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品牌意识 促进农民增收

时间:2022-10-25 03:45:16

增强品牌意识 促进农民增收

四川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如何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农副产品品牌,对提高农副产品市场竞争力尤为重要。

一、农副产品商标现状不容乐观

(一)农副产品品牌兴农宣传不够。虽然改革开放20多年,但长期的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观念,仍在各项决策中产生一定影响,在发展农村经济上缺乏市场观念、品牌观念,保持传统品牌多,培育发展新品牌少。大多数企业和农户不注重品牌的培育和保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当今社会,有品牌才有市场,有市场才能发展,能发展才能致富。为此,必须自觉运用商标战略,走品牌兴农之路。

(二)农副产品使用商标发育水平低。据初步调查,成都地区的注册商标2.8万多件,但属农副产品的注册商标数量不多,特别叫得响的品牌很少,仅有郫县豆瓣、龙泉水蜜桃、新都泡菜、新都柚子等。要增强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必须有一批知名品牌,以此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大力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商标

商标战略客观上要求按照价值规律,实行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因此,在市场中,农副产品要参与市场竞争,实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注册商标,并创造出市场需要的品牌。

(一)广泛宣传商标法规,提高农户的商标意识。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我国人世后农副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化认识实施商标战略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广大农民的商标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实施品牌兴农战略,以品牌促销售,以品牌促增收,以品牌促发展。

(二)加强调研,制定农副产品商标发展规划。深入农村、农户和农副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对农副产品商标注册、使用、声誉程度等情况,逐一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经营农副产品的种类、数量、规模、特色,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根据“普遍指导、重点扶持、注册保护、创立名牌”的原则,制定符合本地区农业产业政策的商标发展战略目标。

(三)加大注册力度,增加农副产品商标的注册量。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未申请注册商标的农副产品进行梳理,筛选排队,对那些名优新特产品要尽快动员生产经营者申请注册商标。按照申请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进行分类指导,提高商标申请注册率,增加注册商标总量。在指导商标注册工作中,要把那些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集体商标、证明商标作为注册的重点;对那些市场覆盖面大,并销往国外的名优产品,依据《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实施办法》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强化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力度:对那些已经注册商标,但不能在被核定商品上正确使用商标的生产经营者,要认真宣传商标法律,提高正确使用商标的认识,进一步规范使用行为:对已经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注册商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育和扶持,引导其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实施企业商标战略,创立著名商标。

(四)发挥“公司+农户”优势,增加农副产品商标价值。为提高农副产品的质量,实现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公司的各项优势,促进品牌的形成。公司比农户更有条件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值,有利于形成农副产品品牌多样化、行业化的优势互补。因此,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成熟一个品种,发展一个品牌,循序渐进,逐步发展。

三、立足工商职能,大力推进品牌兴农战略

(一)充分发挥工商部门职能优势,加大对农副产品的服务力度。发挥基层工商所的管理优势,大力宣传农副产品商标的作用,帮助农民转变观念,树立商标意识。引导农民正确使用商标,在农产品的登记注册上提供优质服务:商标机构要搞好农副产品商标注册的申请、注册服务。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举办农副产品商标知识讲座,提高农民、公司、行业协会的商标知识和管理水平,增强其自身保护能力。

(二)发挥工商企业登记管理职能,为农副产品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产业分布要尽可能科学合理化,使“公司+农户”的运作机制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彻底改变传统的企业运作模式。将公司同农户、公司同公司、公司同企业集团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开发使用农副产品商标,建立品牌资源有偿共享、人才信息优势互补、充满生机活力的市场主体群,展示品牌运作的魅力。

(三)发挥商标管理职能作用,促进农副产品商标管理水平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商部门应积极帮助企业建立起规范化的商标管理运作程序,保障农副产品商标的开发有序化、使用规范化、产权明晰化,提高企业农副产品商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商标专用权保护能力。

(四)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严厉打击各种商标侵权行为。品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它意味着企业在争创过程中所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投入,必须切实加以保护。保护名牌与争创品牌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因此,在农副产品企业中应建立打假维权网络,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加大农副产品商标的监管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各种商标侵权假冒行为,维护企业和农户的合法权益。

商标是农副产品走向市场的客观需要,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更是面向世界的重要选择。走品牌兴农之路,将带给广大农民更加广阔的发展机遇,将给农村发展创造无限生机。

(作者单位:成都市工商局)

上一篇:颜色组合商标的申请与审查 下一篇:科所长应强化十项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