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24 05:59:55

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效课堂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效的课堂的几点思考。高效课堂的建设要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只有三个环节都认真充分准备,课堂时间才会更加充分的利用,从而建设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精准把握;感情投入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纪,是一个创造的世纪,是一个人才、智慧竞争的世纪。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课堂是在校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则显的尤为重要。要建设高效课堂,不仅要把握课堂这五十分钟,更要把握好课前和课后。结合从教以来的教学体会,我对创建高效课堂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课程精准把握

(一)明确两个目标

要想讲好一门课,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因为只有这样在备课和讲授时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是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使教师可以兼顾到学生的完整的课程体系和后续课程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发展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如果教学内容不按一定的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的思维就会陷入紊乱而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师可根据目标、材料以及自身的特点灵活选择,遵循一个“序”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的逐步深化,这样不仅符合处于认知期学生的认识事物客观规律,同时也能体现清晰的教学思路。

二、课前充分准备

(一)理清思路,主线分明

学生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并不是完全清楚,那么学生的思路一直是跟着老师往下走的,这样教师在讲授时的思路就至关重要,如果能有一个清晰的教授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无形中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很有帮助。

(二)上课材料准备充分

课前要充分准备上课所需的书面材料及其他技术材料,授课过程中哪怕是一张PPT,只要花了心思去做,学生也能感受的到。此外,哪些需要板书?哪些需要举例?例子在何时引入?例子怎样演示?这都是在上课之前必须明确的。

三、课中感情投入

(一)课堂语言应富有表现力、幽默感

只有声情并茂地讲解,才能撞击学生的心扉,使之迸发出感情的火花,产生情感共鸣。幽默不是无端地逗笑话、出怪样,它是一种高尚的情趣,一种对事物矛盾性的机敏反应,是一种教学机制的智慧之花。要锻炼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把每一次课堂都当做一次学术的演讲。

(二)通过自己对课程的感情投入,换取学生对课程的感情投入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我想这在老师与学生关系当中依然也是适用的。因此,不仅要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上肯下功夫,更要用相当大的精力启发学生的求知欲,陶冶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努力建立教学双方的融洽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热爱与追索。

四、注重授课方式方法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上课中,要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联系实际,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答疑解惑,才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好奇感和求知欲。

(二)授之以渔,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建设“学习型”知识体系,以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积极地、主动地、广泛地获取知识与信息,从而培养出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创新人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也可以结合考核体系,增加相关的实践分数比重,以此来激励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技巧互动,关注学生课堂及课下反馈

不难发现有这样的课,老师“千呼万唤”,学生远远不“动”;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而且能“动”好呢?关键是取消学生答错的顾虑,可由简单的问题切入,引发其回答的愿望。此外,在课堂上要随时根据学生的听课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课下要根据问题以及作业完成情况,总结出学生较为难理解和接受的知识点,在下次讲授中,有重点的给以加强,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鼓励、表扬、批评,因人、因时、因事而异

孔子是很成功的教育家,他很注重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不可能是一个模子,而应根据情况需要和个体差异做到有的放矢。表扬、鼓励和批评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都是需要的,关键是如何灵活运用它们,要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五、课后注重总结,加强学习,提升自己

学习是永远的动力。计算机课程的更新日新月异,如果固步自封,不去汲取新的养分,那么课堂――这个生长在教师知识水平之上的大树也会慢慢失去活力,因此,课后要及时总结出自身有待提高的地方,不断地更新知识,汲取养分,才能使课堂这颗大树枝繁叶茂。学习不仅包括专业的学习,还包括其他领域的广泛的学习。只有潜心研究,才能具有广博的知识和高校教师必备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传授知识才会得心应手,课堂教学才会生动有活力,教学质量才会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价值和职业目标才能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总之,高效课堂的建设要注重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只有课前充分准备,课中方法得当,课下积极总结提升,这样课堂上的五十分钟才会更加充分的利用,从而把更多的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

上一篇:生肖图形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论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