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沱江号子”

时间:2022-10-25 04:47:37

五凤溪,一张帆,要装成都半城盐;

五凤溪,一摇浆,要装成都半城糖。

――五凤民谣

白日里,上下往来的船只不计其数,进出港口的舟楫穿梭不息。码头上,篙声、桨声、吆喝声不绝于耳;纤夫、脚夫、商贩人流如织。及至傍晚,泊船几欲遮蔽半个江面。夜幕降临,大小船只点亮船灯,刹那间,江面一片灿烂,宛若繁星满天;临江古刹,树影婆娑,好一幅江风渔火图!

在金堂县五凤镇原党委书记唐仕发的记忆中,五凤镇曾是千里沱江上游三大重要码头(五凤、淮口、赵镇)之一,是川东、北、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三江汇聚赵家渡,飞流直下五凤溪”,来自赵家古渡的滔滔沱江自北而下,在历经高山峡谷和“S”型河道后,进入一个大回环(沱江第一湾),流经五凤古镇后,突然折身向东,在与黄水河的交汇处,形成了一处江水深、江面宽、波岸直的天然船港――五凤码头。

在陆路交通欠发达的年代,内江的糖、自贡的盐,都经水路源源不断送往五凤码头,再由脚夫经“小东路”,“穿越九道拐,爬过三百梯,进入东大门”,将货物送进成都,同时将成都的百货杂物从这里运往泸州、重庆等地。当时的沱江航运堪称沱江流域的“生命线”。

经年累月,客船、货船往来穿梭(最多时达120艘),码头商贾云集。诗曰“蓉城下江小通衢,蜀中沱水大码头”。成都市副市长傅勇林曾这样说:“过去的五凤之于成都,若今天的浦东之于上海,沿海之于中国。”

家住五凤古镇罗家坝社区六组、现年93岁的李义双老人,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者。在长年累月的“行走”中,纤夫们自发创作了一首首美妙动听、慷慨激昂的劳动号子。李义双就是“沱江号子”的最后一位传人。

“有些地段真是险要,如果纤夫们不使出吃奶的劲,货船很有可能撞上险滩,因此唱词就把这种艰辛直接而具体地表达出来了。比如‘闯过这一滩,岸上有黄金;闯过这一滩,岸上有妹子……’用黄金、妹子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激发每个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曾经当过几年纤夫的唐仕发对沱江号子记忆犹新。

“沱江号子”的类型按唱腔分为四类:“打河号子”,行船冲滩前奏,凝聚纤夫意气;“倒板号子”,准备冲滩,激发锐气;“数板号子”,挣滩途中,使人步调一致,劲足气盛;“橹号子”,挣滩成功,舒缓轻松,抒发船工惬意之情。

随着陆路交通的日益发达,水运行业日渐凋敝,昔日响彻沱江流域的号子已成为千古绝唱。

“‘沱江号子’反映了沱江流域的自然风光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因此挖掘和保护‘沱江号子’,对探究沱江流域历史变迁、社会变革和民风民俗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五凤古镇文化研究办公室主任刁觉民说,“2006年,经过老一代纤夫3个多月的挖掘整理,‘沱江号子’被列为成都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五一,在修旧如旧、整饬一新的五凤古镇一期工程广场,“沱江号子”从五凤人的记忆深处“复活”,以文化表演的新形态出现在游客面前……

上一篇:农村房屋买卖,请慎重 下一篇:怎样看待放开贷款利率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