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缆的综合布线质量控制部位及监控要求

时间:2022-10-25 01:02:04

通信电缆的综合布线质量控制部位及监控要求

摘 要:文章从四个方面说明了通信电缆的综合布线施工中质量控制部位及监控要求。

关键词:通信电缆;综合布线;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的不断深入,新的住宅小区、社区、高层住宅楼、写字楼、综合办公楼、智能化建筑逐年增多。这给通信线路的建筑、通信电缆配线和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提出了新的施工要求。

1 施工前的环境检查

应对综合布线的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如下的内容检查。⑴检查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是否全部竣工,房屋地面是否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是否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是否齐全。⑵房屋预埋地槽道、暗管及预留孔洞和竖井的位置、数量、尺寸均应符合设计要求。⑶检查敷设活动地板的场所,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⑷检查交接间、设备间是否提供220V单相带地电源插座。⑸检查交接间、设备间是否提供可靠的接地装置。设置接地体时,检查接地电阻值及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⑹检查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通风及环境温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设备安装质量控制

2.1 机柜、机架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⑴机柜、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偏差度不应大于3mm。⑵机柜、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损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⑶机柜、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图纸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⑷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⑸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

2.2 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⑴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呼应。⑵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不应大于2mm/m2。⑶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⑷交接箱或暗线箱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l000mm。

2.3 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⑴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⑵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2.4 信息插座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⑴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时,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启,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齐平。⑵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⑶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⑷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⑸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⑹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5 电缆桥架及槽道安装质量控制要求

⑴桥架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不应超过50mm。⑵桥架及槽道水平度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⑶垂直桥架及槽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⑷两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⑸吊架安装应保持垂直,整齐牢固,无歪斜现象。⑹金属桥架及槽道节与节间应接触良好,安装牢固。⑺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3 缆线的敷设质量控制

3.1 缆线的敷设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缆线布放前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⑵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⑶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位置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⑷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⑸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O.3~O.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lO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⑹缆线布放时,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问距不应大于1.5m。⑺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不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⑻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采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⑼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min。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死弯。

3.2 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质量控制

⑴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⑵管道内应无阻挡,道口应无毛刺,并安装牵引线或拉线。⑶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位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⑷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径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4 缆线的终端设备连接质量控制

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⑴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连接终端设备。⑵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⑶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⑷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⑸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和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上一篇:简析FTTH技术在互联网通信的具体应用 下一篇:浅析乐器校音软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