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时间:2022-10-24 12:49:24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努力建立一个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中小学数学课程体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 “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依靠学生”,最终 “发展学生”。而这一切的实现都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

我校在借鉴魏书生的教学模式的前提下,实施了“三段六步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的特点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自主学习呢?

一、引领学生,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和县城私立中学或者公办同级中学相比,我们在学习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每天只有一个公共的自习时间,每一学科都有相应的作业,要拿出一节课来进行课上自学指导是做不到的,大部分都要靠学生自己课下自学。因此,教给学生一定的自学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1、学会阅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种阅读自学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语文、政治、历史等这样的文科类学科,而且它也适用于数学学科。

例如,在学习《命题 定理 证明》这一节的时候,我首先要求学生去 “读”,就像我们平时读一篇文章一样的去泛读。然后说一说你通过“读”,知道了什么?学生看法不一,有的说知道了 “什么是命题”,有的说知道了“命题的组成”“什么是定理”。当然也有的同学说知道了其中的两点或是更多。其实学生已经在泛读中学到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然后我出示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针对学习目标,再细读教材。这一轮读下来,已经有一半的学生学会了本课一半的知识。最后我再要求他们精读第三遍。第三遍结束后就可以做导学案了。如果在哪一道问题卡了壳,依然要选择性的读教材。再每一遍的读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会交流。交互式的学习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3、学会思考。知识的呈现都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一般都是由浅入深,逐步推进,都是由已学知识引入新知识。因此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要想一想,是不是能用以前知识给与解决,通常情况下,我会告诉学生,遇到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

4、善于总结。及时归纳总结出自己的做题方法,不但让知识越来越系统化,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总结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比如: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给出了三点坐标,马上可以联想到与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一般式,给出了两点坐标马上可联想到两点式等。又如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就要想是不是利用同位角、内错角、还是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明,那么在寻求方法的时候就要找角的各个关系。将这些问题及时归类,再比较,自然而然就会找到其中的特点,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5、收集错题也是帮助归纳总结的好方法。将错题目收集,无论是多简单还是多难,一定要将自己错误的解析写在本子上,找出自己错的原因,分析、归纳、总结、反思。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自己发掘自己的不足,还对知识有了重新的认识和理解。

二、督促学生,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不按时预习想偷懒的同学总是存在的,因此一定要运用各种策略,严格检查预习学案。我要求学生没有预习,没有检查,决不进入下一环节。为什么要严格检查呢?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习惯,真正去预习,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为了能行之有效的检查学生的导学案,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如:以小组为单位收,按排收,随机抽个别同学的等等。这样以来,基本杜绝学生头一天晚上不预习,第二天早晨上课前滥抄导学案的现象。导学案收齐后,我也采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如:由科代表检查并书面汇报,小组之间互查等。我在检查导学案之前,先估计哪些题目是学生认真做就不会出错的,哪些题目对部分学生来说有难度的,这样做到心中有数。检查的时候,有的放矢,再根据导学案完成情况,适时进行表扬、激励并给组内加分;对完成不好的同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端正态度,抓好自己的学习。

三、小组评价,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没有评价,就没有竞争。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即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我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方法。这样不但能促进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而且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在编排小组的时候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是利于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学习,另一方面就是利于小组间的评价与竞争。根据课前小组成员导学案的完成情况,课上小组成员的展示、交流、质疑等情况,还有最后的当堂检测,综合给小组进行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团队意识、重视集体力量,也防止个别学生掉队。最后达到全班同学都积极努力、蓬勃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

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要指望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能让课堂增辉添彩,要学会向学生借力,真正的学习动力来自于学生卓有实效的自学以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学生有了有效的自学能力,课堂自然就成了有效的课堂。

上一篇:探讨相关提高职高英语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 下一篇:坚持长期发展,提高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