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往春天的高铁

时间:2022-10-24 05:58:01

云南,开往春天的高铁

随着一声鸣笛声,2016年12月28日10时整,由昆明南开往贵阳北的(G4136、开往南宁的D4208、开往玉溪的D9109同时发车,驶离站台。

这标志着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全线贯通,圆了云南各族人民群众的高铁梦!

各族群众喜迎离铁开通

“路旁的花赫在开哟,树上果儿等人摘,等人摘,那个塞洛塞,那个唉洛唉,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G4136次列车开出后不久,欢歌笑语就传遍了整个车厢。来自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群众代表身着盛装,与乘务员一起,载歌载舞,庆祝高铁的顺利开通。

我们的高铁,美丽的云岭。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漂亮的车站,非常激动!”来自香格里拉的藏族乘客鲁茸卓玛第一次乘坐高铁,“高铁开通了,我们的出行更加方便,与普速列车相比,速度更快,乘坐感更舒适。”

10时22分,D4208次列车准时到达石林西站。来自石林的彝族乘客昂玉华感叹:石林人民对高铁的开通期盼了很长时间,高铁的开通给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带来新的机遇,“欢迎全国各地的游客来云南看看,来石林看看。”

在外地上大学的李倩特意选择乘高铁返家。“原来从昆明回文山普者黑,坐大巴要四五个小时,碰上堵车得一天,现在高铁一个小时,还不用担心堵路上。”

昆明市官渡区市民杨女士已经在盘算元旦后乘高铁去北京看读书的儿子。“相比飞机的颠簸狭小,高铁更平稳舒适。虽然路上时间长点,可是不断网络,有着急的工作还能在路上处理。”

上海至昆明高速铁路途经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六省市,全长2252公里,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朝辞大上海,夕至彩云南。“早上在上海吃小笼包,晚上到昆明吃过桥米线。”

高铁驶来红土高原,不仅刷爆了云南的“朋友圈”,远在上海工作的白羽也正和小伙伴们计划着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彩云之旅。今后,说走就走去云南将日益方便。

火车司机眼中的云南铁路变迁

“高铁终于开通了,这一天等了十多年了吧!”在驾驶舱,开了15年火车的司机王劲达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激动,“现在开的380A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制造的,也是现在最先进的车。能开上速度如此之快的火车,我觉得我很满足。”

作为首批云南高铁司机之一,34岁的王劲达还记得自己第一次乘坐火车的经历。他第一次乘坐的火车是寸轨,从云南个旧市通往下面一个叫鸡街的乡镇。由于母亲在这趟火车上工作,王劲达4岁就登上了火车。他回忆:“那趟列车是蒸汽车,要烧煤。我在车上坐了10来分钟,就沾了一脸的煤灰。”

虽然首次乘坐火车的体验并不好,但时速20公里的蒸汽机车还是比步行或马车快不少。王劲达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对驾驶火车产生了兴趣。

2001年,王劲达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在昆明铁路局宜良机务段开货车。蒸汽机车和寸轨已被时代甩在了身后,王劲达开上了内燃机车,跑上了米轨。“当时流传一句话‘英雄的司机,大胆的旅客,蛇形的铁路’,就是米轨的真实写照。”虽然条件艰苦,但提到驾驶火车的经历,王劲达依旧兴奋不已。他当时驾驶的火车是1979年前后生产的东方红21号,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

到2004是内燃机车,到了准轨都是电力机车。”王劲达介绍,由于不再需要烧煤,电力机车的驾驶室比内燃机车的驾驶室干净了很多,火车司机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大的变化还是速度,准轨货车能开到时速80公里,感觉自己开上了真正的‘火车’。以前的米轨铁路,一列车挂两个火车头只能拉600多吨;而准轨电力机车,两个火车头能拉4000吨。单纯从数字上看,就已经天差地别了。”

经过一系列的选拔和考试,王劲达在2011年成为了一名客运司机。云南铁路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了飞速发展,昆明铁路局在装备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昆明客运段的机车从韶山系列电力机车更换为和谐系列电力机车。“和谐系列电力机车构造提升了好几个档次。驾驶室的设计考虑到司机驾乘的舒适度;操作方面,自动化程度明显提高,不像之前开的几种车型,基本依靠司机人工操作。从东方红21型到韶山系列,再到和谐系列,驾驶的感觉就像从手动挡跨越到了自动挡。”王劲达说。

在国家铁路高速发展的时期,在祖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见证铁路的变迁,王劲达觉得自己很幸运,“以前‘火车没有汽车快’。现在开通的沪昆客专可以跑到时速300公里。”

“跑沪昆客专的动车组优点更多,这是咱们国家自主研发的高铁,科技含量在全世界都是顶尖的。”提起自己驾驶的“子弹头”,王劲达掩饰不住地自豪。

跻身中国最为艰险的山区高铁之列

在云南39.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6%的山问平坝外,94%为山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气候条件,给沪昆高铁、云桂铁路的建设带来了“三大难题”:超过七成的桥隧比、穿越密集的地震带和喀斯特地貌。

在云南修路难,建高铁更难。

“建设有多么艰辛,贯通时就有多激动。”忆起沪昆客专第一长隧道――壁板坡隧道的贯通,沪昆客专云南段现场指挥部指挥长曾祥记热泪盈眶。

地处滇黔两省交界处,全长14756米的壁板坡隧道,穿越断层、岩层接触带、高压富水区、煤层采空区,受到煤层瓦斯、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影响,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极大,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5年多来,曾祥记和同事们殚精竭虑、夜以继日,攻克了一个个以壁板坡隧道为标志的重难点工程。

33岁的贺常松,是云南另一条高铁云桂铁路南盘江特大桥的技术总监。2012年,他离妻别女从北京来到离家3300多公里外的云南,参与南盘江特大桥建设。

南盘江特大桥是云桂铁路全线重点、难点控制性工程,集大体积砼、高墩、连续刚构、斜拉桥、悬索桥、拱桥、砼外包工艺及技术于一身,在客货共线同类型铁路桥梁中跨度世界第一。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技术总监,贺常松每次施工都要先爬到近300多米高的桥拱上勘察,认真仔细卡控施工的每一个进度。为了记录每天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贺常松每个月就要记完一个笔记本,4年多来,他记满了45本本子。

为了工程顺利建成,云南高铁在建设中创下多项国内乃至世界铁路之最:中国在建高铁第一长隧,全国溶洞最多的隧道,世界客货共线铁路中最大跨度的拱颉…许多难以想象的工程奇观,在这座“地质博物馆”里都能轻松找到。

“三大难题”加上一系列“之最”,让云南高铁当之无愧跻身于中国最为艰险的山区高铁之列,也为我国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建设高铁积累了经验。

云南将插上腌飞的“翅膀”

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从今天起,这一“怪”将彻底得到改变。

“两个多小时就可以到家,比开车方便多了!”元旦假期,在昆明工作的李涛乘坐高铁回文山富宁看望父母,“现在开车回富宁需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如果遇上堵车,耽搁的时间会更长。”

昆明铁路局副局长陈敏介绍,高铁开通后,昆明到北京由原来的33小时22分钟缩短至12小时11分钟,到上海由原来的34小时8分钟缩短至11小时15分钟,到深圳由原来的29小时7分钟缩短至6小时51分钟,到南宁最快列车的运行时间由原来的12小时4分钟缩短至4小时41分钟。

云南地处中国、东南亚和南亚经济圈结合部,是中国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缅印经济走廊”等多个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连接交汇点。随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铁路特别是高铁将发挥对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撑作用。

云南迈入高铁时代,进一步完善了云南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了云南铁路在全国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昆明理工大学中远GMS物流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扬说,云南围绕“八出省、五出境”铁路大通道建设,构筑云南铁路通江达海、连接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物资交换和集散中心,使云南由原来全国路网的末梢地位,战略性地转变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前沿。

“开通高铁后,有利于云南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刺激周边地区的客货交流,加快云南的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物流、旅游、金融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杨扬说。

不久后,从昆明乘火车就可以到周边国家旅游、经商,这将实现“两亚”与云南乃至亚洲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往来,对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上一篇:日本“高压锅”社会被虐的老人 下一篇:“上海马路”衡山路5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