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 2期

时间:2022-10-25 01:50:44

教育政策 2期

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制度建立

2月12日,教育部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明确了建立督导问责机制、规定专项督导结果是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要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办法》规定,凡涉及到影响和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或严重侵害师生切身利益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都属于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实施范围。

陕西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让280万名中小学生受惠

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陕西省24个县(市、区)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加上之前在43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和40个县(市、区)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陕西实现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将有280万名中小学生吃上政府提供的营养餐。

六项措施为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卸包袱”

“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2月17日开学的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了一个更加宽松的新学期。2月11日,天津市教委《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对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节假日补课、作业总量、考试次数、教辅使用、文体活动六个方面做出严格规定。

沈阳市今年起将建设3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基于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校园管理方式发生变化。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生以后在学校里可随时通过公用电脑查询学习资料,“黑板”是多媒体大屏幕,通过校园广播可以收听新闻、了解世界。据了解,沈阳市今年起将建设3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并开放千节名师网络微课程。

我国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改善学校生活设施

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会,介绍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出了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6项具体任务。

河北省将在省属高校推行基建项目“七公开”制度

河北省教育厅在省属高校全面推行基建项目“七公开”制度,以深化校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属高等学校基本建设中的廉政工作,杜绝相关腐败行为产生。该制度规定,各省属高等学校使用财政性资金、单个项目资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要全面推行“七公开”,即建设计划公开、资金来源公开、招标过程公开、施工过程管理公开、质量监督管理公开、资金使用公开、竣工验收公开。并对公开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监督检查部门等做出具体规定。

江苏:退役士兵可免试入读成人高校

江苏省人民政府、省军区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退役士兵安置工作实施意见》规定,具有普通高职、成人教育或高等自学考试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可以免试进入成人高校本科;高中或同等学历退役士兵,可以免试入学成人高校专科。参加脱产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政府给予每人每年9000元补助;参加业余或函授(网络远程教育除外)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拿到学历证书后,政府给予每人每年5400元补助,补助期限不超过3年。

上一篇:笨狼的故事 下一篇:万艳同悲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