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

时间:2022-10-25 05:27:24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的探讨

摘要:为了加强我国技术型人才的训练和培养,我国设立了各类职业院校,旨在为祖国培养各种技术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受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对于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模式都存在着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的想法,并逐渐地将此落实到切实的行动当中。本文主要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等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教育;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的局限性,更多的人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是培养学生们实践动手能力的最佳场所。随着市场当中技术人员的日益匮乏,高职院校的招生力度和教育管理方式也在逐渐地加强和进行改革。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对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1转变思想和观念

对于任何一个领域或者是任何一种工作,想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就是要认清该领域或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上转变原有的传统观念,在高职院校实施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也是同样的道理。从事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思想上要进行统一,要充分地意识到实施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地意识到改革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只有在思想上有了这样的觉悟,在行动上才会有所实际行动,才能更好地改善内部甚至是外部的环境。

2采用规章制度的形式

在高职院校当中实施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当中要对实施教育管理模式创新和改革的相关内容和各种措施进行明确的阐述,要更加落实规章制度的保障,让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更加规范化和程序化,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同时要落实工作责任,加强考核,防止流于形式,真正突破传统教学管理模式的束缚。

3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时落实

想要全面地完成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就要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同时落实,给予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和改革的保障。从软件建设方面说,主要就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引用一些先进的、适合学校发展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优秀的管理人才,对学校的教职工进行适宜的培训,同时还可以适度地引用竞争的机制,建立更加有效的教育团队。从硬件建设方面说,最主要的就是对于教育管理过程当中能够用到的各种设施和设备要给予充分的保障。在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尽可能多地使用信息化的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而不僵化、灵活而不随意。

4采用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

在具体落实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工作的过程当中,要遵循通过点来带动面的工作方法。经常采取一些典型示范的行为,在那些基础较好、条件成熟的学校或教学管理环节中试点推进,在总结经验、完善措施的基础上逐步向面上推广,带动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整体工作,促进教学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以点带面这种模式,不只在教学管理模式当中,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也可以同样加以运用,以少数优秀的教学科目或者同学来带动整体的教学,以管理效果优良的环节带动其他环节,促进教育事业的整体快速、高效发展。

5实行学分制

学分制这种教学模式是首先在西方国家实行的,在我国的高校当中正式实施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所以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是学分制具有科学性,是我国所有高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之路来说,需要做的就是循序渐进,逐渐创立出最适合学生们学习的学分制度。学分制的推进要稳步进行。学分制对师资、教学资源、学生的要求都比较高,高职学院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建议先实行学年学分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毕业之前的大补考只是一种形式,这样的结果就是恶性循环,影响学风,教学质量日益下滑,最终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进而影响学校的声誉。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的发展道路是非常曲折的,面临众多高校的激烈竞争,一定要在高职院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给予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做好教育模式的管理。从事教学模式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针对学校的各种管理情况进行改革,把学校建设成为能够与更多好的高校相抗衡的高质量学校,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蓓蓓.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发展特点的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2(29).

〖=2〗康凌宇,冉福祥.《高职院校学生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研究》报告〖=J〗.中国教师,2008(S1).

上一篇:浅谈如何提高初三学生冲刺阶段的英语课堂效率 下一篇:基于行业标准的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