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社评的话语分析

时间:2022-09-08 08:56:59

《环球时报》社评的话语分析

摘 要: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环球时报》在2009年到2013年间的社评文章进行话语分析,分别从主题结构、社评态度和话语风格三个角度切入,对《环球时报》社评的话语建构进行了分析。《环球时报》坚持国际性视野,话语争夺集中在国际政治领域发力;在国际关系上社评的态度以中立、缓和态度为主,并通过风格化叙事增强话语力度,以增强《环球时报》社评在国际上的话语强度,影响国内外舆论。

关键词:《环球时报》;话语分析;国际话语权;话语风格;主题结构

社论,或社评,是指代表报刊编辑部的言论。

《新闻学大辞典》中对社论这样解释:“社论代表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编辑部的权威言论;集中反映并传播一定政党、社会政治集团或社会群众团体对当前重大事件或迫切问题的立场、观点、主张,是影响并引导社会舆论的有力评论形式。”①定义呈现出社论的主要功能:1、传递方针政策,社论对具体事件或问题表达的意见、立场,尤其是在党报社论中;2、引导舆论,社论代表的是整个报刊,在指明方向和引导舆论上有更强的力度。3、树立报刊形象。社论因报刊权威性和影响力而具有引导力,反过来社论影响着报刊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社论,实质上一个报刊的话语表达。在话语分析中,主要对文本和语义进行分析,即文字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意义。费尔克拉夫在《话语与社会的变迁》中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建构性的话语观。话语的建构意义通常是对意识形态的建构。媒体的话语实践,“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的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②

一、研究问题

2009年3月《环球时报》的社评正式创办,成为“国际论坛”版(工作日第14版、休息日第6版)的常规栏目,位于报头下方,版面中上位置。社评栏目保持“出报即有社评”、“大事即有社评”的强时效性,2009年-2010年,周一到周五发表社评,2011年期,周一到周六均发表社评。

中国与美国、日本的关系是《环球时报》长期的评论内容。在周边形势、国际争端和国内事件上,《环球时报》也有诸多关注。社论选题中,既有国际事件,也有国内重要事件。《环球时报》的社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指导民众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进行舆论引导。换言之,就是要建构《环球时报》背后的权利体系希望建构的民间舆论和国际舆论形势。

本文将在以下研究假设基础上对《环球时报》2009年到2013年社评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

1.《环球时报》的社论的话语实践在主题结构上具有国际化、多样化特点;

2.社论对事件的态度,在国内外、不同国家、不同议题中具有差异性;

3.在话语风格上,《环球时报》的社论秉承较强硬的风格。

二、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

本文将对《环球时报》2009年到2013年这五年中的“社评”进行分析。研究对象为《环球时报》的“社评”。在2009年到2013年间,《环球时报》的“国际论坛”一版逐渐成为其评论专版,分为社论和专栏两类。《环球时报》的社评都具有较高的辨识度,社评文章中有“本报时评”或“社评”字符为印证。

(二)取样时间

本文选取2009年到2013年的《环球时报》发表的社评进行研究。时间段为五年,是《环球时报》的社评栏目成型、成熟时间。

(三)抽样方法

本文对《环球时报》五年的社评进行研究,采用概率抽样方法中的构造周抽样方法。本文在五年的社评样本框中,使用简单随机抽取方法,每年抽取两个报纸结构周。

对结构周的定义,本文以报纸每周发刊期数作为结构周。2009年到2010年,每周五期,周一到周五出版;2011年至2013年,每周六期,周一到周六出版。因此按照简单随机抽样,两个阶段的年样本量分别为10期和12期,共抽取56篇社论。

(四)维度建构

在本文的三个研究假设基础上,笔者对随机抽样获取的研究样本进行浏览,再加之对已有文献资料的研读,试图根据研究假设建构出相应的维度对社论信息进行编码,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整体上,本文建构出以下维度:选题性质、微观主题、宏观主题、涉及国家/区域、所持态度、标题语气、祈使性质。

三、研究内容分析

(一)主题结构分析

《环球时报》是当下中国表现突出的国际性新闻报纸。在作为话语争夺手段的社论,其评论内容是否具有国际性,表达出的观点立场是否具有国际视野,这些疑问可以在环球时报的社评选题中体现出来。

在主题结构上,笔者从选题性质、宏观主题和微观主题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基本属性分为国际和国内,按评论对象进行区分。在宏观主题上,分为国际形势,国际争端,国际安全,国际关系,发展方略五个方面。国际形势指全球范围中,某一国家、区域或国际组织的单方面的作为;国际争端指两个及以上国家、区域之间的纠纷,如领土、军事等问题等;国际安全指某些国家的行为对全球构成安全威胁,具有国际性的影响力;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发展方略是指在国际背景中,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遵循的方针政策。微观主题分为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医疗卫生、科学教育、社会民生、意识形态、生态与自然灾害。本文将核开发归类于科研中。社会民生包含了就业、食品安全、民权、社会舆论。

1.选题性质

所抽取的社评样本量为56篇。在选题属性的频数统计分析中,关于国内事件/现象的社评共有19篇,占总量339%,关于国际事物/现象的社评有37篇,占总量661%。

由概率抽样统计可以推断出,《环球时报》的社评,50%以上的评论选题为国际性事件。这从选题性质上印证了《环球时报》社评栏目的国际性。

2.微观主题结构

评论内容的主题结构可以反映出报纸对国际的关注点停留的某个领域,同时反映出报纸在这个领域的话语力量。《环球时报》的社评是我国利用新闻传播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手段,是国际传播的一部分。争夺话语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家的国际地位,增强国家在维护和组建国际秩序中的影响力,归根究底是政治层面的传播。

报纸的关注点和发声点明显落在了政治领域。关于政治领域主题的社评有24篇,占总体比例为429%,其次报纸关注的领域集中在社会领域上,共10篇,占179%。对社评文章进行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主要集中在民权、舆论上面,是社论引导公众舆论的话语实践。经济领域社评共5篇,占89%。在科教文化和意识形态各4篇,均占71%,具体分析发现样本中,科教文化领域仅指向国际核研究和中国高考。在意识形态中,大多是对西方人权主义和日本民族主义的批评。

3.宏观主题

对宏观主题的统计结果显示,在56篇社评涉及到宏观主题文章中,国际关系方面为19篇,占339%,其次是国际形势方面为13篇,占232%。其他宏观主题文章为2-3篇。分析表明,《环球时报》的社评在话语实践中保持了国际性,并且在重要领域发出中国声音,有的放矢地进行话语权争夺。

话语权争夺主要在国家关系中得以体现。中美关系和中日关系一直是《环球时报》的关注焦点。2013年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问题多有摩擦,在其遭遇海啸时,《环球时报》撰写社评《中国应积极救援菲律宾灾民》,表明中国在国际道义上应该有大国气度,对菲律宾提供救援帮助。在道义上占据话语制高点,限制了其他国家的话语力度。

其次,话语权体现在国际影响力中,具体表现为对区域形势动态的发言权和影响上。如《别像训斥门卫那样对待巴基斯坦》一文,社评对事件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力图在国际舆论场中产生影响力。

(二)态度分析

社评的态度,是指社评对评论对象的态度。本文认为《环球时报》的社评在国内外、在不同国别、在不同的微观议题的态度是有差异性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肯定态度,包括对事件的支持、赞成等;2.中立态度,包括缓和、中立、漠视等;3.否定态度,包括反对、斥责、讥讽等。

对“选题属性”和“持有态度”两个维度进行交叉分析,旨在探析《环球时报》评论的态度是否因选题属性不同而有显著差异。在频数分布上,在国内选题上,三个层次的态度分布百分比分别为263%、474%和263%;在国际选题上,分布百分比分别为162%、486%和351%。而三个层次的态度在所有社评中,肯定态度占196%,中立态度占482%,否定态度占321%。选题属性和持有态度的交互分析中,P值为0619,也就说明社评的“选题属性”和社评“持有态度”之间并没有显著差异,二者没有显著的关联。而频数统计反映出,评论的中立态度无论在国内事件还是国际事件中都占据多数,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球时报》的中庸态度,在对事件的评论上少有偏激言辞。

以“涉及国家区域”和“持有态度”两个变量进行交互分析,SPSS分析结果显示P值为0009,表明“国家/区域”和“态度”之间分布具有显著性。“西方国家”是常在社评中出现的一个代词,具体指向也未曾说明,是一个颇为含糊的指向。而针对这个区域的事件,社评的否定态度占据多数,尤其面对西方国家在人权和意识形态方面对中国的批评,社评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态度。

在对美国的态度上,《环球时报》的态度一直以中立态度为主,在危机到中国国家利益和中国意识形态的时候,会有相对强烈的反对态度。这种情况最终是由国家综合国力决定的,美国仍然是世界强国,在诸多领域占绝对优势。中国虽然在崛起,但基本国情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在人均资源上,尚未达到世界强国标准。因此中国媒体的话语力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在对日本的态度上,从具体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环球时报》的社评在涉及日本的态度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2009年中,社评对日本的态度整体是积极的,乐观的。《日本高层应引导中日相互尊敬》一文中称“中国人没有忘记历史,但对日本人民却有着友好的感情。中国人民真切地感受到了日本友好人士为对东两国关系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应积极主动地与日本新政府展开互动,并通过这样的互动创造更有利于日本回归亚洲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在靖国神社、等事件上,挑战中国和利益,触及到了中国利益的底线。社评的态度也有积极转为中立、漠视,最后转变为强硬的斥责、反对。2013年12月31的社评《为中国政府同安倍“绝交”鼓掌》中,以通俗的口语表达式的语言表明对日本的强硬态度。

(三)社评风格分析

在学者梵迪克在著作《作为话语的分析》中,将风格定义为“说话人的社会特征和说话场合中社会文化的具体特征的显现形式或标志”。媒体风格表现为传播媒体的语言运用特征,是新闻话语的构成要素。大众在信息共享上有价值观差异,传播要达到预设效果,必须要事先假设相当数量的信念、价值观、意识形态,才能与受众进行共享。这样潜藏的信念和态度,主要体现在主题结构和话语风格上。

1.标题语气分析

在对《环球时报》社评的风格分析上,本文对标题语气进行分析。标题语气包括祈使句语气、判断句语气、陈述句语气、问句语气。祈使句带有命令、要求、允许等语气,伴随字符为“应”、“不应”、“不要”、“别”等。判断句是对事件的定性,以报社价值观为依据,伴随字符为“是”、“就是”、“并非”等。陈述句语气是对事件的陈述,无特殊表达语气。问句语气在社评标题中出现较少。

统计表明,标题中使用祈使句语气的社评共26篇,占56个样本百分比为464%。在四种标题语气中,祈使句语气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陈述句语气标题,共17篇,占百分比为304%。判断句语气标题占19%,共11篇。问句在标题中使用最少,仅出现两次,占比例为36%。可以看出在作为隐含意义的直接表达载体的标题上,《环球时报》采用祈使语气,表现出较为强烈的语气。祈使的对象既有对国际的也有对国内的。这样的强烈态度,是由我国的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决定的。综合国力和话语强度二者互为支撑,共同发展。

2.强势词汇分析

笔者注意到某些词字在社评文章出频繁出现,而这些词汇显著增强了文章的语气,使文章整体更具有气势,给出的评论观点显得不容质疑。某种程度上,特定词汇增强了社评的话语强度。

“应当”、“应该”、“应”此类“应”词字是具有指导、要求语气的词。“必须”是具有强硬命令语气的词。笔者对词频进行统计,“应”词字在所有社评样本中共出现226处,“必须”一词共出现63处。在年份分布上,“应”词字的使用频率总体呈上升趋势。2009年词频为26处,2013年词频为76处。“必须”的使用频率总体低于“应”词字,在年份上变化平缓。“应”字句和“必须”类句子表明的是《环球时报》在其价值观判断基础上,针对事件,向受众提出的指导性意见或命令性指示。在语言学的句类划分中,“应”字句属于弱祈使句,“必须”类句子是强祈使语气。在这种“指导/命令意见”的背后,隐含的是《环球时报》希望传播的价值观、信念、意识。而这种意识是由《环球时报》背后的力量预设的。也是说,《环球时报》是利用“应”、“必须”等强势词汇,增强器其话语的力度,力图引导中国社会和国际的舆论方向朝有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环球时报》在2009年至2013年社评文章抽样所得56篇社评进行内容分析,辅以质性描述。从主题结构、态度层面和话语风格三个角度进行量化分析。在研究假设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

一、《环球时报》社评选题具有很强的国际性,并且集中在政治层面,报纸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具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有的放矢增强了塑造我国强势话语权的有效性。

二、《环球时报》社评所表明的态度因国而异,在国际上有明确但不固定的立场,在话语中极力营造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形势。在涉及到中国国家和领土完整的事件上,报纸反映出的态度是随对象国的言辞行为而变化的。对美国的态度以缓和为主,由美国的世界强国地位决定;对日本的态度由弱变强,随着中日国际地位变化而变化。总体来说,《环球时报》表现出的态度与我国综合国力具有一致性。

三、在评论风格上,《环球时报》以指导/命令性的祈使语气为主,利用强硬的文本气势,增强观点权威性,尽可能指导民众对事件的认知和判断,传递其背后力量预设的价值观。(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殷晓蓉译。

[3]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曾庆香译。

[4] 张玉川,《新闻评论学》,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5] 程曼丽,《国际传播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赵振宇,《我国报纸社论现状及发展》,新闻与写作,2011-05。

[7] 杜骏飞,《我们为什么而新闻――关于风波的三个问题》,新闻记者,2011.09。

注解:

① 转引自赵振宇,《我国报纸社论现状及发展》,新闻与写作,2011-05,第19页.

② 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曾庆香译,第12页

上一篇:浅谈医院无线网络的安全管理 下一篇:论《浣纱记》中西施的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