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探讨

时间:2022-10-24 05:58:30

美术欣赏教学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探讨

“艺无定法,道可旁通”,唐代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而提高书艺告诉我们美术欣赏也没有固定方法,应触类旁通,引进与美术有联系的学科,来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达到欣赏的目的。美术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与各学科之间有着互补互利的生态关系,它可以与不同学科综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各学科在不同方面给学生带来的感官刺激,从而提高作业的效率。其他学科的内容也是美术创作的丰富源泉。

一、音乐与美术教学

美术从视觉上获得美,而音乐从听觉上感受美,通过美术、音乐可培养学生从图像与声音两个侧面去感知美、欣赏美、鉴别美。美术与音乐在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尤其是在意境方面的创设都给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那么如果将现有的音乐和美术课程加以高度融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美术的领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把音乐引入到美术的课堂教学中来,音美一家,他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把音乐引进到美术欣赏课教学,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而且有助于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例如,在讲解罗中立的油画《父亲》时,先让学生讨论,应该给这张画起一个什么名字,大部分学生都起《老农》这个名字,但又不知道是否确切,很想知道答案,因而心理上产生期待,这时,我并不直接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让他们听民歌《父老乡亲》,在欣赏过程中,由于音乐和画面同时出现,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学生的感觉更加直观,再加上老师的解说词,便从画中的老农形象联想到中国的农民阶层,由农民又联想到养育中华儿女的父亲。从这一情感体验过程中,同学们深切体会出为什么这一画要取名为《父亲》才更有艺术感染力。

二、语文与美术教学

诗文与绘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古人培养书画才能往往先从学诗起步,以诗文修养作为基础来促进书画技艺的提高。画家吟诗写诗主要是感受诗人的情怀,这样能提高画的造诣。比如,《深山藏古寺》的构思更是令人叫绝。画面上只见崇山峻岭,山路蜿蜒,一僧在山下河边汲水……没说古寺,但并不等于没有,不然小僧担水又去何处?自然是回古寺了。这也是实中有虚。人们自然可以想见古寺就藏在山的深处。从上面两则故事中可以看出绘画与语文的必然联系,也就是说,语文与美术教学也就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没有高深的文学造诣,哪能把诗中表达的意境“跃”然纸上呢。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

信息技术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日新月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工作与学习方式。使用网络教室授课的最大感受就是课堂的容量大、进展快、效率高。在教《海底世界》一课时,我先是利用光盘与网络的优势,让学生观赏奇妙的海底世界,激发学生对海底世界的兴趣,然后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功能,让学生在惊喜愉悦的环境中完成美的联想,最后,利用金山画王软件的绘画功能,让学生高效率地进行美的创造。对于海底环境的布置,我是让学生找计算机中现成的图片资料贴上去的,然后用喷枪将色彩进行柔化、过渡与衔接处理,这样便捷省时,然后再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海底设想。

四、历史与美术教学

美术的创作和鉴赏是复杂而开放的,与不同时期、社会、历史、种族、文化、观念、心理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让我们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感受作者的心理,体会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就拿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来说,它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以连环长作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何许人也?他原为北海人,出身官宦名门,投南唐后屡献国策却不被信用,面临北宋大兵压境,苟延残喘的后主李煜自知无力回天,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闳开,与宾客纵情嬉游,藉此表达对于政治了无兴趣。《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让我们从这个美术作品中深切感悟到了当时的历史场面。

五、数学与美术教学

美术中蕴藏着数学,达芬奇的杰作《最后的晚餐》就是利用射影几何的原理,这便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活动的主要部分和射影几何发展的开始,而射影几何是最早的一门非欧几何。在达芬奇未完成的作品《圣徒杰罗姆》中,圣徒杰罗姆的像完全位于画上附加上的黄金矩形内,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达芬奇有目的地使画像与黄金分割相一致,因为在达芬奇的著作和思路中,处处表现出对数学应用的强烈兴趣,达芬奇说过:“没有什么能不通过人类的探求而称之为科学的,除非它是通过数学的解释和证明的途径。”

总之,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加强美术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明白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相互渗透,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在美术课教学的设计中,应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加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邳州市官湖高级中学)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下一篇: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