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成果之二

时间:2022-10-24 03:01:44

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成果之二

摘要:本文是民办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确定体育教学俱乐部的目标定位,提炼不同类型俱乐部的改革成果和未来规划。

关键词:民办高校 体育教学俱乐部 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 G80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6-0059-02

1 体育教学俱乐部目标定位

体育部从我校体育设施和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出发,大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以面向和服务全体学生为宗旨,建立有特色的体育教学俱乐部,开展大范围群体活动,建立高水平竞赛队伍。经过5-10年努力,建立面向全体学生并服务于社会的,体育教学、科研和学生体质健康在全国高校处于领先水平的综合性体育学科。

2 体育教学俱乐部质量标准

高质量的体育俱乐部活动应该具备以下几点指标:(1)教师的指导能力:教学组织不拘泥于形式,形散神不散;(2)学生组长负责程度和组织能力:小组内活动质量;(3)学生活动的动态:学生的适应程度、投入程度和精神状态。

3 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成果和规划

3.1 体育教学初级俱乐部改革成果和规划

3.1.1 体育教学初级俱乐部目标定位

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掌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法和知识为基本目标。学会基本的锻炼身体方法,初步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基本形成自觉锻炼习惯,初步形成终身锻炼身体的意识。

3.1.2 体育教学初级俱乐部实施计划和措施

使学生明确通过《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是大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进而教会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方法,尤其是通过立定跳远和800/1000米测试的要领和方法;运用武术、太极拳、长跑、拓展素质练习作为学生身体素质锻炼载体,使学生明确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为体育教学中级俱乐部打好身体和心理基础。

3.2 体育教学中级俱乐部改革总结和规划

3.2.1体育教学中级俱乐部目标定位

确定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两为主”原则:(1)以 “教师指导为主、教学为辅”的原则;(2)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能力为主”的原则。通过体育教学中级俱乐部活动使学生掌握至少一至两项体育项目,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式和方法,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

3.2.2体育教学中级俱乐部实施计划和措施

3.2.2.1体育教学中级俱乐部“指导为主”的活动方式

(1)指导方式:教师集中指导,学生分组练习和自主学习。(2)指导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各专项核心技术为基础。(3)指导尺度和程度:教师指导时间要占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时间比重非常小,以布置学生稍有难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独立或组内合作完成为主;提高教师、学生组长和学生“三级”管理方式的效率。给与体委和学生组长分数上的奖励和刺激,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选取网球、排球、健美操教学俱乐部作为实验班,重点进行俱乐部活动的实践研究,总结俱乐部活动的成功经验,然后在其它专项俱乐部进行应用推广。

3.2.2.2修订体育教学俱乐部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标准

梳理不同专项教学内容,以感受该项目魅力和课后能自主运用该项目锻炼身体为目的,体现课内外一体化的长期教学目标和效果。提升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比重,尤其心肺功能所占比重。

3.3体育教学高级俱乐部改革总结和规划

3.3.1 体育教学高级俱乐部目标定位

以四年的省运会为一个训练周期,以获得奖牌为基本目标,选拔训练成绩好、纪律性强、身体素质好和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学生加入体育高级俱乐部,提高运动员专项能力和比赛水平,备战国家、省、市各级别比赛,为学校争得荣誉。

3.3.2 体育教学高级俱乐部实施计划和措施

(1)提高训练质量和强度,建立良性竞争机制和“分级”制度。保持高水平运动队人员的流动性,淘汰没有进步的队员。

(2)重点培养核心学生运动员。教练员应该尽早确定核心队员的参赛项目,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和比赛能力,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3)积极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竞赛,发挥校队成员在体育社团的骨干作用。在社会组织的比赛实践中锻炼运动员,全方位的提高他们的比赛能力;发挥高水平运动员的辐射作用,提高广大学生参与体育社团的积极性。

3.4 学校级竞赛活动改革总结和规划

3.4.1学校级竞赛活动目标定位

规范校级竞赛的组织流程和竞赛规格,举办体育文化艺术节。扩大校级竞赛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提升全校师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激发学生集体荣誉感,提升学校体育运动氛围,促进学校体育文化发展,检验体育教学俱乐部实践成果,

3.4.2 学校级竞赛活动实施计划和措施

(1)规范学校级竞赛的组织程序。学校级竞赛的举办必须经过校团委或体育部批准,由体育部派遣教师指导比赛。明确“校团委”和“体育部”在学校级竞赛中的责任分工,指导教师必须有效负责。(2)提高学生裁判员整体水平。高级俱乐部训练当中注意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裁判员,为不同的校级竞赛做好人才储备。(3)扩大学校级竞赛的宣传报道力度。体育部的自我宣传:横幅、体育馆门前黑板、海报、学校网站、广播站等;参赛院系的宣传:参赛学生把比赛状况及时上报给该院系;组织好赛事颁奖活动:确定颁奖领导和颁奖程序等事宜,比赛设置统一的冠军奖杯和奖品等。

3.5 学生体育社团改革总结和规划

3.5.1 学生体育社团的目标定位

学生体育社团作为体育教学俱乐部的课外补充,通过完全的学生自主管理和教师指导,带动全校体育运动氛围,提高广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同时给体育教学俱乐部以实践启示和经验积累。

3.5.2 建立和发展学生体育社团具体计划和措施

以某一个专项社团作为参照,实践成熟后进行推广,经过2-3年发展,形成比较成熟的、参与人数较多的、对学生吸引力较强的、组织规模较大的十几个体育专项社团。

作者简介:李井刚(1980-),男,汉,吉林蛟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上一篇:试论高职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教育 下一篇: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难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