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城镇化引起的金融需求变化分析

时间:2022-10-24 02:39:21

新型农村城镇化引起的金融需求变化分析

摘要:我国新型农村城镇化必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新的金融服务需求。本文在阐述我国新型农村城镇化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需求;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8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农村金融需求的研究意义

目前,学者们对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金融供给,强调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及政策扶持等问题。然而供给来源于需求,金融服务模式好坏要取决于对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农村金融需求存在不同层次和规模的金融需求,并且不同层次和规模的金融需求所需要的金融服务、机构和产品也各不相同。因此,要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使其更好地为新型农村城镇化服务,分析农村的金融有效需求是十分必要的。

二、新型农村城镇化带来的金融需求变化分析

(一)新型城镇化的涵义

新型农村城镇化基本特征为城乡统筹、工农结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宜居、和谐发展,具体包括:(1)人口城镇化。通过改进社会管理,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即使农民市民化。(2)经济城镇化。即统筹城乡、因地制宜、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3)社会城镇化。即通过提升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二)新型农村城镇化引起的金融需求变化

1.人口城镇化中农民生活城市化的金融需求。人口城镇化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在思想上、生产上及生活上等各方面与城市居民接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后,其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将会有大的提高,对金融的需求也将从传统的存贷款、汇兑业务向投资理财、信用卡、金融咨询、证券保险、信托、租赁、有价证券买卖等更广泛的领域转变。

2.经济城镇化中企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金融需求。城镇经济以第二、三产业为主,中小企业又是经济主体,中小企业发展的水平取决于金融支持的力度,金融资本对于城镇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十分重要。大量的研究表明:制约我国城镇中小企业发展的原因就在于融资困难。因此,一个成功城镇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

新型农村城镇化,首先使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向价值高的农产品部门发展,促使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从而引起农业投资周期的延长、投资层次的提高,最终使农业生产设施和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的增加;其次,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使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环节不断增多,也使农业产业经济对资金需求规模增加。

3.社会城镇化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需求。城镇化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的需求是最基础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对资金需求都很大。根据测算,每转移一个农村劳动力所需要的建设费用大约为6万元。再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城镇化率的动态推进,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的资金需求将不断扩大。

三、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城镇化问题分析

1.金融总体发展缺乏战略眼光,对金融支持城镇化意识不足。大部分金融部门或机构对支持城镇化不够重视,没有把金融业发展与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也没有有效地运用金融杠杆作用引导和调控城镇化战略。具体主要表现以下方面:(1)金融机构的市场定位与城镇化战略相矛盾。比如我国商业银行在小城市、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而这些正是新型农村城镇化最需要大量资金的地方。(2)金融服务协调机制比较匮乏,导致竞争秩序混乱、资源集聚程度较低、贷款趋同现象严重,从而使金融资源配置效益低下,制约了城镇化的推进。(3)对城镇化引起的金融需求变化认识不到位。农村向城镇过渡必然引起城乡二元金融格局的调整,相应的引起金融服务的调整,但目前对此问题的关注并不多。

2.金融供给总量不足,资金供求缺口较大。由于城市建设项目具有公共品的特征,这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目标不符合。因此,在大多数小城镇中,城市商业银行为基础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情况基本不存在。而国家开发银行的宗旨和定位是支持国家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等政策性项目,所以政策性金融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从中小企业来看,缺少专门为其提供融资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抑制了它们的壮大与发展,进而影响城镇化进程。

3.金融支持手段单一,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从金融支持城镇化的方式看,过于倚重传统的银行信贷手段;从城镇化建设融资的结构看,间接融资居主导地位,直接融资比重较低,这就难以满足农村城镇化进程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四、新的需求趋势下农村金融的发展对策

1.明确政策导向,加快金融服务理念的转变。政府应明确城镇化的战略方向,促使金融资金流入农村城镇化地区和领域。人民银行应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来。针对政策性银行,加大其支持新型农村城镇化、扶持三农的力度,加强其支农职能。金融机构要意识到小城镇和农村也是我国金融业需要重点拓展的领域,采取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努力打造精品、特色银行,以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的发展。

2.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对城镇化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的商业化,进一步探索灵活的、多样的投融资方式,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例如:可以发展基础建设融资的BOT和TOT模式、尝试发行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商业银行创新城建融资形式、将城建融资与城市经营相结合。

3.发展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对城镇化的支持作用。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作为区域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有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独特性。因此,地方中小金融机构要改善服务方式、简化贷款手续,尽量降低贷款门槛,开发适宜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刘莉亚.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探讨[J].河北金融,2007(1).

[2]梁欣然.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7(5).

[3]廖舜.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矛盾及对策研究.金融资本,2009.2.

作者简介:许芳芳(1986-),女,山东省济阳人,从事区域金融与货币政策方向的研究。

上一篇:发展网上银行的历程 下一篇:浅议建行中间业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