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名利场》杨必译本的翻译

时间:2022-10-24 11:16:52

浅析《名利场》杨必译本的翻译

【摘 要】杨必根据汉语的语义结构,对句子作适当的调整,使得整部译作流利晓畅,将英语译成地道、自然的汉语。

【关键词】英汉“主语”异同;主语的省略;转换和对应

思果先生曾评价道:“杨必女士译的萨克雷的《名利场》是真正难得看到的佳译。杨译不仅真实再现了原文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而且熟练地使用地道、流畅的汉语,忠实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争名夺利的“名利场”,传达了原作幽默、讽刺的意味,再现了原作的思想倾向。

一、主语的省略

英语是主语显著的语言,而汉语是主题显著的语言,所以汉语中有很多无主句。翻开“Vanity Fair”,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每个句子都有主语。杨必一定意识到了汉语的这种意合特征,所以好多句都译得特别简洁,能省略的决不保留。

例1:You may be sure that she showed Rebecca over every room of the house,and everything in everyone of her drawers.

不用说,她带着利蓓加参观家里的每一间屋子,又打开抽屉把一样样东西翻出来给她瞧。

例2:“It is some of Sedley’s wine,”whispered the butler to his master.

佣人头儿轻轻对主人说:“是赛特笠的酒。”

例句一中,主语“you”是虚指,没有实在意义,可以指代任何看到这部作品的人。为了突显“主题”,所以译文中没有必要将其译出。

例句二中,“it”这个代词,在这里代替上文提到过的事物,既然已经提及,就没有赘述的必要了。

二、主语的转换

“人称主语”和“物称主语”也可分别称为“有灵主语”(animate subject)和“无灵主语”(inanimate subject)。英语中的“无灵主语”可以是事物名称,抽象概念,也可以是代表时间和地点的名词,还可以是表外因和工具的词;而汉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却往往直接用人来作主语。杨必笔下“物称”主语转换为“人称”主语的例子比比皆是。

例3:Love may be felt for any young lady endowed with such qualities as Miss Swartz possessed. 一个女孩子有了施瓦滋小姐一般的能耐,谁能够不爱呢?

例4:Our duty now takes us back for a brief space to some old Hampshire acquaintances of ours,whose hopes respecting the disposal of their rich kinswoman’s property were so woefully disappointed.

现在,我们应该稍微谈谈汉泊郡那几个熟人的近况了。有钱的姑妈那份遗产分配的结果,真叫他们大失所望。

例句三中,“love”这个抽象名词作为被动语态的主语出现,译成汉语时,如或没有必要强调这个受动对象,就应该换成主动语态,需要找到“love”的承受对象,“一个女孩子”这样一个“人称”主语。

例句四,原语中的主语是“our duty”,是抽象名词。如果直接把它按照对等的原则,译成”我们的责任”要把我们带回到……显然句中的主谓语不搭配,也会令读者不知所云。所以译文中选择了人称代词“我们”作主语,理解原句后,以符合汉语语言习惯的表述方式,通顺地将其译出。

三、主语的对应

杨译只要译文在“对等”的情况,既能生动完整地再现原文的风貌,又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和句子的逻辑关系,那么原文的主语就会保留下来。

试看下面这几个例子:

例5:Lady Grizzel was won by her humility,and was mollified towards the little woman.

葛立泽儿夫人见她这样谦虚,心里很喜欢,从此不讨厌她了。

例句五使用了被动语态,但是译文却在没有更换主语的情况下,处理成了主动语态,不仅语义未失,还与原文相得益彰。

四、选词准确

杨译充分发挥了中文词义更精确的特点,把英文里比较宽泛的不对等的词处理的生动传神。

例1:…and their love,which is more precious than all!

译文:他们对你那份儿知疼着热就比什么都宝贵。

例2:But O! love me always―promise you will love me always。

译文:唉,求您疼顾疼顾我――答应我,以后一直疼我吧

分析:这两个例子都是关于love的翻译的,这里的love都是指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都说爱国,但中国的父母很少说爱孩子,都说心疼孩子。杨必灵活地译成知疼着热、疼顾和疼这些贴近汉语的表达。

汉语作者或译者都对汉语四字结构颇有青睐,在中国翻译史上,优秀的译文都是广用最能体现汉语的语言特色的四字表达。

例4:He may go and tell Miss Pinkerton that I hate her with all my soul。

译文:他尽不妨回去告诉平克顿小姐,说我恨她恨得入骨。

分析:杨必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归化为四字词“恨得入骨”。虽然灵魂与骨头相去甚远,但译文更易于中文读者接受。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对偶平仄协调,结构匀称,形式美和声音美兼备,句子节奏鲜明,悦耳动听,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

例5:She had to make and receive at least fourteen presents。

译文:她至少收了十四份礼物,当然也得照样回十四份。

例6:The baronet and the Rector…who hate each other all the year round。

译文:老哥弟俩一年到头你恨我我怨你。

分析:这几句如果照原文字面来翻译,句子完全讲不通。杨必巧妙地调整成对偶结构。

五、结语

在翻译一部著作时,难免会有未尽人意之处 。但是瑕不掩瑜,杨译《名利场》不失为一部杰出的译作,同时也为深入研究翻译理论与技巧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典型实例和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 思果.罕见的佳译――评杨必译的《名利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作者简介:张敏(1982- ),安徽淮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育。

上一篇:降低薄板烘丝机出口水分标准偏差 下一篇:剖析机械设备安装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