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征研究

时间:2022-10-24 06:19:47

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特征研究

[摘 要]基于Oxford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720名高职生(其中有效问卷672份)进行了英语学习策略现状的调查,并用SPSS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高职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频率一般,属“有时使用”程度;高职生与本科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有较大的共性;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男生和女生除在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外,在使用其它学习策略上均无统计意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英语学习策略;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Oxford's classification of learning strategy, we investigated the use of learning strategy by the students of Guangzhou Civil Aviation College and Shenzhen Polytechnic. Among the 720 questionaires, there are only 672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We made an analysis of them by the means of SPSS. The result shows: (1) The frequency of strategy used by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not high,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ents use the learning strategy sometimes. (2) There are some common traits between the stud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and the students of university in the use of the learning strategy.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high-score group and the low-score group in the use of the learning strategy. (4) 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the use of memory and social-contact of strategy.

Key words:English instruc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learning strategy; use; research

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不少业界人士发现,“很多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英语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虽然可能有各方面复杂的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1]。

近二十年来,国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虽然取得显着成绩,但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而且此前相关研究对象几乎都是普通高校学生,以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少之又少。因此,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研究高职生的学习策略使用状况,探求有效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一、 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内容包括:两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的总体状况;高职学生男、女生使用策略状况;高、低分组学生使用策略状况。

2.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以一年级高职生为主。受试为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3 个班(一年级9个班,二年级4个班)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4个班的学生,共720人,收回有效问卷672份。

3.测量和统计工具

采用的测量工具主要依据是Oxford编制的语言学习策略的多维结构量表(SILL),调查表首先在小范围群体内进行预测和访谈,然后根据高职学生情况予以细微调整,最终确定了测量问卷。调查问卷除了填写背景信息(如性别、班级等)外,包括6个分量表,用于测量6大类学习策略,共49个题项,其中,记忆策略9个,认知策略14个,补偿策略6个,元认知策略8个,情感策略6个,社交策略6个。采用统一的指导语。每个子项目采用莱克特量表(Likert Scale)按5级计分,即“完全或几乎完全不(1分)”、“通常不(2分)”、“有时(3分)”、“通常(4分)”和“完全或几乎完全(5分)”。

统计工具采用社会科学方法统计软件包SPSS 11.0,对不同性别和不同成绩组的策略使用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二、结果及讨论

按照Oxford提出的学习策略使用频率标准,平均数与使用策略频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见表1)。

1.两校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状况及讨论

两校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状况的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1)总体策略的平均数为2.93, 属于“有时使用”范围, 说明学生已经掌握并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但使用频率并不算高。(2)6类学习策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补偿策略,其次是元认知策略,社交策略居中,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记忆策略和情感策略。

影响外语学习者学习策略选择和使用的因素很多,制约高职英语学习者学习策略的选择和使用的主要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学习观念、学习动机、教学模式等。具体到影响高职生策略使用频率高低的主要原因,可作如下分析:

导致补偿策略使用频率最高的主要原因:高职生由于语言知识和表达水平所限(尤其是词汇量方面的不足),当遇到语言障碍时,他们便常常有意识地通过上下文理解、借助词义猜测、手势语、相近词语替换等多种方式来弥补在理解和运用目的语知识方面的不足,从而达到克服语言障碍的目的。

导致情感策略使用频率最低的主要原因:一是与语言学习环境有关。学生主要的学习环境是课堂,而课堂上“大学英语教学对情感因素的忽视是造成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的重要因素之一”[3]。二是高职生与本科生相比,由于高考的失利,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弱,焦虑、害怕、自信心不

足等使得很多高职生对英语有恐惧、焦虑感。

记忆策略使用频率按理应该很高,但事实正好相反。分析记忆策略使用频率相对也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高职生通常习惯于依靠重复和背诵的方法“死记硬背”单词,而不习惯于使用问卷中提到的利用节奏、肢体语言、音形义结合、卡片、路标、广告牌的位置等方式来灵活记忆单词。

2.其他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使用学习策略的总体状况对比及讨论

为了更好了解高职生使用学习策略状况以及高职生与本科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文中列出了与本调查方法相同的,即按6大类策略所作的几种调查的结果,并按使用频率排序加以对照(见表3)。其中, 司建国的调查对象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4];李传彬的调查对象是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学生[5];李晓莉的调查对象是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6];候志霞的调查对象是济南大学一年级本科生[7];刘振前的调查对象是山东某省属师范院校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和某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生[8]。

从表3看出,本调查与文献[4]~[6]的调查对象都是高职生,但结果并不一致,这是由于影响使用策略的因素复杂,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如量表设计、受试学生状况等的差别。因此要得到一致的结果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是,从比照的调查结果,可以找到倾向性因素。从中还可以得出,目前高职生使用学习策略的频度以补偿策略居首,社交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居中,记忆和情感策略居后。

本调查与文献[7]的调查结果完全一致,如上所述,影响统计结果的因素复杂,或许是巧合。因此不能由此而忽视本科生与高职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差异状况。与文献[8]关于对非英语本科和英语专业本科调查结果基本类似,因此,笔者认为高职生与本科生在英语学习策略使用上有相当大的共性。这是因为受试者都是中国学生,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环境、状况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主要差异是英语水平的高低。

3.高、低分组使用学习策略状况及讨论

由于在校高职学生有通过全国英语应用能力A级的规定要求,因此本次选定A级模拟试题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统一考试,按考试成绩高低前 60名学生划归高分组,后60名划归低分组。

表4列出了高分组和低分组使用策略的平均数、标准差和t检验结果。为了解使用策略水平状况,对统计所得的总人均数除以该类策略的调查问卷题项数(例如记忆策略9 项,总体策略49项等)所得的平均数列于括号内(下同)。

从表4看出,p值均为0.000,表明无论是总体策略也好,还是各类策略也好,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使用学习策略的频率存在统计上的显着性差异,可以确定他们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群体。差异从大到小依次是:认知策略、补偿策略、社交策略、记忆策略、元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由于高分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注意总结学习成功的经验,并且成功运用于学习中,而低分学生在这方面则相反,因此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认知策略反差较大是合乎常理的。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情感策略使用上差异最小,说明即使是成功的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也存在情感方面的障碍。

尽管目前对使用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习得能力提高间的关系尚未有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使用学习策略对于培养、提高学生自学成才能力是有作用的。Oxford(1990)认为,使用学习策略目的是为了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容易、更加快捷、更加有趣、更加便于自学、更加容易适应新的环境[9]。这也是自现代认知心理学问世以来,学习策略研究一直方兴未艾的原因所在。笔者认为,尽管调查中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状况并不一定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但是学习能力与使用学习策略可以相互促进是得到普遍认可的。

4.男、女生使用学习策略状况及讨论

表5列出了男生与女生使用学习策略的平均数与标准差和t检验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1)女生使用各学习策略的频率均高于男生。这与Oxford等人所作的国外语言学习者调查结果类似。Oxford指出,女性学习者比男性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更广泛地使用了学习策略,起码使用了不同的策略[4]。(2)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的p值分别是0.019和0.036 (均小于0.05),即性别差异在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中的差异除了有描述性统计意义外,其余均无统计意义。女生在这两方面优越于男生,表明女生更积极地运用了上述各种学习方法,这与外语学习中女生的成绩往往优于男生的事实相符。

三、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频率一般,属“有时使用”程度。提高学生使用学习策略意识有待加强,提高使用学习策略尚有较大空间。(2)高职生与本科生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有较大的共性之处。(3)高分组与低分组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显着差异,需加强对低分生的学习策略培训和研究。(4)男生和女生在使用记忆策略和社交策略使用上存在显着差异。

[参考文献]

[1]程晓棠,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3.

[2]文秋芳,王立非. 中国英语学习者策略实证研究20年[J]. 外国语言文学,2004, (1):39-45.

[3]项茂英.情感因素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23-26.

[4]司建国、赵继政. 中国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调查[J]. 国外外语教学,2005, (1):23-27.

[5]李传彬.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策略实证性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7-80.

[6]李晓莉.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与分析[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6-29.

[7]侯志霞.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策略衔接性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4):15-17.

[8]刘振前,等.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27.

[9]吴增生.值得重视的“学习策略”的研究[J].现代外语,1994,(3):22-26.

上一篇:关于五年制高职生思政教育的概况 下一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