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语文教学“活”起来

时间:2022-10-24 05:14:13

让初中语文教学“活”起来

一、走下讲台,教学生自己“动”起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的”中明确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来。打个很形象的比喻:站在河边学游泳,仅靠老师讲解游泳的知识与要领,仅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现象,是学不会游泳的;只有亲自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的实验,才学会了游泳。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不管你讲的多精彩、多深刻,学生充其量也不过是一个被动的接收器而已。学生长时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长时间被老师喂着饭吃,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了,求知欲也没有了,剩下的只是机械的张嘴与吞咽。更有甚者,连嘴也不张了,你讲你的,我愣我的。有调查显示:讲授法教学,学生有效接收率只有30%。学生上了几年的语文课,读书兴趣没有,读书习惯没有,读书能力更没有。写篇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病句成串、错字连篇。与其如此,倒不如轻轻松松走下讲台,教学生自己去“阅读――感悟――实践”。

我的做法是:第一,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精心设计若干问题,指导学生开展自读自学活动。第二,组织好读后的交流讨论活动。交流中取长补短,求得完善。根据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开展诗歌朗诵会、演讲会、故事会、扮角色演戏、绘画等动口动手的活动。

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并从中体会到收获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学语文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通过长时间的自读训练,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获得了语感,进而培养了阅读能力;通过长时间的课堂实践活动,训练了动口动手的能力,进而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走出教材,把学生兴趣“激”起来

近年来,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非常注重教材的开发与完善。但再好的教材,它也只是我们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依托、一个凭借,而不是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因此,语文教师不可为教书而教书,死教书、教死书,把学生教成书呆子,这是与素质教育相违背的。执教时我们一定要善于从教材中走出来,灵活地将教材与生活巧妙地联系起来,“死书活教”,让学生感到语文课才是活生生的生活课。这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一定会激发起来。

比如,我在教富兰克林写的《哨子》一文时,首先把一个实物展示在大家面前:“这是什么?――哨子。这么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东西,富兰克林却能以它起笔写出一篇优美的议论文,给人以启迪。”这样一个导语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接着大家读、读后谈。“富兰克林在文中列举了六类人,他们都为自己的‘哨子’付出过高的代价,你能在从生活中举出这些例子吗?”这一问,大家的话匣子好像洪水决堤,畅所欲言,气氛空前热烈。有的谈到中国历史上的和――他为了博得皇帝的欢心,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有的谈到中国文学画廊中的严监生――他临死的时候不能瞑目,是因为油灯上燃烧着两根火苗;还有的谈到了生活中的那些醉生梦死的吸毒者――他们为了寻求一时的快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一节课,教师教得“洒脱”、学生学有“兴趣”,同时还帮助学生提高了对人生价值的认识,陶冶了道德情操。

三、领进阅读、让学生思想“活”起来

承应试教育的余绪,现在仍有不少老师,禁止学生看课外读物,甚至连《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名著,乃至一份杂志、一张报纸也在禁看之列。原因很简单:占用了时间,影响了学业。殊不知,现在是高科技时代,是信息时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人才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取而代之的是:有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敏锐的洞察力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语文教材不仅要大力提倡课外阅读、而且要想尽办法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和条件。我的做法是:第一、每周给学生两节课的课外阅读时间。第二、给学生提示可读书目或在班级设立“图书角”。第三、指导学生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第四、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从简单的语汇积累到书评、读后感)。

与此同时,告诉学生读与思同步。真正的知识更多的是来自思考而不是来自书本,读书太多而不思考,那是徒劳,正如孔子说的,“学而不思则罔”就是这个道理。只有阅读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把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激活自己的思想。叶圣陶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方渐能驾驭语言文字。”“多读”不失为一条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而有效的经验。阅读课的开设,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想,还使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养成了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走出校门,使学生笔头“富”起来

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一提写作文,不是摇头,就是叹气。他们苦于没话可说,没材料可写。事实上,只有写自己有感受的事,亲身经历的事,笔头才能源源不断,文章才能情真意切。历史上,哪部文学作品的诞生,不是烙印着作者的生活阅历?屈原被放逐汉北,才有了《离骚》;陶渊明辞官归隐,才有了《归园四居》;赵树理为了创作钻进吵架的人群里,并且还禁阻旁人劝架的轶闻大家也不陌生吧。我们的学生更非圣贤,所以要想使他们言之有物,言为心声,我认为适时把他们领出校门,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感受、体验生活,从中汲取写作素材是很有必要的。据此,我制定了“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听新闻广播,调查市场,走访英模,搞街头宣传,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观人文景观等等。要求学生做到“三必一讲”:三必:有得必记、碰到必看、有疑必问;一讲:即每次活动完在堂上讲收获体会。“三必一讲”促使学生逐渐养成了细心观察的习惯、收集素材、提炼素材的习惯,有时还让学生带着题目“下海”。比如写《街头见闻》,就将学生带到街上,观察街上行人的衣着、神态,倾听他们的谈吐,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这种“作文实践教学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阅历,积累率大量的写作素材,使学生提起笔来,有话可说,写出文章来真实丰富。更为可贵的是,他们这样写出的作文无不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跳动着火热的时代脉搏。

这样长时间的训练下去,“言人之所欲言,发人之所未发”取代了“空洞无物、干巴无味”,学生感受到作文是心灵的流露,是对生活的真切思考,而不是无病、矫揉造作。

上面的四点浅劣之见,是我在实现大语文教育观,“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努力激活语文教学的点滴尝试,愿以此抛砖引玉。

上一篇:试论单元比较阅读教学法 下一篇: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