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艰难的说服

时间:2022-10-24 11:15:34

今天的环球时报社评,广泛而频繁地被世界各大通讯社转发引用,并被解读为中国民间舆论的“代表性声音”。这是难能可贵的成果,但也带来了属于环球的挑战――作为一种公共平台,环球时报社评必须面对与这种“话语权力”相对应的“媒体责任”,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担当“代言人”。

现在看来,是我错了。

两年前环球时报社评起步不久,锡进总编辑曾谦逊地向我垂询观感,我不留情地泼了冷水。

当时,我的疑虑有二,一是觉得以环球时报的定位,社评势必会涉及国际问题,由此难以避及外交事务,容易涉及邦交关系等较为敏感的话题,我很怀疑是否有足够的空间表达编辑部观点。二是看了一些最初的篇目,从选题到表达,尚未呈现环球时报的独特性。有感于评论人才的缺乏,便怀疑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打造自己的品牌。

时间证明我错了。环球时报社评今天的影响力,可以用“官方认可、外媒传播、民间关注”这三个判断来证明。或者不谦虚地说,应当是“官方欢迎,外媒重视,民间热议”。这除了说明我目光短浅、思想保守之外,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东西。

多元声音的“独特价值”

换在以前我们很难想象,一家报纸能够如此自由地指点世界。

从举世焦灼的朝鲜核问题,到扑朔迷离的南苏丹公投;从利比亚的潘多拉盒子,到国际政治的乌龙球。国际评论,或者准确地说镶嵌着醒目“中国元素”的国际评论,是环球时报社评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有时候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做西太平洋漂亮的“削球手”》、《中国应与中东各国朝野都接触》,看看这些掷地有声的标题,你可以感到环球时报社评锐不可当的气势。而当它信心满满地提出“中国应及时与利比亚反对派接触”,以显示“外交弹性与大国政治心胸”时,我们不知道是该慨叹环球时报社评的勇气,还是感叹中国社会的进步。

毫无疑问,环球时报是当今中国政治生活丰富多彩的表现,它充分见证了我们这个社会的进步――连外交和环中国国际环境问题上,也能出现多元价值判断和多种声音,确实是开放的中国方能呈现的图景。从这里,我们或能品味当年市场经济改革的用意所在,也能看到是30多年改革开放的现实成果。

推动中国从政府外交迈向公共外交,这是环球时报的一个独特贡献,促成中国在外交和国际问题上出现多种声音,保持有弹性的立场,呈现民间声音的表达,这是环球时报社评的“独特价值”。即便一些声音常会引来争议,但我们首先应当看到这种表达的时代意义。环球时报伴随着中国国力的成长而做大,发出了一个成长中大国的响亮声音,它敢于挑战西方价值观,善于旗帜鲜明地维护国家利益,毫不隐晦地传播“中国价值”。作为人民日报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环球时报社评的成长与成功,对于改变国际宣传西强我弱的既定格局具有先驱性贡献。

当然,在更好地传播中国与促成中国多元声音方面,人们对环球时报社评有更多期待。比如,在民间草根和知识精英两个阶层之间,如何更好地把握平衡,表达自身观点而不排斥“异质思维”;对环球时报社评最擅表达的中国本土草根声音,如何更多地开掘拓展,呈现主流而又包容多样?坦白地说,环球时报社评已经敢于说自己想说的话了,现在要做的是,还要善于说更多人想说的话。人们期望,环球时报社评在坚定传播自我认同的价值观念同时,也能尊重和包容更多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在坚决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要理解民众和知识分子的内心焦虑。

今天的环球时报社评,广泛而频繁地被世界各大通讯社转发引用,并被解读为中国民间舆论的“代表性声音”。这是难能可贵的成果,但也带来了属于环球的挑战――作为一种公共平台,环球时报社评必须面对与这种“话语权力”相对应的“媒体责任”,必须思考如何更好地担当“代言人”。

这方面,具有“独特价值”的环球时报社评得天独厚。它在一篇社评中曾说,不希望有人沿着价值观撕裂中国。而防止这种“撕裂”的最好办法,依然是党倡导的多元多样,让环球时报社评的声音更多元、更理性,更充分地体现五千年文明的文化气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这样才能让“民间舆论代表性声音”的殊荣实至名归,才能更好地达到总书记所要求的“在与群众交流互动中形成共识”。

社评从来就是一种“艰难的说服”。它的艰难在于,这种主观色彩极强的言论,却是“替机构立言”,要求“公允的立场”,最终如《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所言“须忘了自己”。从这个角度看,说更多人想说的话,让具有“独特价值”的环球时报社评,在民众的心中能找到更多共识,在历史的隧道里走得更远。

媒体竞争的“评论利器”

毫不夸张地说,伴随着“社评”的强劲登陆,环球时报迎来了自己的第二次飞跃。

如果说18年前的环球时报,以快捷的国际新闻报道,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那么今天环球时报社评的异军突起,则让这张报纸在“大众麦克风时代”拓展了自己的“思想领地”。

从“有新闻”到“有观点”,说到底这是一张大报必不可少的品质,也是信息时代媒体争锋时不约而同的归途。央视不是在新闻联播里都加了本台评论了吗,一向提供事实的新华社不也在“雄辩滔滔”吗。曾被预言将“悲壮消亡”的广播以评论惊天逆转,始于2002年的央广改革将麦克风送到中国所有最有思想的人嘴边,做得风生水起。

群雄并起的评论战场,硝烟弥漫。所有的媒体都在思考,在这些急剧生长的板块间,自己的位置在哪里?它会是迅速隆起、水涨船高的青藏高原,还是像俯冲到落基山下的东太平洋板块,就此沉沦和淹没?

环球时报打造社评,让自己获得了二次“崛起”的机遇。据了解,环球时报社评成了“总编辑第一工程”,锡进御驾亲征,横刀跃马亲自上场,并为社评立下了诸多“军规”,包括“说真话,说新话”的内容要求,以及苛刻的字数限制。这当然也是误判“环球缺人”的我所始料未及的。

一张报纸的评论,像这般由总编辑亲力亲为的,纵观传媒界恐怕也不为多。这除了证明评论在媒体管理者眼里的极端重要性,也从反向说明,重要评论若无主政者的“给力”,难成气候。

今天的环球时报社评已经建构了自己独有的话语体系。作为人民日报旗舰下的同行,我对此印象深刻。虽然他们涉及的主题往往是政治(国际与国内),他们谈及国际关系、国内维稳、政治体制、爱国主义、社会价值观,触碰了诸多敏感神经。但他们的表达并未因此僵硬生涩,也从未因此含混其辞。

他们喜欢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当他们把现今的中国比作“堆满问题却充满希望的码头”,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比作“再次装修”,把西方的干涉比作“自摆乌龙”,把诺委会的作为比作“构筑人类观念的三八线”,作为读者,你不能不留意他们的生动;作为同行,你不能不欣赏他们的智慧。

评论的目的,是为了说服受众接受某个观点,它不仅要在理性上说服受众,还要在情绪上感染受众,获得受众内心的情绪认同。梅里亚姆在《政治权力》中,使用了有名的“感性政治”和“理性政治”这两个术语,把政治象征分为两种类型。所谓感性政治就是为了维护权力而使用的感性的“应使人激动的东西”,即通过某些象征和仪式,调动人们的感情和情绪来维护权力。所谓理性政治,就是诉诸合理且明智的“使人可以确信的东西”。环球时报社评的成功启示我们,政论需要在表达上引入“感性政治传播”。

两岁的环球时报社评,已经有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下一步,人们对这个聪明的孩子还有更多期待。一篇环球时报社评这样写道,“中国需要自省和自信两个轮子”,愿与环球时报社评共勉,在自信中坚守,在自省中超越,为中国社会的进步鼓与呼。

(作者为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

上一篇:话语与文字的力量 下一篇:“迎接全媒体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