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时间:2022-10-24 09:14:09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摘 要】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是药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但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已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有限卫生资源的浪费,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为解决此类问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的分析,得出了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及危害,并给出了合理用药的建议,以期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合理用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危害;措施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37―01

引言

抗菌药物滥用现象是我国卫生、医药界长期以来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机构,其抗菌药使用是否合理,关系到农村群众的用药安全。

1 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现状

1.1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

抗菌药物的合理选择应根据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和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来决定,而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事实并非如此,尤其是在基层卫生机构抗菌药物的应用过程中使用率过高的现象比比皆是。如南昌市农村卫生院抗茵药物使用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4500张处方中抗菌药处方占处方总数的57.2%,抗菌药联用率为42.58% [3]。宁波农村地区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结果表明镇卫生院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37.15%,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40.63%,村卫生室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51.06%,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69.17% [4]。与WHO要求的抗菌药物使用率

1.2无指正滥用抗菌药物

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过程中除了使用率过高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无指正滥用抗菌药物现象明显。如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便开始应用抗生素,既不查询发热原因,也不做相应病原检查。事实上病毒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占90%以上,而抗菌药物对病毒的感染治疗是无效的。又如患者一旦出现腹泻症状,就普遍使用口服诺氟沙星或环丙沙星,而不关心何种原因导致的腹泻,而很多类型的腹泻未必是细菌感染所致[5]。这显然不符合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1.3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轻症患者并能接受口服给药者,应优先选用口服给药。而目前我国实际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为主,而在应用抗菌药物的病例中,注射给药占65.92%。在使用剂量方面,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患者,医生则较多的给予氨基糖苷类等毒副作用较大、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替代治疗,更增加了对患者的毒副作用。

1.4忽视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

除了针对不同的患者选用不同的抗菌药物外,对于特殊的人群应该特殊考虑。如老人和儿童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在使用抗菌类药物时应减少剂量,随时观察,而门诊患者在使用剂量和疗程上很少有减量,无形中加大了老人和小孩耳毒性、肾毒性的危险。再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根据其肝、肾功能损伤程度确定可用、慎用或禁用的抗生素品种,并确定是否按正常剂量或降低剂量应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与检查检验设备,往往造成更严重的毒副作用。

2 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原因及危害

2.1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原因

2.1.1患者医疗知识文化水平低,对抗菌药物依赖性较强。由于农村人群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较少,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合理用药知识更加缺乏,他们往往过分相信和依赖药品,认为打针见效快,输液保险;而不良媒体的误导,更加剧了这一现象。

2.1.2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条件差,医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认识不足。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关注较少,造成其规模较小人力、财力、物力严重不足,缺少必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医疗设备陈旧且简陋,更缺少药敏试验等,多数采用凭经验用药的治疗方式,客观上造成误诊或诊断不明而导致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2.1.3获取国家卫生政策的信息不畅。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于国家出台相关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系列政策了解甚少,这种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信息不畅导致知识结构落伍退化,跟不上目前医疗卫生形势的发展,在抗菌药物实际使用过程中滥用了而并不知晓。

2.1.4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支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广大的基层地区,各级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差异较大,医师人员差别较大且组成较复杂,而且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性评价设计各异、各项指标的统计查询及数据分析无统一的标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支撑体系难以建立。

2.2我国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的危害

2.2.1耐药菌增强。随着大量抗菌药物的滥用,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地影响了临床医疗和病人的安全。有资料显示,目前对各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如由于青霉素G、红霉素的广泛应用,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耐药的比例已从1995年约5%增加到了2004年约35% [6]。

2.2.2毒副作用增加。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一方面将必然导致药物疗效的降低,可能延误疾病治疗或导致治疗失败更有甚者产生药源性疾病增加;另一方面某些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可能引发人体出现变态反应,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2.2.3患者的经济负担和资源的浪费。据不完全统计,仅不合理应用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项,就使我国每年浪费掉了7亿元的卫生资源。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多处于落后偏远的农村,当地经济普遍落后,人民收入水平低下,且医疗保障体系覆盖不全报销比例偏低,更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3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解决措施

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中尤为严重,不管是对患者还是社会都造成很大的危害,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现象。提高患者医疗知识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村人群健康教育培训,增强合理用药知识,摆脱过分相信和依赖药品的情况。完善必要设备,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师实施技术干预。

上一篇:单硝酸异山梨酸注射液治疗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 下一篇: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