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英模文化的苏联因素

时间:2022-10-25 01:14:01

新中国英模文化的苏联因素

摘 要:新中国成立以后,英模文化空前盛行,大批的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成为新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为独特的社会现象。探究这一社会文化现象的成因,英模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是其重要的方面,而作为外部影响的苏联因素,同样不可忽视。本文意即对此做一深入探究,以厘清英模文化中的苏联影响因素。

关键词:英模文化;苏联因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通过树立和宣传英雄模范人物,特别是倡导学习那些保家卫国的英雄,以及社会生产生活中的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来发挥导向、教育和示范作用,鼓励广大人民群众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去。客观地说,这一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之所以在新中国之初如此兴盛,除了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之外,在一定程度地还受到了来自社会主义苏联的影响。

一、意识形态趋同的影响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的人民民主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共产党以及新生的人民政权,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同样也受到了苏联的影响。由意识形态趋同所引发的“苏化”现象,在中国社会大行其道。大量的有关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著作,以及苏联文学的译著被广泛地介绍到中国,这些有益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苏联因素,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的社会生活。

毫无疑问,新中国的英模文化也同样受到了这种因素的影响和熏陶。

1、新中国成立初期密切的中苏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百废待兴,国际环境严峻,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的严重对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奉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遏制的对华政策。因此,新中国把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同苏联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承认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通过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强化中苏双边友好合作关系。

这种密切的、“同志加兄弟”般的中苏关系,促使苏联愿意为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而援助中国;而新生的中国也获得了来自苏联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帮助。以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例,苏联帮助援建了“156项工程”,派遣大批工业技术和军事训练专家以及行政管理顾问来华;并向中国提供了总额66亿多旧卢布的贷款。①

2、各领域多层次广泛深入的交流

伴随着中苏两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交流与其他领域的合作同步展开,大量优秀的苏联文学、电影和音乐进入中国,这些充满战斗力和富有感染力的文化符号,切合了中国人民追求独立和富强的心理,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促进了中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二、社会主义苏联的英雄勋奖制度设计的借鉴

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社会主义苏联也不例外。十月革命胜利后,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国民,号召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英勇努力;在实践中,着力通过建立和实施英雄勋奖制度,来表彰和纪念那些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贡献的英雄们。

1、社会主义苏联的英雄勋奖体系

1918年9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命令,设立了苏维埃政权的第一种勋章——红旗勋章,授予那些立有战功的人;之后又陆续设立了多种勋章、奖章,奖励在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军事领域中表现杰出的军人、公民及集体。1934年4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决定,为表彰对国家立下英雄壮举的个人和集体,对有关人员授予“苏联英雄”称号;1936年7月29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关于苏联英雄称号的条例》;1938年12月27日,为表彰那些对国家经济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建立了英雄业绩的人们,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设立了“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1939年8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定设立“金星奖章”,颁发给对国家立下英雄壮举的“苏联英雄”。许多为保卫和建设苏联作出突出贡献的人们获得了表彰和奖励。

至二次大战结束,苏联的英雄勋奖制度逐渐丰富和完善,共计颁发勋章5种,奖章7种。依次为:金星奖章、镰刀锤子奖章、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劳动红旗勋章、荣誉勋章、勇敢奖章、战功奖章、劳动英勇奖章、劳动优秀奖章和红军20周年奖章。以金星和镰刀锤子两种高级奖章的设立为标志,苏联勋奖章已经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完整体系,涉及军事、劳动、文化等诸多领域。在这种勋奖制度下,苏联产生了众多英雄和英雄群体,如沃多皮扬诺夫、朱可夫、阿廖申、马特洛索夫、科莱瑟、卓亚等等,他们以其卓越的功勋,受到国家的表彰和人民的崇拜,同时激励着苏联各族军民不断创立新的功绩。据统计,至二战前,共有626人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其中3名是妇女;而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共有11635人获得了这项荣誉。②

苏联的英雄勋奖制度形成了一以贯之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的基础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有着鲜明的新兴无产阶级国家的特点,这使得苏联的英雄勋奖制度不同于此前任何国家任何时期的勋奖制度,并影响到了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包括新生的人民中国。

2、苏联英雄勋奖制度对新中国英模旌表制度设计的借鉴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英模旌表制度设计,就借鉴了很多社会主义苏联英雄勋奖形式和做法。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尚处于局部战争状态,各部队颁发了多种奖章、奖状、纪念章等。众多的英雄模范根据其事迹类型,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全国劳动模范”、“模范共产党员”、“劳动英雄”等;在军队中,则是各级“英雄”称号(包括特级英雄、一级英雄、二级英雄等)及“爱民模范”称号。如 “侦察英雄”、“孤胆英雄”、“战斗英雄”、“爱民模范”、“特级英雄”、“生产模范”、“劳动模范”等等。

随着形势的发展,新中国根据人民军队的历史发展情况以及革命战争时期立功运动、奖励工作的经验,并借鉴苏联等国的勋奖制度,制定了自己的勋章、奖章制度。1954年12月16日,国务院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中国人民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草案)》、《关于颁发中国人民有功人员勋章、奖章(草案)》。1955年,人民实行了军衔制、薪金制和义务兵役制,并且第一次在全军范围内大规模地给革命战争时期的有功之臣颁授勋章、奖章。这个勋章、奖章制度,是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家奖励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向有功人员颁发勋章、奖章,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官兵的荣誉感和上进心,调动了他们建设国防、保卫祖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他们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奋勇争先,建功立业,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的国防建设。

三、社会主义苏联示范意义

“苏联的建设成就和人民的精神风貌引发了中国人民的崇敬和向往,十月社会主义国家的生长、强大,给全世界被压迫人民,挂起了一盏明灯,指出了走向解放的路。”中国人民就是“走俄国人的路”,取得了革命胜利的,因此,苏联道路对于成立之初的新中国具有典型的示范意义。

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起来。经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增强了综合国力。中国人民见证了苏联从帝俄时代落后的农奴制封建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这种具有强烈现实意义的示范,契合了追求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新中国的发展方向,也给中国人民明确了学习的榜样。

2、苏联社会主义道德的感召力

“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培养出来的人,有着全新的道德面貌,使得在前进途中的中国人民无时不望见他们巨大的形象。他们鼓舞和引导了千万青年,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帮助塑造了我们新的一代的品质。苏维埃国家建设进展的速度一日千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年们享有自由、幸福和充分的权利。人人都像那照样下生长的花朵,人人都有美好的将来。现实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苏维埃祖国的制度是最优越的社会制度,一切幸福的根源就在这里。”③

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苏联人民中已养成了一种新的精神——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不论在城市和乡村,不论是男的和女的,所有从事于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苏联公民,都具备着一种自觉自愿地贡献自己全部精力和和指挥,为建设和完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为苏联千百万人民创造更幸福的生活,并为人类安全、幸福和进步事业而热情劳动的精神;这种精神成为苏联人民最高的道德标准和无上的光荣愿望。这种标准和愿望贯穿在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④

3、苏联英雄群体的精神风貌契合了新中国社会需求

奥列格、卓亚,这些英雄都是在苏联共产党亲切关怀和教育下生长起来的,他们热爱党和领袖对他们有重大的影响。热爱祖国优越的社会制度,热爱祖国的人民,忠实于党的事业,尊重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同时也尊重其他民族,为祖国也为全人类,这就是奥列格、马特洛索夫、卓亚、阿历克赛爱国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从这个思想基础上,“产生了使祖国日益繁荣富强作为生活唯一正确目的的最高理想;产生了以能向国家和人民献出自己一切为个人最大幸福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感”。⑤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成为荣誉的、豪迈的英勇事业了。在苏联,谁劳动得好,谁就获得荣誉。一个劳动英雄不仅能够受到人们的尊敬,而且能享有更高的物质待遇。

苏联的英雄都来自于人民,在获得英雄称号的群体中,有将军和士兵,也有游击队员和劳动模范。在苏联几乎所有的民族中都有人成为苏联英雄。这些出身平凡、来自基层的英雄人物,并不是从天下降的生来就有非凡品格的英雄。他们都是社会的普通人——是在平时,和许多平凡的青年一样。这些平凡的人具有高贵的品质,也正因为他们是平常的人,是实际存在的人,他们所处的时代和新中国成立之初是共通的,他们本身的特点和遭遇的问题也和新中国之初有许多相近。因此就比以往任何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都更容易理解和学习,更有可能以中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因此也就更能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前进。

四、苏联文学对中国英模文化的影响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权立即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文化革命的决定,支持无产阶级革命和进步文学的发展。一大批苏联文学家应运而生,以高尔基、绥拉菲莫维奇、富尔曼诺夫、奥斯特洛夫斯基、肖洛霍夫等为代表的苏联作家,创作了众多影响广泛的文学作品:《海燕》、《铁流》、《恰巴耶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静静的顿河》等,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充沛的革命激情,欢呼旧世界的覆灭和新世界的诞生,颂扬人民的英雄和与时代的精神,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学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毫无疑问,文学是有教育和示范意义的。苏联文学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主题,激励着苏联人民投入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仅如此,苏联文学还跨出国界,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学乃至中国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的“礼物”不止有马克思主义,还有苏联文学。

1、苏联文学的教育意义

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人观念中的苏联主流文学作品,基本上就是“外国文学”的代名词。“苏联文学教育劳动人民,组织劳动人民,鼓舞劳动人民为消灭一切剥削制度而斗争。它反对而且坚决要消灭一切黑暗、落后、腐烂、倒退的现象。它鼓舞全世界劳动人民,从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下解放出来,成为自己国家的主人,建设自己的自由、独立、幸福的生活。”⑥在1949年9月的《天津日报》中有一篇《苏联文学怎样教育了我们》的文章中写道:“年轻的中国人民革命文学,直接在苏联文学的影响下成长起来,这不只是创作上的骄阳,而是联系着青年们的革命的行动。中国大革命前后的一代青年学生,时常是因为喜爱文学,接近了革命。他们从苏联文学作品里,受到教育,怀着反抗的一直,走上征途。”

新中国的广大青年,如饥如渴地阅读苏联文学作品,仅以翻译出版的苏联文学作品为例,据卞之琳等统计,仅从1949年10月到1958年12月“就有3526种,占这个时期翻译出版总数的65.8%,总印数82005万册”。另据美国学者的统计,1950到1958年间,有1.3万册苏联文学书籍在中国翻译出版,印数大约2.3亿册。其中最为中国青年欢迎的有乌克兰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文学作品。⑦

向苏联的英雄人物学习,据报纸,杂志所载:卓亚和苏拉的故事,很多学校整个年级,整个班都集体阅读、讨论。教师、班主任、青年团干部、少年儿童队辅导员,都把这书当作自己的工作手册。1951年北京青年艺术剧院演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之后,很多学校和工厂都成立了以保尔.柯察金的名字命名的班级和车间,人们进行着广泛的讨论、学习,这不是个别的、特殊的事例,而是新中国的普遍的社会现象。

2、苏联文学有助于塑造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20世纪50年代,苏联传记小说《真正的人》风行中国,成为学生们的必读作品。传记主人公是苏联英雄飞行员阿列克塞·马列西耶夫,在卫国战争中负伤后虽然双腿截肢,却凭着顽强的毅力重返蓝天。在以后的作战任务中,他共完成了86次飞行,击落了11架敌机。他的事迹令所有人惊叹不已,这个被人们尊称为“无脚飞将军”的苏联英雄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偶像。中国的青年读者,崇敬这些人物,热爱这些人物的高贵的品质,把他们作为自己的光辉的范例,向他们学习、看齐,立志要成为具有这种高尚品质的人。曹靖华在《苏联文学帮助我们青年塑造新品质》一文中写到:“充满着深刻的政治教育内容的先进的苏联文学,教育着我们广大青年,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热爱全世界正义的,善良的劳动人民;培养他们痛恶帝国主义,痛恶法西斯强盗,痛恶战争贩子,使他们成为爱憎分明的新生一代。苏联文学正帮助我们塑造青年一代的最高贵的品质。”⑧

苏联文学中闪耀的革命英雄主义光辉,不仅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样也对中国英雄文学的创作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众多以革命英雄主义为主题的优秀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投身于革命和建设事业。

结语

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作为榜样来学习,新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充满了典型的苏联因素,究其原因,除了中苏关系的密切外,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新中国人民要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那里汲取精神元素,从苏联的社会文化中了解社会主义是什么样子。”⑨以苏联文学、电影和音乐为代表的苏联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人们读的是如《铁流》、《毁灭》、《恰巴耶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的苏联文学,听的是《三套车》、《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苏联歌曲,看的是《列宁在1918》、《卓娅》、《伟大的转折》、《保尔·柯察金》、《第四十一》、《共产党员》等的苏联影片;甚至在教育、语言、服饰等方面,也都具有明显苏联文化印记。

苏联因素对新中国的英模文化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种影响以中苏关系破裂为标志,可分为两个阶段。中苏关系破裂前,苏联英雄文化在中国大行其道,众多苏联英雄成为中国人民学习、效仿的偶像,而随着中苏关系的破裂,新中国第一次陷入国民经济的困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突出的时代主题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苏联文化在中国传播和影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中国社会对苏联英雄的推崇渐趋弱化,在更多层面上,中国自己的英雄模范逐渐成为了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主角。这反映出,一方面新中国的英模试图摆脱苏联英雄文化的影响局限;另一方面也在尝试塑造一种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的英模形象,构建自己的英模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康平著:《中华民族精神》,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版.

[2]刘济良:《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3]苏颂兴、胡振平著:《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4月版.

[4]李泽厚著:《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出版.

[5]陶克、王跃生:《中国雷锋现象—共和国精神文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92年版.

[6]朱育和、张勇、高敦复:《当代中国意识形态情态录》,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出版.

[7]苗晓平、赵万须编著:《国之根:新中国英模叙事》,浙江人民出版社.

[8]姜国柱、朱葵菊著:《论人.人性》,海洋出版社,1988年7月版.

[9]秦燕、张启勋编著:《中国思想文化概论》,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0]王学启、杨树标、姚鸿瑞著:《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一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6月版.

注 释:

①②⑦⑨顾宁:《冷战年代中苏教育交流的启示》,《世界历史》2004年4期.

③⑤孟凡:《从几本文艺作品看苏联青年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品质》1952年第20期《红旗》.

④邓颖超:《学习苏联人民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人民日报》1952年11月5日.

⑥⑧曹靖华:《苏联文学帮助我们青年塑造新品质》,《红旗》1952年第19期.

上一篇:新形势下经费预算管理改革研究 下一篇:论当代中国包装的误区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