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时间:2022-10-25 02:41:02

如何提高中职服装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一体化教学是应社会发展产生的新的教学模式,是专业教学的一次变革。本校初次在服装专业实行一体化教学,两年以来,对学生的培养有了新的突破。本文总结了一体化教学的经验,从教学计划、学习方法、教师素质、学校与企业态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提高服装设计一体化课程的有效性。

【关键词】服装专业 一体化课程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173-02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技工院校作为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载体,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了转变,这直接对员工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现如今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近年来,受国外先进职业教育思想影响,广大的技工院校越来越意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种具有鲜明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才是技工教育发展的关键,这就迫切要求技工院校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推行课程与教学改革,因此“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慢慢成为了专业教学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行这种教学模式,一体化教学已变得炙手可热。笔者带过一届学生的服装设计一体化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与其它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去研究和探讨。其目的就是为了能让我们的一体化课程更有成效,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人才。

传统的服装专业教学十分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然而服装企业迫切需求的人已不限于此,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变得非常重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是我们现如今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体化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要根据指定项目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模拟在企业工作。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当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们老师要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相应的能力。这也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 良好的教学计划

制订良好的教学计划有利于一体化课程教学顺利有效地开展。服装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教学主要是将服装的设计、结构、工艺这三门主要学科和其他学科进行贯通。服装设计处于最前端,它具体是将市场调研、品牌认知、主题创意、产品开发设计、产品制作、服装画册等教学内容贯穿起来,最后形成各具特色的服装成品。我们的整个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在课程的内容设定、课时分配上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每项任务内容要具体,让学生清楚认知每项工作的操作步骤和要求;每项工作的训练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每项工作任务要有合理的时间截点,严格控制工作任务的时间,把握好工作的节奏。所有这些都要经过专业负责教师、资深服装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讨论确定。

二 小组合作

一体化项目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刚从传统专业教学中走来的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中职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厌学、懒散、不自信和畏难情绪,以及学生技能水平的不平衡等种种问题,结果就是学生难以独立完成指定项目。当任务下达了,学生没能及时执行,那么就无从谈我们后面的教学。所以提高学生的执行能力和沟通、协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教学,在学习方法上我重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所有项目的教学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活动,让学生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1.小组人物角色定位

将学生根据指定服装主题进行分组,尊重学生的感受和

想法,让学生自己去找合作伙伴,这样搭出来的小组都是他们自己私底下沟通好的,差的学生自己要推荐自己,想让自己融入到各组中去就必须自己做组员的思想工作,并且做出承诺,在组里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其实找伙伴的过程也是在锻炼他们的能力。最终的权力要回到老师的身上,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对每组的学生进行微调。每组取队名、设计队徽、口号,增强组内成员的凝聚力。每组组员的技能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设计能力好;有的制图能力好;有的工艺能力好;有的什么能力都不突出等。因此小组成型的前期,尽量以鼓励为主。模拟企业的小组分配方式,选取主设计师1名,设计师1名,设计助理2名。明确每个人物角色的责任。这样也有利于后期小组合作出现问题时,责任的归咎,方便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小组的沟通和协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多出点子,充分讨论,形成统一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团队的力量,深刻体会团队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去沟通,及时表达自己心中的想法。在学生报告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在我的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出现合作上的问题。有些学生自我主观意识较强,什么事都认为自己的对;有的是比较内向不敢表达,什么事都憋在心里;有的是经常嘴巴太快,说话得罪人,与组内人员不和;有的是责任心不强,经常推卸责任;有的是不知道怎么分配任务,全由自己处理等。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性,在小组合作的前期是一个艰难的磨合期,这也将是学生以后到工作岗位上会碰到的问题。在这个磨合期里,让学生主动接受自己的组员,和组内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出现问题时,尽量让学生自己主动去解决矛盾。让学生多发掘合作伙伴的闪光点,以平等的姿态看待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学习进步,营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任务是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引导。

3.小组竞赛激励

进行小组竞赛,并且制订一些小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他们不能深刻理解做眼前的这些事对以后有什么影响。有的时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鞭策,才能不断地向前走。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地去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把学生一些懒散等不良习惯纠正过来,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经过半个学期的教学,我带的那个班从原先一盘散沙的状态转变为有高度凝聚力的班级。每次布置的任务,学生基本都能及时完成。这种转变让我今后的工作实施变得更加顺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工作和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让一体化课程的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

三 提高教师素质

从事一体化课程教学的教师身份是多重的。他是企业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结合体,是技术能手与教育教学能手的结合体,具备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桥梁的一个综合体。但是,现状是大多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企业的工作经验。一体化课程专业教师是主导,所以,要加强对一体化教师的培训工作。

1.进企业学习

一体化课程,需要教师模拟企业工作任务,灵活运用专业技术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如果一个教师没有实际的工作任务经验,一体化课程的实施无从谈起。我在带一体化教学的时候,曾因教学需求进企业学习,从中收获很多。我给自己制订了每天的计划,没事做的时候就多去看、去听,不懂多问,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每天我都会写工作日记,次日整理,把教学上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并且思考如何将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转化为我们课程中的具体任务。从企业获得的信息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是最新最有用的“活教材”。另外,服装专业有很多资源是学生在市场上很难获取的,教师可以企业为中介获得想要的资源。这有利于教师进行一体化课程内容的开发和实施工作。

2.提高技能水平

一体化的教学任务的实操性非常强,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我们倡导教师一专多能,但在寻找“一专”与“多能”的平衡中,在适应现代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我们更应注重“一专”教师的培养。服装设计、结构、工艺由专门的教师负责。每位老师负责承包指定的部分,整个工作过程又要连贯。这也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各方面技能,适应教学的发展需求。

3.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课堂掌控能力,能熟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实施课程教学。学校可以组织骨干教师分批进行专门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然后回到学校,通过教学的磨炼,迅速地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一体化教学能手。

四 学校、企业的态度

每一种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都离不开领导的支持。一体化教学,需要形成一种从上到下统一的思想。领导的方针政策准确了,我们才能有清晰的工作思路。一体化教学本身经验尚浅,前面没有好的例子可以追寻。遇到许多问题还得靠各方面人士的帮助。教师的工作量也很大,很辛苦。只有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教师才会有更好的动力。

服装专业的教学资源较少,学才也不多。需要企业帮助,提供一些教学上的资源。但是现在许多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如果学生的设计能被企业所用,给企业创造价值,我们就可以和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也让学生的作品市场化,这就真正意味着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开展。

服装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程,涉及的事物比较多,周期也长。一批成品的完成都要花费两三个月。另外,对于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来说,要负担起一些原材料的费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艰辛了。如果在服装材料方面学校能给予支持,适当地在资金上给予帮助,我相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越高,出来的作品会更加成熟。作品的成熟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作品可以转化为商品。这样我们的一体化教学就不会停于形式,而是直接得到市场的检验。那么,一体化教学的成效也就显而易见了。

上一篇:编写预选卫生士官教材的思考 下一篇:音乐教研游戏化,促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