs of today's society practical skills of highly qualified personnel, and enable students to a variety of literacy have been fully upgraded,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broader space.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model; teaching mode

新的培养方案既能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又能培养出技能精专的毕业生。下面笔者就培养方案、教学模式这两个方面探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模式。

1 培养方案的调整

这次培养方案调整的指导思想是:基础知识够用,专业技能过硬。这一指导思想是经过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总结得出的。我们在重审自身的培养模式时,走访了多家用人单位,了解企事业的用人情况、对新入职员工的期望、人员流动情况。和用人单位的探讨中,我们收集到了从企业视角发现的一些问题和整改建议;在各式招聘会上和大量招聘人员的接触,相对全面地收集到了招聘人员眼中的优秀毕业生的最新标准;通过回访已就业毕业生,特别是就业不理想、甚至失业、流动性较大的毕业生,我们更容易找到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分析后,我们首先调整了学时分配。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年,要想强化专业技术必然要压缩基础知识教育时间,精简基础,够用即可。集中强化核心专业技能,尽可能压缩低效课程,减少不同课程之间的重复知识点,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前期充足的岗位调研,为培养目标的修订指明了方向,由培养目标归纳出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模块。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设置了三个技能模块:通用基础技能模块、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专业综合技能模块。根据知识技能模块自然也就得出了专业课程体系。技能模块和专业课程体系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技能模块】+【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图

在培养方案中设置的第一个技能模块是通用基础技能,该模块包含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基础课程,有了这一部分的基础,学生已能胜任办公自动化、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工作,也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储备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在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中,设置了网页图像设计与制作、flas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access基础与实训等课程。在从事网络专业相关的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和网页、网站打交道,这一部分的课程内容可以满足学习者对网站、网页的简单制作、维护和管理。而网站开发之类的岗位往往是高职及以上学历学生的不错选择,他们的知识、技能均够用。而被高职及以上学历学生冷落的网络工程施工、布线、网络管理等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中职毕业生。因此,专业综合技能模块中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网络建设与施工、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应用与管理、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网络安全。有了这一知识技能模块的学习和实训,学生已具备独立完成简单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大型网络的管理、服务器管理、网络建设、布线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样一个主线突出,前后衔接紧密的课程体系,对学生的培养就不会偏离社会需求,然而,学生对知识的有效吸收甚至比研发一个堪称完美的培养方案更重要。制定出了培养方案之后,下一个关键步骤是寻找一个高效可行的教学模式来实施它。

2 教学模式的调整

对教学模式的调整,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模拟工作模式结合课堂教学,素养教育贯彻始终。学生对校园学习生活的理解普遍存在片面性,受中小学教学模式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只重视书本知识灌输,不注重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长期的校园生活作息规律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后的适应性。学生在校园习惯了长期有规律的生活,而面对工作岗位上的突然加班加点等无常变化,要想应对自如,单单靠传统的培养模式显然不够。

“素养教育贯彻始终”的突出强调要结合毕业生的就业来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很多,比如学生在同一个时间点批量毕业,而企业招工时间比较分散。再比如工作性质的短期性、季节性,工作强度的不稳定性。订单多少、生产设备更新变动、企业重组、市场调控、人为因素等的影响,对新入职毕业生的承受能力的考验更为重要,在离开校园前就应接受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培养以及危机教育。

学生在学习实践过程中习惯了偶尔出现错误,然后改正,最后依然能得到老师的认可。每做一件事都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在校园里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更正错误,而对于零失误持否定态度,对于出现错误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更是没有意识。这种学习模式衍生出来的负面影响将危及到学生将来的工作、生活:做事效率低下,责任心不强。如果带着这些习惯走上工作岗位,一旦出现了差错,出现了被动局面便无法应对,承担不起造成的后果。便开始怀疑自己在校接受的教育,进而感到沮丧。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校期间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而人格的全面发展和技艺的精通形成了时间分配协调上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可按下述方法调整教学模式:

校内实训结合企业的岗位培训,甚至可以把企业的岗前培训选择性地搬到学校里来进行。校园内的班级教学,使学生习惯了集体活动,缺乏单独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实践经验和信心。习惯了在校期间的赏识教育,听惯了老师的肯定和同学的认可,而在工作岗位上完成本职任务后,在领导看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会产生被无视的心态。在工作岗位上付出的努力远比在校学习花费的精力多很多,在精神层面上还要面临领导的苛刻要求和批评。这时,学生应主动带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虽然短期内很多人能做到,但是时间一长,对于年少气盛的中职毕业生来说,这个难度甚至超过了工作内容本身,甚至出现反复跳槽的恶性循环。而用人单位从长远考虑,除了注重员工的专业技能外,同样注重人员稳定性,这也要求学校教育中职业素养的培养要贯穿始终。

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课时的前提下,适当穿插职业素养教育,尽可能地把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去。比如,在Flas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让学生制作一个“低碳生活”的小动画。小组实验时,老师可事先跟学生说明按两种模式上课:首先按照公司的工作模式,老师扮演部门经理,把该项目布置给项目经理(小组长),并要求项目经理20分钟后提交该项目的剧本草稿,草稿交上来后,召集各项目经理(小组长)开会讨论,微调后通过。在开会期间其他员工画草图。剧本讨论通过后,部门经理(老师)通知各项目组开始实施,并要求项目经理(小组长)10分钟后提交小组内人员的任务分配表,每过一定时间对项目进行阶段验收,并根据任务分配表对每位员工考核打分,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随时调换,个别情节严重者淘汰出局。等整个项目完成通过验收后,结束模拟工作教学模式。然后再开始学校学习模式,对于该实践教学环节出现的技能问题归纳总结,对于学生在此期间暴露的职业素养问题及时教育引导 更正。对于淘汰出局的同学增加课后辅导。

这一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要定期进行阶段性评估,根据学生特点、学校硬件条件以及学校的学安排及时进行适当的微调,重在灵活运用。实践证明,该教学模式在Flas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课程的实施中,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学习效果很好。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技工院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包研究开发与实践”部分研究成果之一,编号:14SJY0502,主持人:秦忠敏

参考文献

[1] 王立鹏.新理念下的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探讨[J].在线教育,2012(28).

[2] 胡多姿.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

[3] 李欣.如何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探讨[J].科教新时代,2012(10).

上一篇:提高“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质量的实践与研究 下一篇:“启发式”纳税筹划教学的三阶段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