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

时间:2022-10-25 02:00:32

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动起来

摘 要:要让聋生在枯燥的数学课堂上动起来,真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题的能力,运用具体实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解题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发挥的作用,使课堂教学更生动。

关键词:亲身感受;接受式学习;数学课堂

面对新课改的大潮,被传统教材培养长大,已经习惯了传统教材的我一度也很迷茫,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新课程课堂教学呢?

长期以来,数学在很多学生心里的强烈印象,就是枯燥的计算、刻板的公式、远离现实生活的应用题。有人把它比喻成结构严谨的议论文,也有人把它比喻成刻板的八股文,但不管怎么说,数学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大的联系。

在实际教学中,好多聋生害怕数学,认为数学太抽象,不易理解。只要我一走进课堂,他们似乎显得特别无奈,但又不得不接受现状,硬着头皮去听。实际上,这几个学生平时都特别机灵,可是在数学课堂上就比较呆板,早就身在曹营心在汉了。为此我不止一次找他们谈过话,当时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对,可是时间一长就又仍然照旧了。慢慢地我就开始琢磨问题出在哪里?如何使我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变得青春飞扬?

以前我们的课堂都是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点都没有调动起来。甚至我们把数学与生活的天然联系割裂开来,鲜活的数学异化成了纯粹的符号系统,成了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另一抽象世界。这是学生感觉数学枯燥无味的一大原因。在新课改下,我们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创设更多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为此我尝试了以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多地去亲身感受

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遵循聋生的心理规律去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进行解释与应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创设更多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我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我让聋生根据角的特性来自制角,在我们周围找角,学生乐此不疲、兴致很高,一会儿兴致勃勃地来报告他们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把数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数学并不是遥不可及、枯燥无味的知识,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具体事实。

二、体验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感受中明白自己思维的误区,从而强化对正确数学知识的理解

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顺着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从而选择正确的思考方式。例如,我教《小数和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在2.5+4×6÷3-1.2的计算中,有些学生会先算加法,这时教师就得体验学生的思考方式,把容易错的题按照他们的思路做出来,当要继续往下算时,学生却发现不对了。我马上抓住这个机会,纠正学生的思维错误,同时让学生总结正确的方法,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也就牢靠了。

经过一年多的尝试,我感受到了体验教学给我和我的学生带来的好处。有些知识对于学生来讲还需要接受式学习,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掌握知识。

(作者单位 山西省阳泉市盲聋人学校)

上一篇: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间的有效对话 下一篇:浅议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