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2-10-24 08:32:02

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变化及发展趋势

[摘 要]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新准则对财务报告规定做出了不少的调整,本文简要分析了相关变化以及财务报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会计准则 财务报告 发展趋势

2006年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相比《企业会计制度》新企业会计准则在财务报告方面发生了不少变化。

一、新会计准则下财务报告的变化

(一)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发生变化

《企业会计制度》和旧会计准则中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是历史成本,不能完全适应新经济时代要求。新会计准则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继续采用历史成本计量的同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会计准则中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拓展了财务报告的计量模式。

(二) 调整了财务报表体系和报表具体列示项目

按照原来的《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对外编报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体系新增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表,取消利润表的附表利润分配表,并调整报表具体列示项目。

1.资产负债表总体结构没有实质变化,但报表项目分类名称更为科学。原“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项目合并为“非流动资产”项目,原“长期负债”项目改名为“非流动负债”项目,使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与非流动负债的划分更为明确;新增“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商誉”、“应付职工薪酬”等项目,取消或合并“短期投资”、“应付工资” 等项目。

2.利润表虽仍然采用多步式,但列报的信息有变化。取消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划分,增加了“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股份公司还需列示每股收益指标,有助于信息使用者评价企业盈利能力。

3.现金流量表变化不大,报表具体格式和项目与原来基本相同,只是在信息披露方面作了扩展,增加附注披露的内容和上年比较信息的列报或披露要求。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作为主表列报,能够反映企业全部收益,将不通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权益的项目系统地加以披露,投资者可以全面了解企业业绩,从而对企业作出更恰当的评价。

(三)合并财务报表发生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及子公司进行重新定义。新准则强调“控制”是实际控制,而不仅是法律意义上的控制。企业如果有形式上的控股权,但无实际控制权,则不编报合并报表;如果企业没有法律意义上的控制权,但通过其他形式对被投资方具有实际控制权,就应编制合并报表。合并范围不再考虑重要性原则,所有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范围。合并财务报表以实体理论为基础,在母子公司财务报表基础上由母公司编制。

二、我国财务报告未来发展趋势

(一)编制预测财务报告,提供前瞻性信息

目前的财务报告还只是一种历史报告,而信息使用者希望不仅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还可以获得企业预测性信息,比如企业盈利预测等,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可以根据过去的信息,考虑当前和未来情况采用合适的方法分别编制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利润表和预测现金流量表等预测财务报表。

当然预测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靠的保证,对编制的预测财务报告要有相应的制度进行规范,并在预测财务报告上提示信息使用者注意报告的特殊性和使用范围。

(二)增加社会责任报告等非财务信息作为财务报告披露内容

目前的财务报告主要反映财务信息,关注企业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现有财务报告基础上增加非财务信息,特别是社会责任报告,有利于企业有效履行社会责任, 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也可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决策,促进企业、社会和自然更和谐的共同发展。

(三)调整财务报告披露时间,创新披露方式

1.调整财务报告披露时间

现在定期财务报告披露周期较长, 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能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信息使用者仅仅依据财务报告做出决策可能发生偏差。要使信息使用者获得及时有效的信息,减少因信息不及时带来决策失误的损失,可以在条件成熟时适当缩短定期财务报告法定披露时限。

2.发展实时财务报告

信息使用者希望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情况。随着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编制实时报告在技术上已有实现的可能。企业可以将财务报告存储在相应的数据库中,并及时更新,信息使用者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查阅,更快捷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提高财务报告及时性。企业也可以通过实时财务报告对企业管理进行实时控制,及时解决管理中的问题。为了保护企业商业秘密,应将对内和对外报告信息存放于不同的数据库中,并实行信息查询的授权控制。

3.提供交互式财务报告

目前信息使用者只能使用通用的财务报告。随着数据库、多媒体等高新技术的使用,财务报告可以使用交互式财务报告。该报告系统由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是通用的财务报告系统;另一个是可订制财务报告系统,可依据用户需求编制个性化报告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多样化需要。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长城电器试验研究所)

上一篇:企业审计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空白票据、远期支票有关法律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