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曦映照闹莆禧

时间:2022-10-25 01:25:16

在明代的福建沿海,受倭寇侵扰最盛的当数兴化(莆田),周德兴受命巡视东南时就认为平海、莆禧、南日地理位置险要,是军事要冲,决定设置平海卫、莆禧所、南日水寨,筑城建寨,派兵防守。

莆禧古城原名“浮曦”,古城东南北三面临海,地势较高,晴天迎着朝阳出海,岚光海雾变幻莫测,因此美其名“浮曦”,莆禧是浮曦的方言谐音。

莆禧是一个“守御千户所”,置正五品官一员,从五品官二员,驻军一千名,属平海卫管辖。莆禧城周围城墙总长590丈,城墙高一丈三尺,墙基厚一丈两尺,建城垛1049个,警铺24个,城门四座;城门上还建有城楼。莆禧古城的水门最有特色,城池的水门都是必需的,它承担着排涝的功能,大雨之后或者遭遇大潮,潮水入城,水门就可以及时排出积水,防止“水淹七军”。而莆禧城的水门独特的是在门前竖着高矮不一的石条,那几条石柱东倒西歪的不成样子,却是辟邪的几位神祇的化身,防止乱七八糟的污秽从水门进入,侵扰百姓的生活。莆禧城内还建有“千户所衙门”和粮仓等。抗日战争以前,莆禧城一直保存较完整,1939年该城被毁,现在尚残存东、北二座城门和月城,以及一百二十多丈的古城墙,城内青石铺设的十字街和城隍庙保存尚好,隐隐透现出了莆禧古城的历史厚度。

莆禧城内的城隍庙位于城南东门地段,又称“鲤江城隍庙”,这座城隍庙有着奇异的传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围莆禧城五十多天,后城隍显灵,城头上“神灯四布,夜夜绕城,寇望而生畏,自溃鼠窜”。清初海禁迁界,莆禧民众被迫内迁30里,莆禧城隍大神也随之移居涵江凤岭,后来复界,部分莆禧人又回到家乡,但城隍大神却被凤岭民众挽留,只好在莆禧庙重塑城隍金身。

每年的正月十九,莆禧城里总是热闹非常,人们把城隍爷抬出来环游全城,同时举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走高跷、跳火、摆棕轿等等,最精彩的是爬刀梯,那刀梯竖在城隍庙前的场子上,有四五层楼房高。请来的乩童在场子上尽情地表演了各种法术之后,就有稍年轻的那一位爬上了刀梯,他边做着各种花式动作,一会的工夫就爬到了顶部。这个时候他已经高高地在那几棵老榕树的上面了,好像都进入到了云彩里。刀梯周围的人们越来越多了,大家好像都在等待着什么。忽然那顶上的乩童手一扬,引起下面的人群一阵骚动,大家都在抢什么,问身边的老百姓,才知道他在撒铜钱,是那种古代的真正的铜钱。看来抢到铜钱的人今年一定很福气很吉利啊!

上一篇:应届毕业生实习期/转正后薪酬水平 下一篇:天风海涛话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