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乡规划的现存问题与完善

时间:2022-10-24 05:29:47

论城乡规划的现存问题与完善

摘要:城乡规划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以生态安全和资源节约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城市的科学、合理化管理,统筹兼顾,最终为城市的建设与管理开创崭新的局面。本文首先探讨了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继而讨论了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论述了城乡规划管理建设工作的完善。

关键词:城乡规划;管理建设;政府调控;产业兴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城乡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时期内关于城乡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制定的目标,将城乡性质、发展规模与方向确定下来,通过合理开发利用城乡土地,对城乡建设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和综合部署,进而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1、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内容

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主要指的是按照由法定程序编制和批准的城乡规划,它依据国家和各级政府颁布的城乡规划法规和具体规定,采用行政的、社会的、法制的、经济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城乡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统一的安排和控制,引导和调节城乡的各项建设事业有计划、有秩序、有步骤地协调发展,保证城乡规划的实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的主要包括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以及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所谓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管理主要指的是以城乡规划为指导,运用法律赋予的控制手段,来保护城乡用地得到科学、合理的利用,以此为城乡土地的征用、规划和具体使用来提供依据。对于城乡建设工程规划管理则指的是为了保证城乡规划区的各项建设活动符合城乡规划,城乡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法定的审批程序,对于各类建设实施的规划管理。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要求对于各项进行中的建设活动进行定期的监督检查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从而及时地处理规划区出现的违法建设行为。

2、城乡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性的目标,对于城乡规划,体现在和谐社会背景下一方面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城乡发展空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保证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社会公正与公平。城乡规划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实现科学的部署和合理的空间布局,从而促进城乡的和谐有序发展。总而言之,城乡规划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尽管如此,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设施建设、管理责任、农民保障等。对此笔者于下文进行了相关探讨。

2.1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慢,公用设施不配套成为了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因为老城区的断截路比较多,污水乱排放和给水不循环的问题突显。对于公共设施配套问题解决的还不足够完善,有些地区的农贸批发市场和一些公厕的公共设施不能及时安排建设。而一些小城镇它们的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也未能及时跟进,所以城乡规划基础设施问题需要尽快地完善。

2.2城市管理责任不够明确

城市管理工作责任不明确,所以出现了相关责任单位对发生问题的“踢皮球”现象,这样一来就很难实现责任到人,权责分明。比如城市管理机关名称上的变动,由市容局“变”城管局,再“变身”成为城市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机关的管理责任不能因管理机关的“变形计”而改变或不存在了。

2.3城乡规划的法定地位不能确保

由于城乡规划不能确保其法定地位,所以导致规划改变事情时有发生,这样一来难以实现城乡规划建设顺利有序的开展。

2.4城乡规划忽视农民保障问题

现阶段中国城乡规划过程中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改变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而在这个改变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减轻、避免大规模社会变迁有可能造成的社会动荡及混乱的现象以确保这个改变能够顺利实现,所以加强对失地农民保障问题就成为这个过程中的关键。尽管现在很多地区已经开始关注和探索农民失地保障问题,但是还没有规范化、系统化,所以问题在解决中,实际并没有彻底解决好。这也就最终导致城乡规划缺乏了保障。

2.5城乡规划中用地调整问题

面对城乡规划的发展,其中有很多生产要素需要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优化,土地可流转就是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的必要前提。现阶段我国推行的则是以土地承包责任制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主,而这种形式限制性较强。城乡规划管理突出的现状问题形成也是有一定原因的,比如经济原因导致的,城乡处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实际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要远大于财政收入,所以城乡规划可用资金是相当有限的。另外还有体制原因,建设规划系统领导变动多,所以就造成了领导规划建设管理知识薄弱,重建设轻管理的现状。除此还有技术原因导致的城乡规划管理现状。科学指导城乡规划管理建设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而目前技术人员处于青黄不接的断层阶段,所以直接就会影响到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和实施。

3、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完善对策

现阶段,城乡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新形势下,又对城乡发展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未来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要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需要城乡规划者的努力探索和不断反思。

3.1以征地、拆迁新机制为基础

要解决失地农民土地保障问题,有必要适时地修订征地拆迁的补偿标准,真正实现让失地农民在城市建设中得到益处,拥护依法征地建设城市。对待拆迁过程中不同的拆迁户,要进行区别对待。

3.2以建立长效机制为保障

为了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一方面要建立以长效机制为保障的城市管理体制。比如可以建议合理的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处理好各部门之间高效沟通,密切配合。此外,还要明确各街道和居委会的城市管理责任。另一方面在城市与城市之间要建立起网格式的管理机制。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可以将城区根据路段或者根据社区来建立基本的管理单元,最终实现精细化管理、集中化管理。

3.3以规划的法定地位为主导

发挥城乡规划的主导作用,要始终坚持规划的法定地位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城乡规划部门在进行规划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在规划管理中能够明确责任,做到不推诿、避免踢皮球的现象一再发生。坚决执行规划,确保规划的主导作用。

3.4以政府调控为主要手段

面对新区在进一步建设中,老区又在不断改造的现状,在城乡规划管理工作中要正确发挥好政府调控的作用。政府要发挥其调控作用,首先对于新的住宅区要适度地发展高层建筑,形成新的中央商务圈。其次要利用自然山水,传承历史文化,打造具有本城区特色的县城。最后要完善城市功能,就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共设施配套系统。

4、结束语

城乡规划一个科学性强、系统性及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它的工作必须要以生态安全和资源节约为宗旨,同时针对城乡规划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处理,通过不断人们的居住环境,为和谐城市的建设再添上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1]李俊乔,代志春,郭爱军. 针对城镇规划管理中政策关系的分析[J]. 四川建材,2014(1).

[2]荣西武,文辉. 完善小城规划管理的思路和建议[J]. 小城镇建设,2013(2).

[3]周锋,吕贤军. 小城镇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

[4]应文生,雷俊,朱红. 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管理与对策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2013.

上一篇: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下一篇:国家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