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分析

时间:2022-10-24 09:22:21

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差异性分析

摘要: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将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纳入研究视野时,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和负面效应便凸显出来。通过一般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相结合,有助于全面而深刻地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关 键 词:经济全球化;产业发展;差异性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2-0095-02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整体影响有其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当我们将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利益纳入研究视野时,比如考察不同类型国家或同一类型国家的不同产业乃至同一国家同一产业的不同企业时,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和负面效应便凸显出来。

一、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结构及其政策的影响

1. 借助经济全球化,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平台扩大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主力,有广大发展中国家参与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大调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全球范围迅猛展开。第一,随着美国、日本、欧洲等工业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对各地区技术输出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扩大了初级产品、传统产品的进口;第二,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在输入高新技术中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其他地区转移;第三,中国及东盟等半工业国在大量进口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其劳动密集型以及传统行业向落后农业国和地区转移。

2. 国际间产业关联成为各国研究与制定产业结构政策的重要因素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际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相互波及和关联日趋密切。因此,单纯从国别视角的产业结构研究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经济系统的时代特征。客观上要求立足全球,将国际间产业关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美国将一些“夕阳”产业或“朝阳”产业中的“夕阳”环节转移到其他国家,自己集中力量发展高技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西方一些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都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发展中国家也在尝试着走这条道路。

总之,传统的产业政策一般以本国产业为对象,通常更多地考虑对本国结构调整及预期,而没有顾及国外政府可能做出的反应与调整对本国产业结构运行和政策执行结果的反向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产业结构的互联互动强化,直接导致了一国产业政策对内作用弱化,对外作用强化的质变,要求各国政府将国际间产业关联纳入研究的视野,从新的切入点来研究当代产业结构。

(二)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组织及其政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其运行的前提条件乃是各国政府宏观政策上的管制放松。经济全球化对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 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更加多样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兴起之前,产业组织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协调国内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制定政策目标的视野局限于国内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确立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企业所受威胁更经常的来自海外,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这就拓宽了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目标的视野,政府不仅要处理好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展现本国竞争优势。

2. 政府对待企业兼并行为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

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竞争的舞台向国际市场转移,企业规模巨大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条件之一。而要扩大企业规模,仅靠企业自身积累远远不够,通过企业兼并和生产集中,既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又能迅速实现规模经济。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大跨国公司兼并被人们津津乐道,称为强强联合。微软垄断案以及20世纪90年代先后出现的美国国民银行与美洲银行、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麦道与波音等几起公司超级兼并案表明,美国政府在实施反垄断法方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那就是从结构主义向行为主义的转变。[1]其他国家也类似。

总之,传统的产业组织政策着眼于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协调与处理,为保护国内消费者自由选择和生产者自由竞争的权利,反垄断成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政府制定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更加多样,运用产业组织政策的措施更加灵活,对待企业兼并、垄断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国家战略利益成为产业组织政策关注的重点。由此,势必带来国内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深刻变化。

(三)经济全球化对各国产业布局及其政策的影响

1. 资本的区位抉择加剧了各国国内地区间产业布局的不平衡性

资本流向和跨国公司区位抉择的趋利性,加剧了东道国国内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中国大陆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推动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进而拉大了东部与其他地区间的差距。

2. 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产业布局政策的调整

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不利影响。这促使各国加快了各自国内产业布局规划调整的步伐。例如,美国在加强其东北部经济地带经济实力的同时,产业布局正由东北部向西部、南部的“阳光地带”转移;日本产业布局主要集中在“表日本”,即太平洋沿岸经济地带,同时也开始向“里日本”及其他地区扩展;中国大陆在继续加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的同时,已经把相当的注意力投向了其西部和中部地区。

二、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差异性分析

1. 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的主要载体是跨国公司,世界上绝大部分跨国公司的母国又多属经济发达国家,这就使得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宰,进而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

经济全球化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与设备和管理经验,来促进本国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发展中国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促使发展中国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有助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但毕竟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较弱,加之本国体制和政策上的局限性,在分享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同时,需要付出比发达国家高得多的代价。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挤出效应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

2.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国与老成员国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主要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而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经济运行规则的全球化。这就使得WTO的老成员国有条件利用其在位优势迫使新成员国作出更多的让步,从而为本国企业谋取利润最大化奠定基础;一旦发生经济摩擦,又利用其深谙WTO规则的优势为侵犯新成员国的利益提供方便。

3. 经济全球化对同一类型国家的不同产业及企业的影响不同

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或其正负效应,对于不同的产业(第一、二、三不同层次的产业/竞争性、垄断性与公益性行业/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企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也是大有不同的。

以发达国家为例。一般来说,经济全球化在发达国家使垄断资本受益,因为资本可以更自由地流向更有利可图的地方,大型垄断企业也更有能力扩张其市场。

而小企业和本国的工人则受害,特别是本国的低技术、低工资的工人受害。原因是大量资本流出所造成的失业和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产业转移给发达国家造成国内产业空洞化从而威胁国内工人的就业机会。如2002年,大量钢铁产品的进口动摇了美国制造业的根基;伴随着纺织品配额在2005年1月1日的取消,美国两个大型家用纺织品制造商已经关闭并申请破产保护程序,其中,已有百年经营历史的“Pillowtex”公司解雇了6500名员工。[3]

三、结语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影响既有共性的、值得肯定的一面,也有差异性的、负效应的一面。我们应将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有机结合起来。从产业运行的实践角度而言,这有助于帮助人们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布局到产业政策等全方位地去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从不同国度的企业、产业、政府等多视角地去理解经济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以正视其给我们经济、生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参考文献:

[1]傅彩霞. 经济全球化与政府产业组织政策的选择[J].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

[2]程漱兰,徐德徽,金燕红. 中国加入WTO谨防输家假借赢家的反对[J]. 学习与探索,2000,(4).

[3]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www.cacs.省略 2004-02-16.

责任编校:史言信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关系营销视角的顾客信任研究 下一篇: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中国上市公司资产出售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