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MR影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应用的价值

时间:2022-10-25 01:10:01

X线、CT、MR影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应用的价值

【摘 要】目的:分析X线、CT、MR影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X线、CT、MR影像诊断的效果。结果:X线平片检测出阳性病例15髋,阴性45髋,阳性率达到19.2%;CT检测出阳性40髋,阴性20髋;阴性率达到65.4%;MR检测阳性56髋,阴性4髋,阳性率达到95.8%。结论: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R、CT和X线,其中MR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CT;X线;MR影像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医学临床上最常见病,其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连接着上体和下肢,是人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就会立即侵害髋关节,阻碍髋关节功能发挥原有的作用,从而出现股骨头塌陷的情况,严重者还会直接导致残疾[1]。为了对比分析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CT、MR影像诊断价值,特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患者均按照X线、CT、MR影像进行诊断检查,且所有患者均符合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5岁,患者年龄均在20~46岁。且多数患者病情呈现慢性过程,临床表现为髋部疼痛、坡行和活动障碍等病症。

1.2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50例,患者均按照X线、CT、MR影像进行诊断检查。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患者CSS评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临床疗效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和χ2检验,P

2 结果

从X线、CT、MR影像诊断结果可以检测出:X线平片检测出阳性病例15髋,阴性45髋,阳性率达到19.2%;CT检测出阳性40髋,阴性20髋;阴性率达到65.4%;MR检测阳性56髋,阴性4髋,阳性率达到95.8%。因此,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诊断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是MR、CT和X线。详情见表1。

3 讨论

股骨头缺血坏在临床医学上称为股骨头坏死。它是骨关节常见的疾病之一,大多是因风湿病、血液病和烧伤及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大量的酗酒或者大量使用激素都可以导致股骨头血供减少, 进而引起骨髓细胞及骨细胞坏死。这主要由于长期酗酒的患者,其骨内脂肪含量要比正常人多,一旦骨髓腔内压力与脂肪细胞数量增高,便会阻碍血流循环导致血供障碍;而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会直接造成脂质代谢紊乱或者脂肪细胞大量增长,进而使骨细胞死亡。x线和CT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存在一定的差异。x线在显示股骨头全貌、骨质关节面和关节间隙上优于横断面CT,目前仍作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早期病变的检出上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容易漏诊。因此,CT与x线相比,在病变显示方面优于x线,不仅能通过骨小粱的结构改变判断x线难以发现的早期病变,而且在显示病变的微细结构上也优于x线,为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提供更多的帮助[2]。

利用MR检查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过程中,可以检测到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病理基础会造成骨和骨髓细胞缺血,进而导致骨髓细胞水肿坏死,一旦骨髓细胞水肿坏死便会直接使坏死局部含水量大大增加,进而进行全多为的检测病变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更多有效的病理依据采取有效的治疗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治疗。当MR检测出现异常信号时,股骨头就会因正常的骨组织和坏死骨周围形成以炎性浸润和充血水肿为主的组织反应带,也就是说T2WI骨髓腔内,包围骨坏死灶的低信号带内侧出现平行排列的高信号带,从而呈现典型的双线征。通常情况下,双线征代表表活骨与死骨反应界面,其中低信号带代表硬化骨,高信号带代表肉芽组织[3]。因此,呈现这种双线征的特征的概率可达到80%。MR对于软组织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不仅能够显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解剖形态结构,还能够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病理方面的信息,从而为患者早期确诊,提高确诊的准确性。

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X线平片检测出阳性病例15髋,阴性45髋,阳性率达到19.2%。CT检测出阳性40髋,阴性20髋;阴性率达到65.4%。MR检测阳性56髋,阴性4髋,阳性率达到95.8%。由此可见,X线平片、CT、MR影像诊断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阳性高低为MR、CT和X线平片,三种检验方式都在临床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选择哪一种诊断方式,还需要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通常情况下,MR是检查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疗效最好的方法,且具有将强的敏感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程模仁,谭元翠,高育新.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影像学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22):96-97.

[2] 张学军,孙睿,刑成.股骨头缺血坏死的MR、CT、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09(4):23-24.

[3] 周勃,王燕.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MR诊断[J].中国医疗前沿(上半月),2009(21).

上一篇:老年人 别这不敢吃那不敢吃 下一篇:子宫肌瘤的病因、症状及诊断排除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