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愉悦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24 03:05:39

创设愉悦情境,打造高效课堂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需充分展现语文课的特点,确保课堂丰富多彩,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课堂带来的愉悦。通过系统研究初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打造高效愉悦型课堂,就能够很好地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提出若干具体的措施,希望愉悦型高效课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愉悦型;高效课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课堂氛围过于沉闷、教学方式过于僵硬的现象,这样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教师教学很累,学生学习也累。初中语文教学需要考虑到今后的长远发展,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人与人交流中更加合理地表达。

教师应该明白有趣、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所具有的意义,只有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下才能满足语文知识学习高效性的要求,也有利于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愉悦型高效课堂不但可以将原本枯燥难懂的知识点转化成轻松易懂的知识点,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轻松学习;另外,愉悦型高效课堂也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冲突一一解决,让学生扎实记忆、轻松学习,推动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摸索,从而培养学生自的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一、营造愉悦、平和的课堂氛围

相信大家不难发现,一些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沉默的学生如果到了运动会上就会表现得很振奋,虽然学生上课不集中,或者是不愿意积极参加课堂教学活动,但是如果是看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他们不但会目不转睛,还会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主要是因为运动会和电视节目会让学生处于一个很好的思想互动和身体互动的状态。那么,初中语文课堂为什么就不能够借助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课堂情境,从而让学生忘我地投入呢?

曾经在网络上看到一位老师在《背影》一文中运用了拍电影的方式来教学。所以在《背影》一文的教学中,针对父亲爬上月台去买橘子这一段,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要求学生来尝试着拍“电影”,教学整个过程如下:

教师: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作文就是通过文字来作画。”但是画是静止的,这样的学习不够生动,如果能将画面动起来,用电影来呈现,会不会更好呢?

学生:试一下就知道了。

教师:那好,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电影是由多个镜头共同组成的,对于父亲爬月台这一段,我们应该怎样去运用特写或者是慢镜头呢?

等待学生思考交流之后给出了下述的回答:

学生1:无论是过铁道、走平路,还是“父亲”爬月台,都应该用慢镜头,因为这样可以说明“父亲”本身年老体衰,平路都走得这么艰难,就更不用说爬月台了。

学生2:“父亲”的手和脚应该特写。因为在用力的时候,“父亲”的手会颤抖,在抬腿用力的时候,腿也会颤抖。

学生3:手和脚应该特写,但是可以适当再添加一点,当用力的时候,手指弯曲,而抬脚尝试一次又一次才成功。

教师:很不错,你们都抓住了关键点,这样才可以生动地体现出父亲“努力”的样子。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创造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轻松的氛围支持,在教师所主宰的课堂中,创新意识是无形的。”所以通过上述这一种“电影”形式,就能够帮助初中语文教学打造愉悦型的高效课堂学习方式。

二、营造变“教”为“导”的参与氛围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的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用如下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老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如,在学习《驿路梨花》一文时,自学后有学生问:为什么不采用顺序的写法呢?我便顺势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并讲解倒叙与插叙的好处,让学生明白:课文采用倒叙与插叙,不仅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结构紧凑,又疏密有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以此实现创建快乐课堂的目的。

三、营造拓宽想象空间的情境氛围

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我利用电教平台,给学生欣赏《春天来了》这首歌曲,并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进入作品的意境,感受春天美好的气息,感受大自然的美,唤起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欣赏完了,让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春天的景象,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问:你想象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毛毛细雨飘下来。”“天气变得暖和起来,柳树抽枝了。”“小草发芽了,大地像铺上了一层地毯。”……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纷纷描绘出了自己想象中的春天,深切地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在愉快的情境中,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大增,语言也格外优美。我顺势利导,结合课本,进一步讲解文章内容。由于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来点染,给春天抹上了一种迷离的色彩,创造了一个动人的意境,引起了学生对春的热烈向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拓宽了视野,课堂教学自然水到渠成。

四、营造新型情感体验的阅读氛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审美能力。完美的阅读并非被动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思想、情景、阅历等对作品进行理解与领悟的一个过程。所以很多文章都值得去细读。如,在讲解《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作品的时候,文本就值得学生细读,因为这一类文章的细读要比其他文章细读的功效大得多。对于有价值的文章,细读能够将学生愉悦的学习同高效的学习真正地结合起来。

如,在《大自然的语言》的文本细读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同阅读内容保持相互之间的共鸣,可以让学生融入角色中去感受大自然。文章并非无情之物,优秀的作品能够容纳作者的真善美。语文教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供了非常丰富的形象因素,而这一些因素就是作者意愿与情感的最真实体验,如这一篇课文就将大自然的美与活力展现出来了。当大自然成为学生体验的对象时,大自然就不会再是单一的静止物象,它能够成为让学生内心颤动的传递物。

“情感只能够为情感所了解”,如果鉴赏者只是一味地站在远处观望着,那么他永远都不可能懂得主人翁的情感,也不会受到感染。知识的传递并非要冷冰冰地进行,因为冷冰冰的一切是无法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的,就算是强行灌输,学生也会很快的遗忘,毕竟这只是暂时的。情感就好比肥沃的土壤,只有在这一片土壤中撒播知识的种子,才能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愉悦型高效课堂的打造,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在愉悦的氛围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也可以培养各种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创新研究,将愉悦型课堂的构建水平提高,帮助学生在知识掌握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所以打造初中语文愉悦型高效课堂就成为当前值得语文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相信在未来的研究中,愉悦型高效课堂也必定会成为研究的焦点。

参考文献:

[1]陈萍.试论初中语文高效愉悦型课堂的构建[J].新课程学习(下),2015(2):168.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科学教育出版社,1980(10).

[3]谢达飞.新形势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再探[J].新课程(中),2015(11):117.

上一篇:多方面入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应季快消品要想销得快 方法独到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